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首页
关于本刊
本刊简介
编委会
审稿专家
编辑部风采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投稿指南
本刊稿约
本刊规范
开放获取声明
出版伦理规范
稿件出版流程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
论文模板
在线期刊
网络首发
当期目录
下期预告
过刊浏览
F5000论文
肝胆学院
国外期刊导读
行业资讯
视频课堂
指南共识
全部指南
国内指南
国外指南
指南翻译
指南解读
Menu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关于本刊
本刊简介
编委会
审稿专家
编辑部风采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投稿指南
本刊稿约
本刊规范
开放获取声明
出版伦理规范
稿件出版流程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
论文模板
在线期刊
网络首发
当期目录
下期预告
过刊浏览
F5000论文
肝胆学院
国外期刊导读
行业资讯
视频课堂
指南共识
所有指南
国内指南
国外指南
指南翻译
指南解读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2年 第5期
本期封面
本期目录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重视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降解中TIMPs的研究
阴赪宏
,
马红
,
贾继东
,
王宝恩
2002, 18(5): 259-261.
摘要
(
2176
)
PDF (147KB)
(
71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分型的研究进展
赵丹燕
2002, 18(5): 261-263.
摘要
(
2200
)
PDF (92KB)
(
82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脂肪肝与相关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高沿航
,
丁百静
,
徐冰
2002, 18(5): 264-265.
摘要
(
2107
)
PDF (119KB)
(
78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策略
范建高
2002, 18(5): 266-268.
摘要
(
2031
)
PDF (90KB)
(
91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自身免疫性肝炎
蔡中起
,
高凤金
2002, 18(5): 268-269.
摘要
(
2028
)
PDF (119KB)
(
70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肝性脑病病灶的神经体征
池肇春
2002, 18(5): 270-272.
摘要
(
2221
)
PDF (119KB)
(
76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肝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陈秀琴
,
贾文馥
,
张淑文
,
刘树业
2002, 18(5): 271-272.
摘要
(
2290
)
PDF (119KB)
(
796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观察各种肝病患者血清HDL -C、apoA1及apoB10 0 水平变化 ,探讨它们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采用直接酶法和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HDL -C、apoA1、apoB10 0 水平。各种肝病患者血清HDL -C、apoA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尤以肝硬化B、C级及重肝为显著。血清apoB10 0 仅肝硬化及重肝病人明显低于对照组 ,而急肝、慢肝、肝癌患者血清apoB10 0 轻度升高或接近正常。HDL -C、apoA1、apoB10 0 在肝病病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
姚刚
,
章廉
,
包立华
2002, 18(5): 273-274.
摘要
(
2307
)
PDF (119KB)
(
77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α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关系。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 ,由限制性内切酶AvaⅡ和DpnⅡ作用于前S区扩增片段建立的简便的HBV基因型分型方法 ,对 6 0例经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进行基因型测定 ,显示B基因型 31例 (5 1 7% ) ,C基因型 2 6(43 3% ) ,D基因型 3例 (5 0 % )。B型、C型与干扰素应答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3例D型均有效。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HBV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 ,HBV基因型可能不是预测干扰素疗效的重要因素。D型对干扰素应答率高 ,有待进一步研究。
Fas、FasL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
邢文斌
,
安杰
,
郑梅
,
刘丽娜
,
秦晓波
,
吕申
2002, 18(5): 275-276.
摘要
(
2220
)
PDF (171KB)
(
89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Fas、FasL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对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肝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的Fas/FasL表达强度。 (1)Fas、FasL在肝组织肝细胞膜及胞浆均有不同程度表达 ,其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位于汇管区小叶内及周边碎屑状坏死区 ,呈弥漫分布 ,在其周围浸润的淋巴细胞上多为FasL阳性细胞 ,亦可见到Fas阳性细胞。 (2 )肝组织中Fas、FasL表达随着慢性肝炎程度即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加强 (P均 <0 0 0 1)。Fas-FasL系统介导的细胞凋亡 ,确实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且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变形性及能量代谢的变化
彭友清
,
吕敏和
,
权啟镇
,
吕红
,
王保全
2002, 18(5): 277-278.
