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3期

显示方式:
述评
抗肝纤维化治疗研究的若干问题
蔡卫民
2011, 27(3): 225-232.
摘要:
目前全球都较重视抗肝纤维化的研究,介绍抗肝纤维化治疗的靶点,讨论如何在临床前通过体外和体内模型筛选出有效的抗肝纤维化药物。回顾抗肝纤维化药研究进展,总结临床研究的要求与存在的困难。
肝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钟巍, 谢渭芬
2011, 27(3): 233-235.
摘要: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逆转肝纤维化可阻止大多数慢性肝病进展。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故传统治疗策略大多以HSC为治疗靶点,并在动物实验取得良好疗效。但最近研究发现活化HSC也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和肝脏损伤修复。肝细胞核因子是一组对肝细胞分化和功能维持起关键作用的转录因子,既可减少细胞外基质(ECM)分泌,又可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护肝细胞功能。促进肝细胞核因子表达是治疗肝纤维化更为理想的策略。
防治指南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
2011, 27(3): 236-238+244.
摘要:

<正>以射频消融为代表局部消融治疗是借助影像技术的引导对肿瘤靶向定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肿瘤组织;影像引导技术包括超声、CT和MRI;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手术和经开腹手术三种。射频消

专论
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救命治疗还是一线治疗?
韩国宏, 祁兴顺, 樊代明
2011, 27(3): 239-240+247.
摘要:
美国肝脏病学会门静脉高压防治指南和TIPS治疗门脉高压指南均推荐TIPS应作为药物及内镜控制急性静脉曲张出血失败后的"救命"治疗。然而,虽然出血控制率较好,但病死率仍较高。最近,对肝功能不好的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用覆膜支架早期TIPS与药物联合内镜比较,前者能显著减低出血控制失败率和延长生存率。当急性静脉出血发生在Child-Pugh B级或C级(≤13分)患者时,应将覆膜支架TIPS做为一线治疗,而非"救命"治疗。
脾动脉盗血综合征:一个被忽视的肝病治疗靶点
刘全达, 宋扬, 周宁新
2011, 27(3): 241-244.
摘要:
肝脏对动脉低灌注所致的缺氧非常敏感,这在肝移植术后移植物并发症(如肝动脉血栓形成、动脉瘤)中已经得到证实,可导致严重的胆道缺血性损害、移植物失功能、甚至受体死亡等严重并发症。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是肝移植术后一种较少认识的动脉并发症。SASS本质是粗大的脾动脉"盗走"肝动脉血流而导致肝动脉灌注不良;不及时干预,SASS亦可导致严重的移植物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未形成"肝硬化性SASS"概念,更未认识其危害性。肝硬化性SASS是慢性肝病损害的结果,并加重肝损害的病理过程,临床上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基础肝病合并脾脏肿大等异常。我们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及血管造影证实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普遍存在SASS,并证实纠正SASS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评级等显著改善,并降低了消化道出血风险。因此,该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肝硬化性SASS概念,并证实SAS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改善肝功能的一个有效治疗靶点,可作为等待肝移植的架桥性治疗措施。
药物性肝损伤的防范与思考
白文元, 刘娜
2011, 27(3): 245-247.
摘要:
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DILI)在我国发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急性重症药物性肝损伤致死率也在增加,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抗生素的滥用、药品广告不切实际的宣传、农村地区过期药品的使用以及不当的用药方法等等,以上均导致了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这就促使我们必须对药物性肝损伤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尽可能避免DILI的发生。
论著_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siRNA抑制IGFBPrP1表达对肝星状细胞株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刘立新, 邱志红, 张骞骞
2011, 27(3): 248-250.
