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10期

显示方式:
社评
中国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治现状和挑战
王立峰, 张可, 杨帆, 王福生
2016, 32(10): 1833-183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01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最早被命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点是免疫介导的中小胆管的破坏。近些年,随着人们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新型免疫学与病理学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逐渐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临床研究发现和成果。对上述成果进行全面的综述,并提出未来我国将要面临的相关挑战及可能的应对措施。

防治指南
《2016年国际肝移植学会实践指南:肝肺综合征与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管理》摘译
刘以俊, 李涛
2016, 32(10): 1838-184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02
摘要:

<正>肝肺综合征(hepatopulmonary syndrome,HPS)和门脉性肺动脉高压(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POPH)是由肝实质或血管异常导致的两种不同的肺血管疾病。HPS及POPH对肝移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002年,欧洲呼吸学会肝肺疾病学组发布了此2种疾病的诊疗指南。国际肝移植学会基于上述指南制订了此实践指南。通过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5-2015

《2016年世界急诊外科学会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指南》摘译
林继宗, 刘波
2016, 32(10): 1843-184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03
摘要:

<正>胆结石在人群中非常普遍,目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acute calcolous cholecystitis,ACC)的诊断与治疗存在较大争议,学术上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对于手术与保守治疗的选择,特别是针对高手术风险的患者,这方面的问题仍缺乏广泛的论证。其他方面的争议还包括:胆道系统结石的诊断方法与其诊断的必要性、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方式、高手术风险患者

《2016年欧洲胆管癌研究网络共识:胆管细胞癌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摘译
陈嘉佳, 李文岗
2016, 32(10): 1847-185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04
摘要:

<正>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异质性强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位置遍布于毛细胆管到胆总管,可起源于胆道系统的任何部位。根据解剖部位,胆管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iC CA)、肝门部胆管癌(pC CA)、远端胆管癌(dC CA),它们有特殊的相似之处,但也有肿瘤间和肿瘤内部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肿瘤的病理机制和预后。总体来看,CCA是原发性肝癌中发

《2016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16岁以上肝硬化患者的评估和管理》摘译
宋廷雪, 祁兴顺, 郭晓钟
2016, 32(10): 1851-185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05
摘要:

<正>本指南所做出的推荐代表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观点,期望医生在作出临床决策时充分考虑该指南的推荐。当然,就每例患者而言,医生也需与患者本人和(或)其监护人商量后作出更为合适的决策。本指南的内容包含16岁以上疑诊或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的评估和管理。

2016年意大利肝病学会肝移植术后妊娠意见书
周明芳, 张丽菊
2016, 32(10): 1853-185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06
摘要:

<正>1介绍有关器官移植后妊娠的报告大多数来源于肾移植。虽然不同的器官移植存在相似之处,但是即使是未孕患者自身条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1978年第一例肝移植后妊娠,除了新生儿低体质量外,妊娠过程及结局非常完美。此后虽然开展了大量研究,包括个案、病例分析、调查研究、人群的基础研究、注册

专家论坛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免疫应答特点
王卫彬, 李咏茵, 侯金林
2016, 32(10): 1858-186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07
摘要:

宿主的免疫应答是一把双刃剑,参与慢性HBV感染的肝损伤和病毒控制,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应答影响预后。简要论述了宿主免疫应答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特点,指出宿主免疫功能重建在持久HBV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

慢性HBV感染的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王琴, 刘嘉, 杨东亮
2016, 32(10): 1863-186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08
摘要:

HBV感染人体后,宿主的抗病毒免疫应答是决定感染结局的关键因素。目前普遍认为,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宿主的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导致病毒持续无法清除。要实现对HBV感染持久免疫控制,需要更加全面地理解HBV感染慢性化引起的机体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功能障碍的机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团队在HBV感染慢性化免疫应答参与机制中取得的进展。

慢性HBV/HCV感染人群伴随的免疫相关表现
刘佩浩, 饶慧瑛
2016, 32(10): 1870-187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09
摘要:

慢性HBV/HCV感染者常常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紊乱,在丙型肝炎中尤为常见。介绍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状态紊乱的机制,出现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比例,以及伴随的免疫相关疾病,如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肾小球肾炎、干燥综合征、甲状腺疾病、2型糖尿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简述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状态紊乱的机制、相关的免疫表现以及抗病毒治疗对其的影响。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伴随的免疫系统疾病,但是不宜采用干扰素治疗,因此,乙型肝炎患者应采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丙型肝炎患者应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

自身免疫性肝炎免疫学治疗进展
张珺, 王绮夏, 马雄
2016, 32(10): 1874-187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0
摘要:

近年来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以其独特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其发病率和临床特征仍不十分清楚,尚需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探讨了AIH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其诊断和治疗进展。指出TNFα中和性抗体、利妥昔单抗、全反式维甲酸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移植在临床试验或AIH动物模型中均被证明对AIH有疗效。

论著_病毒性肝炎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17的影响
李红, 曹姗姗, 赵亚楠, 杨中鑫
2016, 32(10): 1878-188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1
摘要: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CHB患者(CHB组)80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HC组)20例作为对照。根据内毒素(ET)水平将CHB组分为ET阳性组和ET阴性组。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叉头样转录因子(Foxp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mRNA的表达,Treg和Th17百分比,以及ALT、HBV DNA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CHB组Treg、Th17百分比、Foxp3、RORγt相对表达量与HC组比较均明显增高[(6.51±1.18)%vs(5.91±1.29)%,(4.99±1.07)%vs(4.18±0.87)%,2.12±0.83 vs 1.60±0.70,1.56±0.77 vs 1.09±0.59],P值均<0.05。ET阳性组Treg、Th17百分比、Foxp3、...

HBV感染对肝脏自然杀伤细胞和固有淋巴样细胞22的影响
彭梅娟, 杨晓飞, 魏欣, 连建奇, 张野
2016, 32(10): 1883-188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2
摘要:

目的探讨HBV感染对肝脏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固有淋巴样细胞(ILC)22的影响,为阐明HBV感染诱导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的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只。实验组小鼠经尾静脉高压注射含10μg HBV全基因组质粒的生理盐水(体积相当于9%小鼠体质量);对照组小鼠仅注射生理盐水。4 d后处死小鼠,分离肝脏内淋巴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内淋巴细胞中NK细胞亚群和ILC22细胞亚群的比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高压尾静脉注射HBV全基因组质粒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HBs Ag和HBe Ag,伴有血清ALT水平升高。实验组小鼠肝脏内NK细胞的比例较对照组小鼠显著升高[(25.90±4.92)%vs(12.98±2.13)%,t=3.811,P=0.003],但CD127+NK细胞和CD127-NK细胞亚群在NK细胞中所占比例在2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实验组小鼠肝脏内NKp46+ILC22细胞亚群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6.05±6.85)%vs(10.22±3.5...

论著_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5种无创诊断技术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比较
张旭, 王煜, 马娟, 张爱芸, 马燕, 刘鑫
2016, 32(10): 1888-189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3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AST与PLT比值(APRI)、FIB-4、Forns指数、S指数和Fibro Scan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其相关性,评价其单独、联合应用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探讨其无创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1月-2015年4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院就诊的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经病理诊断证实为CHB的患者91例,根据Scheuer分级,按患者的肝纤维化程度(S)分为3组,即无肝纤维化组(纤维化分期为S0,n=32),轻度肝纤维化组(纤维化分期<S2,n=30),明显肝纤维化组(纤维化分期≥S2,n=29)。分别计算APRI、FIB-4、Forns指数、S指数,同时行Fibro Scan肝硬度值(LSM)检查。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的3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用灵敏度、特异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无创诊断技术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年龄、Alb、AST、ALT、PLT上,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552、4.035...

双源CT全肝低剂量灌注成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血流灌注的评估价值
翟亚楠, 李雷, 殷亮, 郭奇虹, 雷军强, 郭顺林, 张春雨, 王海军, 温晓晓
2016, 32(10): 1894-189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4
摘要:

目的利用双源CT低剂量全肝灌注扫描技术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前、术后肝实质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准备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52例,TIPS术前2 d及术后1周接受全肝灌注CT扫描,评价图像质量并利用后处理工作站观察灌注参数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肝脏动脉灌注量(HAP)由术前(19.85±9.48)ml/(min·100 ml)升高为(29.36±13.65)ml/(min·100 ml),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由术前(54.32±19.60)%升高为(64.11±1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61、-6.202,P值分别为0.003、0.029);而门静脉灌流量(PVP)由术前(19.75±10.60)ml/(min·100 ml)下降为(16.13±8.60)ml/(min·100 ml),总肝灌注量(TLP)由术前(36.14±16.61)ml/(min·100 ml)上升为(4...

覆膜支架与裸支架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远期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徐璐, 肖雪, 刘景琪, 王晶, 周晶晶, 姜春萌
2016, 32(10): 1900-190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5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应用聚四氟乙烯(PTFE)覆膜支架与裸支架的术后远期疗效,为TIPS的支架选择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Medline、Pub Med中1989-2015年发表的有关TIPS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对照试验,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TIPS治疗后支架功能障碍发生率、肝性脑病发病率及1年生存率进行分析,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PTFE覆膜支架组698例及裸支架组12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TFE覆膜支架组的支架功能障碍发生率(14.8%)低于裸支架组(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18,95%可信区间(95%CI):0.130.24,P<0.001];2组肝性脑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5%vs 25.7%,OR=0.88,95%CI:0.661.17,P=0.37);PTFE覆膜支架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76.9%)高...