摘要
(
2629
)
PDF (119KB)
(
89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观察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变形性 (ED)、红细胞能量代谢和血氧变化。以红细胞ATP和 2 3-二磷酸甘油酸 (2 3-DPG)含量作为衡量红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指标 ,对 32例肝硬化患者取血动态观察其ED、ATP和 2 3-DPG含量、PaO2 和SaO2 的变化并与正常人比较。肝硬化患者的ED、PaO2 和SaO2 明显降低 ,2 3-DPG含量明显增高 ;并发肝性脑病 (HE)时PaO2 明显降低 ,ATP及 2 3-DPG含量明显减少。肝硬化患者的ED明显降低并伴有低氧血症 ;红细胞能量代谢降低与HE的发生有关。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在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表达及复方861的干预作用
申凤俊
,
阴赪宏
,
马红
,
马雪梅
,
贾继东
,
王宝恩
,
朱跃科
,
刘天会
2002, 18(5): 279-281.
摘要
(
2167
)
PDF (150KB)
(
76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研究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管紧张素Ⅱ 1型 (AT1)受体mRNA表达以及复方 86 1的治疗作用。给雌性Wistar大鼠进行胆管内逆行性注入硬化剂加胆管结扎导致胆管阻塞 ,制备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 86 1治疗组 (9g/kg)。并设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 7天开始给予复方 86 1灌胃 ,共 4 9天。以RT -PCR法观察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AT1受体mRNA表达水平及复方 86 1的干预作用。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组AT1受体mRNA为 1 0 38± 0 0 6 4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 6 88± 0 0 5 7,P <...
Caroli’s病一例报告
赵鹏飞
,
孙梦菊
2002, 18(5): 281-281.
摘要
(
2204
)
PDF (69KB)
(
72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初次上消化道出血的meta分析
程金伟
,
朱樑
,
顾明君
,
程滨
2002, 18(5): 282-283+315.
摘要
(
2278
)
PDF (91KB)
(
83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对普萘洛尔能否预防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进行系统评价。检索 198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期间发表的有关普萘洛尔预防肝硬化初次上消化道出血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入选标准 ,有 9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 ,由两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干预措施、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 ,并用RevMan3 1软件进行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及因出血死亡的合并优势比 (OR)分别为 0 4 5 [95 %CI 0 34,0 6 0 ]、0 73[95 %CI 0 5 5 ,0 96 ]、0 4 4 [95 %CI 0 2 8,0 6 9]。肝功能越差 ,预防效果越差 ;腹...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β2-微球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陈瑞烈
,
李吉婷
,
刘敏
,
方少鹏
2002, 18(5): 284-285.
摘要
(
2346
)
PDF (120KB)
(
71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血清 β2 微球蛋白 (β2 -MG)水平与肝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 5 3例重型乙型肝炎、4 4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及 31例正常人血清 β2 -MG水平。重型乙型肝炎血清 β2 -MG水平显著高于急性乙型肝炎及正常人血清 β2 -MG水平 ;重型乙型肝炎血清 β2 -MG水平与Alb呈负相关 ,与ALT、T -Bil、PT呈正相关 ;重型乙型肝炎死亡者血清 β2 -MG水平显著高于存活者。血清 β2 -MG水平是反映肝组织损害程度良好指标 ,对了解重型肝炎病情危重程度 ,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β2-微球蛋白对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的价值
王凯
,
袁孟彪
,
王东盛
,
鲁临
2002, 18(5): 286-287.