摘要:
目的利用化学合成的siRNA抑制肝星状细胞(HSC)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HSC产生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以明确IGFBPrP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地位。方法 (1)化学合成2对针对IGFBPrP1基因的siRNAs,转染肝星状细胞株HSC-T6,筛选抑制率较高的siRNA用于干扰实验;(2)将HSC-T6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IGFBPrP1 siRNA干扰组。将筛选的抑制效率较高的siRNA转染HSC-T6,Western Blot检测其IGFBPrP1、Ⅰ型胶原(Col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1)将2对IGFBPrP1 siRNA转染HSC,筛选出能高效抑制IGFBPrP1表达的siRNA;(2)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IGFBPrP1 siRNA干扰组能明显抑制IGFBPrP1、ColⅠ和FN的表达(F=48.018、81.246、43.850,P<0.01)。结论 IGFBPrP1 siRNA能特异性抑制HSC中IGFBPrP1的...
积雪草酸对HSC-T6细胞Smad7和PPARγ的mRNA表达的影响
陈杰, 曾令兰, 王华, 刘朝
2011, 27(3): 251-253+264.
摘要:
目的检测积雪草酸对HSC-T6细胞Smad-7和PPARγ的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积雪草酸抗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MTT实验检测积雪草酸对HSC-T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抑制率,确定积雪草酸作用浓度;设置空白对照组与积雪草酸干预组,用半定量RT-RCR检测两组HSC-T6细胞Smad7和PPARγ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积雪草酸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药物浓度为10、20、30、40、50、70、90μ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7.47%、12.42%、13.97%、21.32%、47.31%、51.18%、60.36%。空白对照组和积雪草酸干预组的半定量RT-PCR的结果分别为:Smad7/GAPDH mRNA空白对照组为0.267±0.037,积雪草酸干预组为0.358±0.035;PPARγ/GAPDH mRNA空白对照组为0.157±0.054,积雪草酸干预组为0.570±0.066。两组结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雪草酸可以上调HSC-T6细胞Smad7和PPARγ的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HSC-T6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改善肝...
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孙林林, 石军, 郝菁华, 任万华, 阎春英, 张捷, 林晓燕, 崔彬
2011, 27(3): 254-257+272.
摘要:
目的建立并研究高脂肪饮食导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于第4、8、12周末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随机处死10只。分别检测血清学指标,取肝组织做HE染色及Masson染色,应用图像分析法对Masson染色进行纤维化面积定量分析。结果两组大鼠体重均增加,8周时肝指数明显升高,血清胆固醇及总甘油三酯8周开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转氨酶不同时间点均有升高,8、12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脂饮食4周末,HE染色可见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无病理性纤维化发生。8周末,达到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开始出现肝纤维化趋势。造模12周,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达重度,纤维化面积增大。结论经改良配方后,成功建立了大鼠NASH肝纤维化模型。
贝那普利对肝纤维化大鼠ACE2和Ang-(1-7)的影响
史媛媛, 申凤俊, 杨芳
2011, 27(3): 258-260.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及对肝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影响。方法制备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应用贝那普利灌胃,共8周。测定各组门脉压力,对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三色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CE2,酶联免疫法测定Ang-(1-7)水平。结果贝那普利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降低门脉压力(P<0.05),并可增加血浆Ang-(1-7)水平(P<0.01)。结论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增加Ang-(1-7)有关。
β连环蛋白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
叶超, 陈永平, 戴志娟, 李文渊, 林镯, 程瑗, 金晓芝
2011, 27(3): 261-264.
摘要: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的核心因子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动态表达及意义。方法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在造模后4 d、1、2、4、6、8周等不同时间点测血清ALT、AST、TBil、Alb的变化,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学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时间点肝脏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中有少量β-catenin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β-catenin的表达量逐渐增加,至第4周达到高峰,第8周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β-catenin的表达量与肝脏纤维化分期(S0~S4)呈正相关(rs=0.926,P<0.001)。结论β-catenin可能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并与纤维化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肾脏中血红素氧化酶的表达
李铁汉, 唐波, 唐继红, 付必莽, 朱洪, 张捷
2011, 27(3): 265-267.