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小鼠的效果比较
张丽霞, 李莹, 王黎明, 严祥
2016, 32(10): 1906-191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6
摘要:

目的评价经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小鼠肝硬化的效果差异。方法 4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5只和肝硬化模型组41只。用CCl4橄榄油皮下注射构建小鼠肝硬化模型,选取肝硬化小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尾静脉移植组、脾内移植组,每组各12只。以全骨髓贴壁法获得第3代BMSC,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术行细胞表面鉴定,选取尾静脉及脾脏注射至肝硬化小鼠体内。移植后4周分别取血检测肝功能,取肝组织切片进行HE、Masson染色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化检查,检测小鼠肝细胞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情况。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造模8周后,模型组小鼠毛发变稀,色泽暗黄,摄食减少,活动减少,体质量下降。细胞移植后,脾内移植和尾静脉移植组小鼠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9.05±3.41)g/L vs(21.03±2.18)g/L,(29.46±3.25)g/L vs(21.03±2.18)g/L],ALT、AST明显降低[(170.67±32.72)U/L vs(254.58±47.93)U/L,(166.58±28.24)U/L vs(254.58±41.93)U...

论著_肝脏肿瘤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
姬时宇, 胡毅
2016, 32(10): 1911-191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7
摘要: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一线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一科收治的23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2例患者接受Nab-P治疗(其中Nab-P联合替吉奥5例,Nab-P联合卡培他滨5例,Nab-P单药2例);对照组11例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各方案治疗21 d为1个周期,每治疗2个周期评价一次治疗效果,每个周期均评价不良反应。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无进展生存期,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中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3例;对照组患者中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5例、疾病进展4例,2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 64%,χ2=0.350,P>0.05)。2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5.1(2.76.7)个月vs 4.3(2.55

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马逸云, 蒋华, 张宏亨
2016, 32(10): 1916-191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8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与开腹肝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于临夏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患者136例,分别行腹腔镜肝切除术(LLR组,64例)和开腹肝切除术(OLR组,72例),分析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病理因素及远期疗效。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函数的比较采用log-rank进行检验。结果与OLR组患者相比,LLR组在手术时间[(86.43±23.55)min vs(62.31±19.61)min]、术后住院时间[(7.22±3.45)d vs(12.27±5.31)d]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539、2.764,P值分别为<0.001、0.024),而在患者术中出血量、肝门阻断时间、总病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组患者的肿瘤数目、有无肝硬化、有无微血管侵犯、有无肝包膜侵犯、切缘范围、最大肿瘤直径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远期疗效方面LLR组患者1、3、5年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83.30%、48.61%、38.29%,O...

125I放射性粒子持续照射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次旦旺久, 畅智慧, 赵相轩, 林坤, 张强, 卢再鸣, 王晓明
2016, 32(10): 1920-192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19
摘要: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持续照射抑制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诱导凋亡的可能潜在机制。方法以HepG2人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用125I放射性粒子体外照射装置进行持续照射。初始剂量率为5.32 c Gy/h,分别给予0、2及4 Gy照射。通过光镜及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计算克隆形成率;利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经0、2、4 Gy125I放射性粒子照射HepG2细胞后,用光学显微镜发现4 Gy组细胞密度减少,球形游离死亡细胞数目增多;经Hoechst33258染色后发现4 Gy组可见核固缩、碎裂及边集等凋亡细胞的典型特征。克隆形成实验发现对照组、2Gy组和4Gy组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20.00±3.61)%、(112.00±2.00)%、(45.00±3.6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

螺旋CT及超声对肝腺瘤的诊断价值
隗功华, 张哲, 杨昱, 高纪称, 张慧君, 韩广香
2016, 32(10): 1925-192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0
摘要:

目的分析肝腺瘤螺旋CT及超声表现,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5年12月在廊坊市中医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肝腺瘤患者的螺旋CT及超声表现。结果 15例患者超声呈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其中7例为单发肝腺瘤,低密度4例、略低密度1例、等密度2例;动脉期呈明显强化5例、中度强化1例、轻度强化1例;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呈强化降低3例、等密度2例、渐进性强化2例。8例为多发肝腺瘤,80个病灶,4个病灶(3例)呈混杂密度、40个病灶(4例)呈低密度、36个病灶(4例)呈略低密度;8个病灶(4例)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降低;3个病灶(1例)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呈等密度;18个病灶(2例)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明显强化,延时期强化降低;49个病灶(5例)动脉期中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强化降低;2个病灶(1例)各期未见明显强化。螺旋CT对单发肝腺瘤和多发肝腺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4.3%(1/7)、87.5%(7/8)。结论超声仅能提示占位,但不能定性;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腺瘤的诊断,尤其是对多发肝腺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论著_胆道疾病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陶平, 吴向阳, 张磊
2016, 32(10): 1929-193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1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实施PTGD的62例患者临床资料。测量患者PTGD术前,术后24、72 h的体温,WBC计数,肝功能和胆囊大小。计量资料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PTGD术后24 h的体温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05),术后72 h体温降至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P<0.01)。术后24、72 h患者的WBC计数、ALT、AST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而胆囊长径及宽径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超声引导PTGD是治疗不能耐受手术的危重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梁法生, 兰云霞, 梁杰, 丁洁, 高晓军
2016, 32(10): 1932-193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2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1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伴有胆囊形态的异常,表现为胆囊折叠或胆囊腺肌症;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术前将胆囊病变部分和正常胆囊拟保留部分分别做胆囊收缩试验。术中胆道镜检查胆囊管通畅,胆囊壁弹性好,无明显慢性炎症。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98.0±9.0)min,排气时间平均(22.8±2.5)h。术后6 h下床活动并进水,24 h后进食;术后57 d痊愈出院,无胆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80个月,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结石复发。术后612个月胆囊代偿性扩张,体积平均(30.29±4.23)cm3,较术前(21.72±4.34)cm3明显增大(t=-13.00,P<0.001);术后胆囊收缩平均(56.9±10.9...

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毅, 张杰峰, 张艳林, 张希, 曾建挺, 邓和军
2016, 32(10): 1936-193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3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半肝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HC)根治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肿瘤研究所200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联合半肝切除的HC根治术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血清TBil、Alb水平,是否保留肝动脉血供,是否行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7例(13.49%)发生急性肝衰竭,其中死亡11例(8.73%)。术前血清TBil>200μmol/L[比值比(OR)=1.78,95%可信区间(95%CI):1.053.04,P=0.029]、术中失血量>800 ml(OR=2.64,95%CI:1.333.95,P=0.037)、未保留肝动脉血供(OR=3.57,95%CI:2.215.09,P=0.002)、采用非选择性肝血流阻断(OR=1.36,95%CI:0.791.78,P=0.037)是术后发生急性肝衰...

论著_胰腺疾病
血清CRP、降钙素原及脂肪酶对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判价值
黎先萍, 李娟
2016, 32(10): 1939-194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CRP、降钙素原(PCT)及脂肪酶检测对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农垦三亚医院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6例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的严重程度,分为妊娠合并轻中型AP组(对照组,71例)和妊娠合并SAP组(观察组,55例)。比较2组患者妊娠期AP的临床特点,观察静脉血WBC计数、Hb、血浆Alb、血淀粉酶、CRP、PCT和脂肪酶等实验室指标。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血脂肪酶、PCT及CRP分别为(857.73±158.61)U/L、(10.07±4.55)ng/ml、(269.93±63.61)mg/L,明显高于对照组(590.19±138.67)U/L、(5.89±2.13)ng/ml、(202.64±39.58)mg/L(χ2值分别为7.689、15.492、7.500,P值均<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脂肪酶、PCT及CRP对应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

重组IL-2联合大蒜素治疗胰腺癌的作用机制
朱立宁, 林峰, 商振宁, 李惠, 肖轶群, 袁秋霞
2016, 32(10): 1943-194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5
摘要:

目的评价重组白细胞介素(r IL-2)联合大蒜素(allicin)治疗胰腺癌的效果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裸鼠肿瘤异位移植模型,60只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 IL-2治疗组、allicin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4周,分离获得外周血,记录肿瘤的体积、质量和生存时间并计算生存率。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使用ELISA法检测IFNγ的水平。Western Blot分析肿瘤组织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治疗后4周发现,r IL-2组、allicin组及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联合治疗组降低最为显著(P<0.01),其肿瘤抑制率为90.5%。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联合治疗组在55 d时仍有60%的小鼠存活)。联合治疗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23.3±4.3)%vs(9.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中促凋亡蛋...

论著_其他
蒙药清肝九味散治疗酒精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戈宏焱, 赵百岁, 张仕华, 苏雅
2016, 32(10): 1947-195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6
摘要:

目的观察蒙药清肝九味散对酒精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酒精性肝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试验组给予蒙药清肝九味散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在此期间均严格戒酒、卧床休息。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GG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38.7±13.3)U/L vs(77.5±16.7)U/L)、(43.8±21.8)U/L vs(176.6±40.1)U/L、(63.8±21.7)U/L vs(302.9±73.3)U/L,t值分别为10.21、16.90、17.40,P值均<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亦有明显改善[(37.6±14.6)U/L vs(78.1±17.5)U/L、(39.6±15.3)U/L vs(180.3±44.3)U/L、(59.9±23.8)U/L vs(304.7±66.5)U/L,t值分别为10.10、16.40、19.60,P值均<0.01]。对照组患者...