摘要
(
2136
)
PDF (154KB)
(
78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血清 β2 -MG在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人、肝癌、肝硬化、肝血管瘤患者血清中 β2 -MG ,AFP的含量。肝癌患者 β2 -MG含量高于正常人、肝硬化、肝血管瘤患者。肝血管瘤患者与正常人血清 β2 -MG含量无明显差别。肝硬化患者血清 β2 -MG含量高于正常人 ,炎症型肝癌患者血清 β2 -MG含量高于单纯型、硬化型患者 ,血清 β2 -MG与AFP无相关关系。血清 β2 -MG是与AFP无关的、独立的肿瘤标记物 ,有助于肝癌、肝硬化、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
胆囊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与PCNA表达及意义
张明威
,
张静
,
赵征红
2002, 18(5): 288-289.
摘要
(
2191
)
PDF (79KB)
(
75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研究胆囊组织中树突状细胞 (DC)浸润程度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与浸润、转移的关系并探讨DC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6例胆囊癌组织S - 10 0阳性标记的DC数量和PCNA表达。在胆囊癌中S - 10 0蛋白阳性的DC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2 2 %和 6 9 6 %。DC浸润与胆囊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 (P <0 0 5 ) ,PCNA表达与胆囊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DC与PC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5 )。DC和PCNA表达与胆囊癌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良性肝病甲胎蛋白异常者5年随访
李耀才
,
陈小平
,
杨静
,
伍思国
,
严国力
2002, 18(5): 290-291.
摘要
(
2459
)
PDF (118KB)
(
92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AFP升高的良性肝病患者原发性肝癌发生率。对AFP升高的 16 4例良性肝病患者追踪随访 5年 ,每 3个月一次检测AFP、肝功能、B超等。 8例急性肝炎及 6例重型肝炎均无恶变 ,而肝硬化恶变为 14 6 % (7/48) ,明显较慢性肝炎 3 9% (4/10 2 )高 (P <0 0 5 ) ,AFP动态观察中 ,一过升高型、反复波动型、持续低浓度型、稳定上升型发生恶变分别为 0 % (0 /36 )、4 2 % (1/2 4 )、6 9% (7/10 1)、10 0 % (3/3)。对AFP升高的慢性肝病患者 3个月一次的追踪随访 ,可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
乳酸菌对酒精引起的胃粘膜和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段钟平
,
刘青
,
金学源
,
韩大康
,
赵秀英
,
汪俊韬
2002, 18(5): 292-294.
摘要
(
2720
)
PDF (92KB)
(
127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乳酸菌混合液对酒精引起的胃粘膜及肝脏的损伤保护作用。 2 5只Wistar大鼠 ,分为乳酸菌保护组、酒精攻击组和对照组 ,共服用 5天。生化检测指标为乳酸菌乙醇脱氢酶 (ADH)、血中乙醇含量 (30分钟和 3小时 )、内毒素水平 ,并行胃、肝脏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每毫克乳酸菌蛋白质中ADH活性单位为 3 85U。服用酒精后30分钟及 3小时乳酸菌保护组动物血中乙醇浓度低于酒精攻击组 (P <0 0 0 5 ) ;乳酸菌保护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酒精攻击组 (P <0 0 1)。病理检查结果 :酒精攻击组大多数显示胃粘膜糜烂 ,上皮细胞脱落 ,肝脏严重大泡性脂变 ,而乳酸菌保护...
关于接种乙肝疫苗引起意外死亡一例的报告
黄福成
,
王志军
,
董天梅
2002, 18(5): 294-294.
摘要
(
2489
)
PDF (88KB)
(
736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苦参碱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郑有章
,
何有成
,
黄康民
2002, 18(5): 295-296.
摘要
(
2149
)
PDF (118KB)
(
84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中草药制剂苦参碱注射液和肝炎灵注射液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的疗效。将 10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 5 8例和对照组 4 8例 ,治疗组应用苦参碱注射液 15 0mg加入 10 %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同时联合应用肝炎灵注射液 70mg肌肉注射 ,每日一次 ,疗程 12周。治疗前后各检测肝功能 ,HBsAg、HBeAg及HBV-DNA。治疗组HBe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39 7% (2 3/ 5 8)、4 1 4 % (2 4 / 5 8) ,对照组两者皆 14 6 % (7/ 4 8)差异显著 (P <0 0 1)。治疗组ALT、AST复常率亦显著高于...