摘要:
目的观察及探讨肝硬化大鼠肾脏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硫代乙酰胺(TAA)建立肝硬化模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肾脏中HO-1的表达与定位,图象分析定量测定HO-1的表达。结果肝硬化模型复制成功,HO-1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表达。肝硬化组肾脏HO-1表达强度明显增高,而正常对照组HO-1表达较弱,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时肾脏HO-1表达强度明显增高,HO-1/内源性CO系统可能参与了肝硬化肾损伤的病理及病理生理过程。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闻炜, 范公忍, 任永强, 韩聚强, 胡学玲, 姚鹏
2011, 27(3): 268-269+276.
摘要: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与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治疗组及单用阿德福韦酯对照组,观察48周时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结果治疗48周后,治疗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及脾门厚度的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明显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肝硬化Child-Pugh评分的相关因素分析
袁继丽, 刘成海, 赵长青
2011, 27(3): 270-272.
摘要(24076) PDF (2642KB)(2471)
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评分与肝脏合成功能[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肾功能[血清胱抑素(CysC)、肌酐(Cr)、尿素氮(BUN)]、血清钙和磷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9例肝硬化患者的Child-Pugh分级及肝肾功能、血清钙、磷水平的关系,按Child分级分为A、B、C三组,Child不同分级间生化指标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S-N-K检验。Child评分与各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双侧Pearson相关分析,各生化指标对Child评分的影响作用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果随着Child评分的升高,肝硬化患者的ChE下降、PT升高,A、B、C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呈升高趋势,A、C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间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分级A、B、C三组肝硬化患者的Cys、钙、磷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显示,Child评分与年龄、PT、BUN、Cr正相关,与ChE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hE、PT对于Child评分有明显影响作用。结论肝...
COX-2、CDKN2A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高保华, 刘冰, 郑建云, 吴方雄, 汪雯, 李雷, 牛春燕
2011, 27(3): 273-276.
摘要: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肝组织中COX-2、CDKN2A的表达及其与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经免疫学及肝穿刺病理学证实为CHB患者4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7例;正常肝组织10例(来自肝脏良性肿瘤手术切除的标本)。应用病理学判断肝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COX-2、CDKN2A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CDKN2A mRNA第一、第二外显子在正常肝、CHB及肝硬化组织的表达水平及CDKN2A蛋白的半定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75、24.86、26.43,P=0.036、0.041、0.038)。(2)正常肝、CHB及肝硬化组织中的COX-2、CDKN2A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8、15.73,P=0.042、0.021);肝组织炎症不同级别的COX-2、CDKN2A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45、23.67,P=0.038、0.027);肝组织纤维化不同程度的COX-2、CDKN2A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16、22.53...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病毒载量与肝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
牛春燕, 高保华, 郑建云, 吴方雄, 汪雯, 罗建梅, 郑乃青
2011, 27(3): 277-279.
摘要: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患者肝内HBV载量的变化与肝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及其对该类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经血清学及肝穿刺病理组织学证实为CHB 46例,经血清学及影像学确诊、手术获得的肝硬化标本17例。采用实时荧光载量系统检测血清及肝组织HBV DNA载量,并观察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 (1)肝硬化组血清HBV DNA载量低于HBeAg阳性CHB组(P<0.01)、高于HBeAg阴性CHB组(P<0.001);肝硬化组肝组织HBV DNA载量低于HBeAg阳性及HBeAg阴性CHB组(P<0.001、P<0.01);HBeAg阳性及阴性CHB组的肝组织HBV DNA载量均高于血清HBV DNA载量(P<0.05、P<0.01),肝硬化组肝组织HBV DNA载量低于血清(P<0.001)。(2)CHB、肝硬化血清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肝组织HBV DNA载量则与肝组织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肝组织HBV DNA较血清HBV DNA载量更能准确反...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估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短期预后
占国清, 谭华炳, 李芳, 李儒贵, 张薇薇, 李金科
2011, 27(3): 280-282.