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纤维化评分的影响
欧强, 徐燕华, 曲立娟, 黄玲
2016, 32(10): 1951-195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7
摘要: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纤维化评分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NAFLD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给予强肝胶囊,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转氨酶(AST、ALT)、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NAFLD肝纤维化评分(NAFLDFS)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治疗前比,治疗组HOMA-IR、NAFLDFS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58±0.85 vs 2.48±0.78,t=6.40,P<0.05;-1.78±1.24 vs-2.35±0.98,t=2.40,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HOMA-IR、NAFLDFS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8±0.78 vs 3...

青海地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脂联素、铁蛋白的水平及意义
赵彬, 马臻奇
2016, 32(10): 1955-195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8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脂联素(APN)、铁蛋白(SF)水平在青海地区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变化,探讨APN、SF在NAFL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10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NAFL的39例患者作为病例组(NAFL组),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人体学指标及临床常规生化指标,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APN、SF水平。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NAFL组S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91.97±38.82)ng/ml vs(93.21±8.74)ng/ml,t=31.085,P<0.001];而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1.91±2.88)mg/L vs(16.18±2.80)mg/L,t=6.383,P<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NAFL组血清APN水平与TG呈负相关(r=-0.466,P<0.01)。结论青海地区NAFL患者血清APN降低,SF升高,NAFL组血清APN与TG呈负相关,APN水平受TG影响,监测血清APN水平可作为高甘油三...

腹腔镜与开放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比较的Meta分析
林洋, 魏威, 张晓辉, 吴康健, 韩超, 许利剑
2016, 32(10): 1959-196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29
摘要: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开放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检索Pub 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腹腔镜与开放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6年5月20日,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采用STATA12.0软件对术后总并发症、切口感染、黏连性肠梗阻和胆漏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548例患者,腹腔镜组261例,开腹组287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总并发症发生率低[比值比(OR)=0.40,95%可信区间(95%CI):0.240.68),P=0.001],切口感染发生率低(OR=0.20,95%CI:0.080.53,P=0.001),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OR=0.25,95%CI:0.060.99,P=0.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胆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较开放手术可降低术后总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
刘博, 刘迎娣, 孙国辉, 江华, 王娟, 孙潇, 申少华, 李萌, 付来琳
2016, 32(10): 1964-196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0
摘要: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后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5月-2016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例肝移植术后发生EVB行内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内镜下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其临床效果,包括止血率、治疗后曲张静脉变化、近期复发出血率。结果 8例患者平均55.00(44.7561.50)岁。肝移植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时间平均为71.50(18.75107.25)个月。原发病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6例,其中合并肝癌1例,合并酒精性肝硬化1例,急性肝坏死1例,亚急性肝坏死3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例;不明原因肝硬化1例。行硬化治疗2例,套扎治疗6例,组织胶治疗6例。内镜下均成功止血,出院时均无再次出血,随访12个月无再发出血,其中1例因静脉曲张复发行择期内镜下治疗。结论肝移植术后消化道出血仍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术后除抗病毒等预防外,应密切监测患者有无静脉曲张的出现。

病例报告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神经纤维瘤1例报告
周鸿捷, 王伟波, 康新迪, 季慧范, 郭晓林
2016, 32(10): 1967-196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1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6岁,因"尿黄、目黄1年,加重伴乏力5个月"于2014年12月11日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目黄,未系统诊治,入院5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乏力,无皮肤瘙痒,无灰白便,既往发现皮肤肿物40余年,否认癫痫病史及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否认家族性疾病史。

益赛普联合泼尼松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1例报告
吴辉辉, 杨光辉, 郑玥琪, 何奕坤, 胥晓芳, 潘新
2016, 32(10): 1969-197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2
摘要:

<正>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收治的1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结合文献对其临床、实验室特点及治疗方案进行总结,以资共鉴。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5岁,因"反复四肢多关节肿痛12年"于2015

特殊原因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1例报告
孙颖, 王尧, 徐锡晶, 温晓玉, 金清龙
2016, 32(10): 1972-197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3
摘要:

<正>门静脉回流受阻,血液瘀滞时可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发生门静脉高压。影像学上门静脉主干内径≥1.3 cm,脾静脉内径≥1 cm,则提示门静脉高压。临床表现为脾大和脾功能亢进、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门静脉高压按照病因可分为肝硬化性、非肝硬化性,以肝硬化性常见。越来越多的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日益受到重视,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包括

肝肉瘤样癌1例报告
韩伟, 岳清, 贾宝兴, 刘松阳, 刘亚辉
2016, 32(10): 1975-197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4
摘要:

<正>肝肉瘤样癌(sarcomatio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HC)是一种原发于肝脏的罕见恶性上皮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的特点,甚至有报道1年存活率几乎为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肝肉瘤样癌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1岁,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肝区钝痛,未经系统检查治疗,入院前4 d出现肝区疼痛加重,门诊行腹部CT

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伴咯血1例报告
白满灵, 陈青锋, 马小云
2016, 32(10): 1977-197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5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3岁,因"腹胀、乏力、厌油10 d"于2015年7月10日转入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患者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乏力、厌油,伴有尿黄,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肝功能示:HBsA g阳性、TBil 240.1μmol/L、DBil 170.9μmol/L、IBil 69.2μmol/L、ALT 1364 U/L、AST 860 U/L,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腺苷

肉芽肿性肝炎合并肺结核1例报告
林薇, 汤善宏, 吴晓玲, 曾维政
2016, 32(10): 1980-198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6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约持续10 min后开始发热,体温波动在38℃~41℃。发热后出现阵发性的咳嗽,咳黄色黏液痰,痰量大约30 ml/d。畏寒、发热无规律性,每日凌晨4~5时盗汗,发热出汗后自感乏力不适。遂就诊于山西省曲沃县人民医院,行胸部平片检查提示双肺感染,给予输

I型戈谢病1例报告
张达利, 臧红, 周霞, 贺希, 汤汝佳, 刘鸿凌
2016, 32(10): 1982-198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7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6岁,因"反复乏力8个月"入院,2014年12月因妊娠查体发现WBC 3×10~9/L、PLT 50×10~9/L、Hb 90 g/L,转铁蛋白4.066 g/L,肝功能正常,腹部超声提示肝脾增大,自觉轻度乏力。2015年3月于当地医院查肝功能:Alb 32.6 g/L,ALP167 U/L,TG 5.36 mmol/L。4月底骨髓穿刺涂片提示:骨髓增生

综述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进展
陶丽琳, 李玺, 韦嘉
2016, 32(10): 1984-198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8
摘要:

目前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及IFNα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治疗效果仍有限,因此,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来提高CHB的疗效至关重要。介绍了CHB的免疫治疗,包括治疗性疫苗(蛋白类疫苗、DNA疫苗、树突状细胞疫苗)和细胞调节治疗。认为免疫治疗是治疗HBV感染的一个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案。随着对HBV感染后临床转归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CHB的免疫治疗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与IFNγ、IL-4的关系
翁美玲, 张国梁, 吴文泽, 施美, 刘丽丽
2016, 32(10): 1989-199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39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免疫功能特异性损伤,最终导致HBV感染的慢性化。现代研究表明,激活的特异性炎症细胞及其所释放的细胞因子IFNγ、IL-4,在病毒清除及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对免疫调控系统(特别是IFNγ、IL-4等)也产生广泛的影响。就近年来中西医有关CHB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中医药从免疫调控角度打破CHB的免疫耐受提供新的思路和对策。

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在HBV相关肝病中的作用
周燕, 经翔, 朱争艳
2016, 32(10): 1994-199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40
摘要:

目前,免疫细胞在HBV感染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对近年来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在HBV相关性疾病,尤其是HBV相关性肝纤维化和肝衰竭以及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回顾。指出了Treg和Th17在HBV感染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及其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并期待后期研究通过不同信号通路对Treg或Th17进行调节,为HBV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方向。

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识别与管理
李春霞, 徐光华
2016, 32(10): 1998-200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41
摘要: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尽管IFN及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慢性乙型肝炎(CHB)不良结局的发生,但迄今为止,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根除HBV。虽然HBV携带者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慢性活动性CHB患者,但仍有发生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针对如何识别HBV携带者及其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帮助临床进一步明确慢性HBV携带者的特征及治疗措施。

循环血microRNA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张利芬, 余宏宇
2016, 32(10): 2001-200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42
摘要:

MiroRNA(miRNA)可通过外泌体等载体分泌,游离于细胞之外,并可在循环血液中保持稳定状态。目前研究表明,循环血中miRNA的变化趋势与疾病的不同病理状态相关,提示循环血中miRNA可作为疾病潜在的诊断和治疗分子靶标。研究表明多种miRNA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概述了目前关于肝纤维化进程中循环血miRNA表达差异的研究,多种研究提示循环血miRNA可为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肝硬化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研究进展
张鑫彤, 祁兴顺, 高帆, 郭晓钟
2016, 32(10): 2004-200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43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肝硬化常伴有出血倾向,主要与凝血因子减少、纤溶亢进、血小板减少及门静脉压力增高有关。也有研究认为肝硬化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严重影响预后。概述了肝硬化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及静脉血栓栓塞预防的意义,以供指导临床实践。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韩伟, 岳清, 严京哲, 贾宝兴, 王英超, 刘亚辉
2016, 32(10): 2007-201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44
摘要:
快速康复外科(FTS)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肝胆胰外科领域,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特别是在肝癌围手术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介绍了FTS的概念,回顾了FTS发展的过程,归纳了其应用于肝癌围手术期的具体措施,总结了长期以来FTS应用的经验,分析了其临床应用的现状。指出FTS应用于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可以充分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真正让患者受益。
各类肝腺瘤磁共振成像特征及诊断的研究进展
吴杰, 敬宗林
2016, 32(10): 2012-201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45
摘要:

肝腺瘤(HCA)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依据分子遗传学及病理学的不同,分为4种不类同型:炎症型(IHCA)、肝细胞核因子1α突变型(H-HCA)、β-连环蛋白突变型(β-HCA)和未分类型,其发生率分别为40%50%、30%40%、10%15%、10%。在各类型HCA中,β-HCA有高风险出血及恶性转化的可能,而H-HCA几乎不会恶性转化,因此对各类型HCA准确的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介绍了各类型HCA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肝细胞靶向造影剂增强扫描的影像学特征,并与肝脏其他实性肿瘤如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大结节性再生性增生、非肝硬化患者肝癌和纤维板层型肝癌进行比较。认为MRI及肝细胞靶向造影剂在各类型HCA的诊断及鉴别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治进展
张臻英, 王玉平, 周永宁
2016, 32(10): 2016-202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46
摘要: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器官特异性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胆汁淤积、循环血中出现抗线粒体抗体和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破坏,最终导致广泛的肝管破坏、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肝衰竭为显著特征的疾病。概述了PBC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进展,指出贝特类等治疗PBC的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治现状
叶丹, 李国华
2016, 32(10): 2021-202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47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关于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的报道,但由于病案少,目前展开的大规模临床对照试验甚少。归纳了有关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文献,指出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断需结合全面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胰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许莹, 戴树龙
2016, 32(10): 2026-202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10.048
摘要:

胰腺癌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与西方化饮食、吸烟、饮酒、肥胖、慢性胰腺炎及胰腺癌家族史等因素有关。目前,胰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及化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了解胰腺癌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能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胰腺癌。介绍了胰腺癌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及其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认为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索非布韦/雷迪帕韦联合治疗肝移植术后HCV再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湛梦茹, 周豪
2016, 32(10): 1852-1852.
摘要:

<正>【据《Transpl Infect Dis》2016年8月报道】题:索非布韦/雷迪帕韦联合治疗肝移植术后HCV再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作者Ciesek S等)肝移植术后出现HCV感染的患者预后很差。2014年12月,索非布韦/雷迪帕韦固定剂量复合剂(SOF/LDV FDC)在欧洲被批准用于治疗基因型1型和4型的HCV感染。在接受原位肝移植术受者的临床试验中,不含IFN的新型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HCV

PEG-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预测因素:一项基于真实医院的分析
张潆玉, 温晓玉
2016, 32(10): 1857-1857.
摘要:

<正>【据《Sci Rep》2016年7月报道】题:PEG-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答的预测因素:一项基于真实医院的分析(作者Wang YC等)PEG-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效果和基于现实数据的应答预测因素的信息有限。Wang YC等评估了201例连续经PEG-IFN治疗的CHB患者。病毒学应答定义为血HBV DNA<2000 IU/ml,联合应答定义为病毒学应答连同HBeA g阳性的CHB

在显性肝性脑病患者中脑脊液代谢组学突出表现为能量代谢失调
蒉乙文, 王中峰
2016, 32(10): 1869-1869.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6年8月报道】题:在显性肝性脑病患者中脑脊液代谢组学突出表现为能量代谢失调(作者Weiss N等)肝性脑病是肝脏疾病和(或)门体分流术患者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发生明显肝性脑病的比例约为20%,60%~80%表现为与轻度肝性脑病相关的轻度认知障碍。但是,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仍所知

金属硫蛋白1G通过抑制铁死亡促进肝癌细胞索拉非尼耐药
娄丽丽, 王中峰
2016, 32(10): 1887-1887.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8月报道】题:金属硫蛋白1G通过抑制铁死亡促进肝癌细胞索拉非尼耐药(作者Sun X等)肝细胞癌是引起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索拉非尼是一种多致癌激酶抑制剂,是近年来唯一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系统性治疗药物,然而,在肝细胞癌患者中出现索拉非尼耐药,