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研究
丁惠国
,
郜桂菊
,
陈涛
,
金瑞
2002, 18(5): 297-299.
摘要
(
2178
)
PDF (149KB)
(
91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拟建立一个判断其预后的多因素评分系统 ,为临床治疗决策、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意见。研究了 170例重型肝炎患者 (存活组 4 5例 ,死亡组 12 5例 )的 2 0个临床指标 ,应用SPSS统计软件首先做单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后P <0 0 5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回归分析后P <0 0 5的指标为参数 ,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一个判断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多因素评分系统。单因素分析发现 ,代谢性酸中毒、血清 [Na+ ]、凝血酶原活动度、胆红素、临床分型、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血清尿素氮、自发性腹膜炎等 9个指标...
肝脏局灶性脂肪变性一例报道
孟家榕
,
吴波
,
周晓军
2002, 18(5): 299-299.
摘要
(
2541
)
PDF (87KB)
(
103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肝炎产妇分娩的胎儿死亡机制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刘伟
,
赵伟
,
罗婵
2002, 18(5): 300-301.
摘要
(
2385
)
PDF (116KB)
(
780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肝炎产妇分娩的胎儿死亡机制。随机采集 4 5例肝炎产妇分娩的死胎 ,常规尸体解剖 ,取脑、胸腺、心脏、肺、胰腺、肝、脾、肾、脐带、胎盘组织 ,石蜡包埋 ,组织切片 ,HE染色 ,光学显微镜病理观察。黄疸型肝炎比无黄疸型肝炎产妇分娩死胎率高 ;胎儿死亡率以孕期 36周到 38周和婴母为丙型肝炎最高 ;黄疸型比无黄疸型肝炎引发的胎盘发育不良、胎儿肺羊水吸入、肺出血、肺弥漫充血、发育畸形机率高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肝炎产妇胎盘发育不良引起胎儿肺羊水吸入 ,进而导致胎儿心、肺功能障碍、发育畸形 ,是造成肝炎产妇分娩的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慢性肝病合并腹腔感染40例临床及药敏实验分析
李娟
,
郭雁宾
,
牛爱秋
,
宋艳华
,
孙桂珍
2002, 18(5): 302-304.
摘要
(
2457
)
PDF (92KB)
(
81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研究慢性肝病合并自发性腹膜炎临床诊断标准、致病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情况 ;选择细菌培养阳性、诊断确切的 4 0例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①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呈不典型表现 ,诊断应综合分析。②由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所致者分别占 17 5 %和 82 5 %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分别占 4 7 5 %和 5 2 5 % ,优势菌为大肠杆菌 ,占 35 %。③常用抗生素对常见细菌尚无耐药性的有利福平、头孢氨噻肟、头孢三嗪、头孢拉定、氨曲南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和氧哌嗪青霉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达 30 %~ 4 7 5 % ;但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应用可以使 β内酰胺...
探讨肝硬化测定肝静脉压梯度和门静脉血管阻力与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之关系
朱雅琪
,
高志光
,
朱丹
2002, 18(5): 304-306.
摘要
(
2454
)
PDF (225KB)
(
77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对有食管静脉曲张 (EV)出血后 ,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之患者 2 1例 ,测定肝静脉压梯度 (HVPG)为 (2 2 6± 0 34)kPa;继之对其中之 18例又测门静脉血管阻力 (PVR)为 (0 2 3± 0 0 6 )kPa·ml 1·min·kg。治疗分两组 :手术组(n =10 )和介入组 (n =11) ,前者其HVPG和PVR之两值显著低于后者 ,随访 18个月内再出血率 ,手术组 (30 % )显然低于介入组 (5 4 6 % ) ,但两组之再出血例如以两值中位数相对比则无差异 ,均发生于高值者。再出血例与未再出血例就两值相对比 ,前者显著高于后者 ,差异非常显著 ,PVR尤...