摘要: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Child-Turcotte-Pugh(CTP)和包含血肌酐值的CTP(CrCTP)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65例具有完整住院资料和随访结果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每例患者人院后首次MELD、MELD-Na、CTP及CrCTP评分,并了解其3个月内的病死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衡量各评分系统判断患者3个月生存的能力。结果 3个月内有58例死亡。死亡组MELD、MELD-Na、CTP及CrCTP分值(分别为22.15±5.67、31.45±8.50、11.60±2.70、12.72±2.54)均高于生存组(分别为12.35±3.56、17.24±4.75、8.73±2.35、9.05±2.50)(P<0.01),两组在MELD分值和CTP分级的分布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LD、MELD-Na、CTP及CrCTP评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个月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868、0.758、0.794,MELD评估患者短期预...
论著_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cccDNA巢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建立及应用
许春海, 李兆申, 代俊英, 朱海洋, 于健武, 吕淑兰
2011, 27(3): 283-285+291.
摘要:
目的建立检测HBV共价闭合环状(cccDNA)的巢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及骨髓单核细胞(MMNC)中cccDNA。方法根据HBV cccDNA与松弛结构DNA(rcDNA)结构上的差异,设计2对跨缺口的特异性引物及下游的特异性TaqMan探针。根据Mung Bean Nuclease对rcDNA与cccDNA作用的不同,使cccDNA扩增而使rcDNA降解,分别用外引物及内引物进行PCR反应,再用荧光探针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根据阳性参照物,计算出检测标本定量值。结果成功建立了HBV cccDNA巢式-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方法,线性范围为5.0×102~3.9×107拷贝/ml。用上述方法检测2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硬化血清HBV DNA阳性患者PBMC中cccDNA,7例MMNC中cccDNA,21例健康献血者PBMC cccDNA,骨髓标本中有3例cccDNA阳性,25例外周血标本中有9例cccDNA阳性。结论巢式-荧光定量PCR法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PBMC及MMNC中的HBV cccDNA含量。PBMC及MMNC中可检测到HBV cccDN...
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HBV基本核心启动子及前C区突变的检测及意义
郑金鑫, 于敏, 席宏丽, 郑颖颖, 尹胜杰, 张独佾, 王芳, 曾争, 于岩岩
2011, 27(3): 286-288.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和前C区(PreC)突变与HBeAg、HBV DNA水平和慢性肝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83例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的血清标本,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185例,肝硬化(LC)98例。采用PCR后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BCP和PreC区突变,同时确定基因型。结果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CHB患者中,前C区A1896变异率分别为44.6%(37/83)和21.6%(22/102)(χ2=11.154,P=0.001),LC患者分别为43.4%(23/53)和17.0%(8/47)(χ2=8.101,P=0.004)。在HBeAg阳性患者中,BCP T1762/A1764双突变率LC组和CHB组分别为89.4%(42/47)和70.6%(72/102)(χ2=6.310,P=0.012)。在单变量分析中,只有年龄(≥45岁)(χ2=27.861,P<0.001)、BCP T1762/A1764双突变(χ2=8.675,P=0.003)和HBV DNA(≥105拷贝/ml)(χ2=20...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V逆转录酶区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分析
赵攀, 钟彦伟, 徐东平
2011, 27(3): 289-291.
摘要: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HBV逆转录酶区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关系。方法对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逆转录酶区出现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慢性HBV感染者做回顾性调查与随访,并分析其突变前后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3例发生逆转录酶区A181V突变的病例均对恩替卡韦产生了应答,2例发生逆转录酶区A181T突变的病例血清HBV DNA也出现了明显下降。结论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逆转录酶区的单独A181位点的突变为自然产生,HBV逆转录酶区发生自然突变的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明确。
阿德福韦酯主动替换拉米夫定对维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持续阴转的96周随访
柳龙根, 叶春艳, 童学成
2011, 27(3): 292-294.