肌肉减少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显著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韩红梅, 金永日
2016, 32(10): 1899-1899.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6年9月报道】题:肌肉减少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以及显著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作者Koo BK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重要阶段,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为了探讨肌肉减少症是否与NASH的肝组织学严重程度相关,Koo BK等在经肝活组织检查证实为NAFLD

奥贝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
王冬音, 李婉玉
2016, 32(10): 1915-1915.
摘要:

<正>【据《N Engl J Med》2016年8月报道】题:奥贝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一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作者Nevens F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之前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在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的情况下仍然进展到肝硬化以及死亡。ALP和胆红素水平与肝移植或死亡风险相关。奥贝胆酸为一种法尼酯X受体激动剂,可

CD248/内皮唾酸蛋白在慢性肝损伤过程中通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调节机制显著促进肝星状细胞增殖
刘培焱, 王崇
2016, 32(10): 1950-1950.
摘要:

<正>【据《Gut》2016年4月报道】题:CD248/内皮唾酸蛋白在慢性肝损伤过程中通过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调节机制显著促进肝星状细胞增殖(作者Wilhelm A等)CD248(内皮唾酸蛋白)是成纤维细胞和周细胞表达的一种间质细胞标志物。肌成纤维细胞是肝纤维化基质的主要来源。为了确定CD248在啮齿类动物和人类模型中对肝纤维化发展的作用。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的

肝特异性单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在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
王乐, 周豪
2016, 32(10): 1954-1954.
摘要:

<正>【据《Antiviral Res》2016年8月报道】题:肝特异性单不饱和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在丙型肝炎治疗中的作用(作者Nio Y等)近年来,直接抗病毒药物已成为治疗HCV感染非常有效的药物。然而,直接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宿主因素参与了HCV复制,联合应用抑制宿主因素的药物被认为是减少直接抗病毒药物耐药

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学进行无创评估的一种定量代谢分析方法
王莎莎, 温晓玉
2016, 32(10): 1958-1958.
摘要:

<正>【据《Clin Transl Med》2016年12月报道】题: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脏组织学进行无创评估的一种定量代谢分析方法(作者Sarfaraz MO等)高通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识别肝脏病理的生物学标志物能力,有助于对肝损伤、肝修复基本机制的理解。

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受体轴通过改变TGFβ1胆汁分泌影响肝纤维化
郑瑞琦, 李婉玉
2016, 32(10): 1979-1979.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4月报道】题: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受体轴通过改变TGFβ1胆汁分泌影响肝纤维化(作者Wu N等)胆管细胞增生导致的胆汁淤积上调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受体轴。促胰液素通过下调let-7a和上调促神经生长因子(NGF)促进胆汁分泌,但不清楚胆汁淤积时促胰液素-促胰液素受体轴对上皮下细胞纤维化是否有影响。

与普通人群相比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丙型肝炎患者死亡率的研究
湛梦茹, 李婉玉
2016, 32(10): 1983-1983.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6年8月报道】题:与普通人群相比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丙型肝炎患者死亡率的研究(作者Innes H等)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既往感染过HCV的人数预计将快速增长。目前为止,相对于普通人群来说这个群体的预后不详。1996-2011年间苏格兰地区国家数据库收录了获得SVR的患者的数据。通过记录,Innes H等在2013年12月获得了完整的

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全身炎症: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特征和作用
徐锡晶, 王中峰
2016, 32(10): 1993-1993.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8月报道】题: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全身炎症: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特征和作用(作者Clària J等)肝硬化患者中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以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器官功能衰竭及较高短期死亡率为临床特征。最近巴塞罗那IDIBAPS&CIBERehd研究所Clària等提出了一项"全身炎症"假说,即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已经存在全身炎症后发生的急性恶化表现。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证实这项假说,研究中包括522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中237名存在慢加急性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2016, 32(10): 1893-1893.
摘要:

<正>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议于2016年8月30日-9月2日在山东省烟台市召开。会上对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遴选细则进行了详细介绍,经过充分讨论,确定了高校杰出科技期刊、百佳科技期刊和优秀科技期刊入选名单。本刊入选2016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这是本刊继去年荣获"中国高校技术类优秀期刊"荣誉称号和

《临床肝胆病杂志》顾问朱诚教授莅临编辑部指导工作
2016, 32(10): 1974-1974.
摘要:

<正>2016年9月13日,《临床肝胆病杂志》顾问;《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前主编;原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对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委员会会员朱诚教授应邀莅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转化医学院,开展围绕《临床肝胆病杂志》发展相关的指导工作。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年上半年“重点号”选题
2016, 32(10): 1988-1988.
摘要:

<正>为使作者了解我刊的编辑出版计划,及时地为我刊惠赐稿件,我刊编委会确定了2017年上半年"重点号"选题:1期胰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2期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3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4期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5期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6期丙型肝炎。为本刊重点号的投稿请注明"***重点号投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