肝掌蜘蛛痣机制初探
厉英超
,
苌新明
2002, 18(5): 307-308.
摘要
(
3526
)
PDF (130KB)
(
96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对肝掌和蜘蛛痣 (或毛细血管扩张 )的发生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对 6 4例有肝掌蜘蛛痣的肝硬化患者及 4 4例无肝掌蜘蛛痣的肝硬化患者血中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胰高血糖素及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男、女患者肝掌的发生率分别为 4 7 6 %和 2 0 8%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x2 =4 4 6 3) ,而男、女患者蜘蛛痣 (或毛细血管扩张 )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x2 =0 0 6 0 )。Child -pugh分级C级患者肝掌和 /或蜘蛛痣 (或毛细血管扩张 )的发生率虽然高于A级和B级 ,但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
不同术式对活动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和肝功能的影响
王志华
,
蔡含芝
,
赵安新
,
李西灵
,
杨洪信
2002, 18(5): 309-310.
摘要
(
3295
)
PDF (82KB)
(
92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活动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 30例随机分为断流组和分流组。同期内科保守治疗的同类患者 30例为对照组。手术后分流组的门静脉血流量 (PVF)、自由门静脉压 (FPP)和肝总血流量 (HTF)显著下降 ,R15ICG明显增加 ,与断流组比较差异显著 (均P <0 0 5 )。治疗后 1年断流组的肝炎好转率优于分流组 (P <0 0 5 ) ,肝功能正常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均P <0 0 5 )。表明断流术有利于肝炎的恢复。
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疗效分析
张斌
,
金瑞
,
郑加生
,
李娟
2002, 18(5): 311-312.
摘要
(
3702
)
PDF (80KB)
(
87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 ,我们从 1998年 - 2 0 0 1年对 2 0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结果显示 ,血小板、白细胞、白蛋白、总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 <0 0 5 )。脾脏肿大、PV、SV的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也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和减轻 (P <0 0 5 )。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转氨酶、胆红素在治疗后 1周、1月、6月后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因此 ,部分脾动脉栓塞对治疗脾功能亢进及食管静脉曲张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脾切除有助于纠正肝硬化患者氧化和抗氧化的失衡
陆新良
,
朱志鑫
,
蔡建庭
,
唐训球
,
钱可大
,
周君富
2002, 18(5): 313-315.
摘要
(
3622
)
PDF (148KB)
(
94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脾切除对肝硬化患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测定 2 8例肝硬化脾切除患者、32例肝硬化非脾切除患者和 6 0例正常人血浆维生素C(P -VitC) ,维生素E(P -VitE) ,β-胡萝卜素 (P - β-CAR)和一氧化氮 (P -NO)含量 ,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E -SOD)、过氧化氢酶 (E -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E -GSH -Px)活力 ,血浆及红细胞过氧化脂质 (P -LPO ,E -LPO)水平的变化。肝硬化非脾切除组、脾切除组和对照组的P -VitC、P -VitE、P - β -CAR、E -SOD、E -CAT和E -GSH -Px水平依...
葡聚糖微球肝栓塞治疗肝癌疗效的病理学评估
王杰
,
王学浩
,
冯耀良
,
李麟荪
,
钱建民
,
张峰
,
吕翔
2002, 18(5): 316-318.