摘要:
目的研究在病毒学发生突破之前以阿德福韦酯主动替换拉米夫定抗病毒后能否继续保持HBV DNA的持续阴转,减少拉米夫定耐药的发生。方法将拉米夫定治疗36周已经实现了HBV DNA阴转和生化学复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12周后停用拉米夫定、继续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对照组继续单用拉米夫定直到病毒学突破后再加用阿德福韦酯。观察两组在抗病毒治疗48、72、96周时病毒学和生化学应答情况。结果在抗病毒治疗48、72、96周时HBV DNA持续阴转率:观察组为100%(31/31)、100%(31/31)、96.8%(30/31),对照组为90.0%(27/30)、80.0%(24/30)、73.3%(22/30),两组72、96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化学复常率观察组均为100%(31/31),对照组为93.3%(28/30)、90.0%(27/30)、80.0%(24/30),两组在96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的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在病毒学突破之前主动替换拉米夫定后能够继续保持HBV D...
论著_脂肪肝
异甘草酸镁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作用机制
经小珍, 刘竞, 钱海
2011, 27(3): 295-297.
摘要: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Ⅰ组(M1组)和模型Ⅱ组(M2组)高脂饲料喂养;异甘草酸镁治疗组(T1组)和饮食治疗组(T2组)在喂饲高脂饲料12周后改为普通饲料喂养,其中T2组同时给予异甘草酸镁120 mg.kg-1.d-1尾静脉注射。12周末处死N和M1组大鼠;16周末处死M2、T1和T2组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肝功能(血清AST、ALT)、脂代谢(血清TC、TG、HDL、LDL-C)及脂质过氧化(肝匀浆MDA、SOD、GSH)指标。结果 12周末M1组大鼠出现NASH,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均显著增高,TC、TG、LDL-C、MDA明显升高,HDL、SOD和GSH明显降低(P<0.05);16周末,M2组大鼠NASH程度进一步加重,并出现AST和ALT的明显升高(P<0.05)。和M1、M2组相比,T1组脂肪变性和炎症活动程度明显减轻,肝功能、脂代谢和脂质过氧化各项指标均改善(P<0.05);而T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论著_胆道疾病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疗效的比较
纪柏, 王广义, 刘亚辉, 吕国悦, 刘凯, 王英超
2011, 27(3): 298-299+305.
摘要:
目的探讨与腹腔镜胆总管T管引流相比,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优点,手术操作的技术关键,手术适应证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对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间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的24例患者以及同期行腹腔镜T管引流的24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结果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4.03±8.46)、(49.83±7.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13±4.26)、(16.23±5.25)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16±0.46)与(2.02±0.19)d、术后补液量分别为(8.05±2.73)与(11.56±4.72)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73±1.76)与(13.85±4.09)d、住院费用分别为(11 393±283)与(15 836±296)元,带管时间分别为(6.45±2.15)与(73.68±9.15)d。一期缝合组的平均带管时间较T管引流组缩短(67.23±7)d。以上观察指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期缝合组4例术...
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席如光, 张韶光, 杨万红, 丁言朕
2011, 27(3): 300-301.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造影(IOC)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行LC病例442例,其中经ICO患者82例,占手术的18.4%。结果成功完成IOC 81例(97.5%)。发现胆总管结石13例(46.0%),胆囊管结石4例(4.9%),胆囊管汇入右肝管4例(4.8%),胆总管远段狭窄3例(3.7%),术中胆总管损伤1例(1.2%)。结论 LC中IOC对发现胆管结石的残留、及时发现胆管损伤、明确胆管解剖及变异均有帮助,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论著_其他
1个遗传性血色病家系的临床MRI诊断
李爱华, 黄金明, 孔祥泉, 叶进, 侯晓华
2011, 27(3): 302-305.
摘要:
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血色病(HH)家系(A)及其旁系(B)的临床MRI特点。方法对A、B家系成员进行临床、生化、肝穿活检组织铁染色及多器官MRI检查。结果 (1)部分成员有血色病相关临床表现及异常生化指标;(2)3例患者接受肝活检,发现2例肝细胞内较多铁质沉积,另1例未见明显铁沉积;(3)MRI:部分成员心肝脾胰有不同程度的铁质沉积,表现为低信号影,肾脏、大脑均未见铁沉积。结论 (1)该血色病家系HH患者铁质主要沉积在肝脏,其他脏器如心脏、脾脏、胰腺亦有累及;而其旁系可见部分成员生化异常及脏器铁沉着,但尚未发现相关血色病临床表现,是否处于发病早期尚待随访观察;(2)与肝活检相比,MRI对组织铁沉积诊断较为准确。
不同类型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病的即刻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
林伟, 孔明, 高玉娟, 武文芳, 张晶, 段钟平
2011, 27(3): 306-308+315.
摘要:
目的通过前瞻性、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探讨不同类型人工肝在重型肝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北京佑安医院的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重度且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0%的患者469例,共进行不同种类人工肝治疗1257次,按照人工肝类型分为3组,血浆置换(PE)组,分子再循环系统(MARS)组,PE和血液滤过组合(PE+CVVH)组,并记录人工肝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各组人工肝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E组、PE+CVVH组清除胆红素及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的能力优于MARS组;PE+CVVH和MARS组降低肌酐(Cr)作用强于PE组;PE组治疗后肝性脑病(HE)无改善,MARS组、PE+CVVH组治疗后HE明显缓解,其中MARS组有效率为51.5%(17/33),PE+CVVH组有效率为54.3%(19/35)。结论 3组人工肝治疗方法对重型肝病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而PE、PE+CVVH治疗清除总胆红素(TBil)的作用优于MARS组;PE+CVVH和MARS治疗对Cr的清除优于PE。PE组发生过敏反应的比例高于PE+CVVH组及MARS组,PE+C...
妊娠期肝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转归分析
宋闽宁, 范容华, 黄文琪, 闵峰
2011, 27(3): 309-311.
摘要:
目的了解总胆汁酸(TBA)检测值在妊娠各型肝炎对胎儿的影响,以提供诊断及处理参考。方法将妊娠期不同病因肝炎与非妊娠期乙型肝炎比较,妊娠肝炎按妊娠孕周时间分组,对比TBA、肝生化检测值和临床转归;比较TBA异常孕妇与其新生儿的阿氏评分,评价TBA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妊娠肝炎各孕期组与病毒性肝炎组各项肝生化指标及TBA检测值对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肝炎与非妊娠期乙型肝炎在TBA检测值、ALT、AST及TBil检测值对照均呈正相关(P<0.01)。TBA≥50μmol/L组新生儿与TBA检测值正常组的新生儿阿氏评分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评分低的病例多为产科异常。妊娠慢性乙型肝炎(CHB)ALT及TBA均明显高于无明显病因的妊娠期肝炎(P<0.05)。结论妊娠期肝炎肝功异常病例常伴有TBA增高。新生儿阿氏评分低、TBA≥50μmol/L和肝损害程度相关,但多有产科病因可寻,CHB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大。
新技术 新疗法
术中胆道镜在发现和诊断胆管下段肿瘤中的价值
李宇, 韩威, 郭伟, 金岚, 李建设, 张忠涛
2011, 27(3): 312-313+332.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胆道镜在发现和诊断胆总管下段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自2005年来术中胆道镜诊断术前未能发现的胆总管下端肿瘤的典型病例。结果 4例患者均使用术中胆道镜发现和诊断了胆管下段肿瘤,避免了漏诊,并及时采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结论术中胆道镜可弥补术前各种影像学的不足,发现和诊断同时合并的胆总管下段肿瘤,对有胆道探查指征者,推荐使用术中胆道镜探查。
病例报告
内科保守治疗肝硬化腹水伴脐疝嵌顿1例
张健, 王兆荃
2011, 27(3): 314-315.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以"反复乏力、腹胀5年,加重20 d",于2009年10月5日入院。2005年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现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多次住院
先天性高氨血症1例
丁思磊, 丁坤, 丁玉平, 龙波
2011, 27(3): 316-317.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儿,女,19个月,于2009年8月27日入院。入院前10余天无明显诱因出现烦躁不安、哭闹,每日持续约3~4 h,可以自行缓解。不愿进食,偶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为非喷射性呕吐。呕吐与进
综述
磁共振弹性成像无创检查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麦静, 高月求
2011, 27(3): 318-320+324.