摘要
(
3967
)
PDF (148KB)
(
990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病理组织学评估葡聚糖微球肝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 11例原发性肝癌行葡聚糖微球肝栓塞治疗 ,栓塞后择期作肝切除术。切除后的肝瘤标本作组织病理研究以观察肿瘤的坏死程度及葡聚糖微球在人体内的状况。7例肝癌病灶为完全坏死 ,未见存活癌细胞 ;另 4例为不完全坏死。两者相比 ,完全坏死组肿瘤较为远离膈面、肝裂、及胆囊窝等动脉侧支吻合丰富的区域。葡聚糖微球能产生均一的末梢性动脉栓塞。微球在体内 191天仍未被吸收。门脉系统内未见栓子微球。部分远离肝侧支循环的肝癌可通过葡聚糖微球肝栓塞得到临床治愈。
自体胸腹水联合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
关世运
,
秦新茂
,
黄顺东
,
苏传真
,
刘昌华
,
朱刚剑
2002, 18(5): 318-319.
摘要
(
3524
)
PDF (116KB)
(
88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顽固性肝性胸腹水的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用腹水超滤治疗仪行胸、腹水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 2 6例 ,1例并发急性肺水肿终止超滤 ,其余术后尿量均达2 0 0 0ml以上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增加 ,肌酐、尿素氮下降 (P <0 0 0 0 1) ,3— 7天胸腹水消失 ,无肝昏迷、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并发。术后随访 ,稳定 6月以上者 10例 (40 % ) ,3— 6月者 6例 (2 4 % ) ,1— 3月者 5例 (2 0 % ) ,1月以内者4例 (16 % )。自体胸、腹水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腹水安全 ,有效...
高胆固醇饮食对胆结石形成的研究
李秋荣
,
拱玉华
,
周建萍
,
郜青
,
庞保柱
2002, 18(5): 320-321.
摘要
(
3902
)
PDF (118KB)
(
109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通过高胆固醇饮食对胆结石形成的动物试验 ,探讨高胆固醇饮食的成石原因和机理 ,为在饮食上预防胆结石的形成提供试验依据 ,为胆结石的临床治疗和病人的康复提出理论依据 ,并为今后胆固醇结石的研究提供适宜的动物模型。本研究以狗作为试验动物 ,用 0 3%的高胆固醇饲料进行试验喂养 ,连续喂养 6周 ,观察动物胆结石的形成 ,测定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分析胆汁中成分的改变。在试验四周内试验组动物形成胆结石 ,且成石率为 10 0 % ,结石直径为 1mm~ 11mm。试验组动物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提高 (p <0 0 1) ,胆汁中胆固醇和胆固醇结晶显著升高 (p <0 0 ...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高级检索
本刊公告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5年征稿征订启事
2024-09-24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基金项目论文免费审理优先发表
2022-08-11
《临床肝胆病杂志》遴选“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的具体要求
2022-05-27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不法人员冒用本刊名义实施邮件诈骗的严正声明
2021-05-12
《临床肝胆病杂志》免费刊发国内肝胆胰诊疗指南及国外肝胆胰诊疗指南译文
2015-07-01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编委、审稿专家稿件免收审稿费
2011-05-27
《临床肝胆病杂志》诚聘审稿专家,欢迎加入!
2018-01-19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作者上传盲审稿的要求
2020-09-29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作者贡献声明和利益冲突声明的要求
2020-06-15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部分类型论文的收录要求
2023-08-11
国际数据库收录
荷兰《医学文摘(网络版)》(Embase)(2023—)
荷兰《文摘与引文索引》(Scopus)(2021—)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来源期刊(2011—)
瑞士《健康网络首创研究获取》(HINARI)来源期刊(1985—)
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Eh,EBSCOhost)来源期刊(2013—)
英国《欧洲学术出版中心数据库》(EuroPub)来源期刊(2024—)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来源期刊(2011—)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来源期刊(2018—)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来源期刊(2016—)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2011—)
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来源期刊(2013—)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注册期刊(2018—)
波兰《哥白尼索引》(ICI)来源期刊(2011—)
新媒体集群
官方账号
点击关注
媒体集群
健康号
壹生
搜狐号
百家号
Bilibili
西瓜视频
大风号
蔻享学术
开放获取
百度文库
百度学术
新浪爱问
博看网
健康界智库
COAJ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