摘要: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至肝硬化的共同过程,由于临床运用有创肝病理学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运用无创检查对肝纤维化进行评价,对病情发展变化进行监测十分必要。目前弹性成像技术被认为是能够较好地评价肝纤维化的有效手段。最近研制开发的磁共振弹性成像技术对肝纤维化的评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该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
脂联素在肝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
王美娟, 马红
2011, 27(3): 321-324.
摘要:
脂联素(ADN)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其可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一些动物实验显示ADN基因敲除(ADN-KO)鼠易发生纤维化,可能与ADN具有抗氧化应激及抗炎作用有关。肝星状细胞(HSC)在肝纤维化中起核心作用,ADN可抑制HSC增殖、迁移,促进其凋亡。临床研究报道ADN与慢性肝病的纤维化进展有关,为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提供新的方向。进一步分析ADN的抗肝纤维化机制有重要意义。
Ras/ERK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李俊峰, 邓永东, 张立婷, 陈红
2011, 27(3): 325-327.
摘要:
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肝星状细胞(HSC)发挥关键的作用。各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引起胞外信息变化。细胞因子与HSC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激活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将胞外信息转导入核,调控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从而引起胶原分泌增多、细胞基质降解和沉积失衡。在参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信号转导通路中,Ras/ERK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的信号转导促使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肝硬化时器官血液循环的病理生理改变
董刚, 凌宾芳, 任波
2011, 27(3): 328-329+336.
摘要:
肝硬化患者常常表现为全身血管阻力下降和心输出量增加的高动力循环状态,但是由于机体不同部位扩血管和缩血管作用的不平衡,各组织器官的血管床处于不同的灌注水平和异常的循环状态,此改变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肝硬化时各器官血液循环的病理生理改变作一综述。
肝硬化患者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胡玉琳, 全香兰
2011, 27(3): 330-332.
摘要(22639) PDF (2551KB)(1736)
摘要:
稀释性低钠血症(DH)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发生的一个并发症,并与难以控制的腹水、肝性脑病(HE)、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及肝肾综合征(HRS)密切相关。肝硬化患者DH,轻者可表现为疲乏无力、肌张力低,重者可出现低钠性脑病,表现为认知、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或昏迷。肝移植前存在DH的患者,其移植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治疗上限制水摄入、输入白蛋白以纠正DH,严重低钠血症,静脉补充高张钠。几种非肽V2受体拮抗剂有望在肝硬化患者DH的治疗上发挥一定的作用。
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预测价值
王嘉森, 姚定康
2011, 27(3): 333-336.
摘要:
自身抗体作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标志物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报道并不多,事实上某些自身抗体除本身的诊断价值外,还具有预测病情的作用:如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肌动蛋白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抗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抗体、抗染色体抗体、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和抗肝肾微粒体Ⅲ型抗体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及恶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与某些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严重肝组织学改变、长期维持治疗、停药后再度恶化以及肝衰竭的发生相关;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有一定的预测意义,其中抗gp210抗体可提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有较严重的界面性肝炎、小叶炎症以及易进展为肝衰竭等。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将开展第一届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
朱晶
2011, 27(3): 232-232.
摘要:
<正>为了提高《临床肝胆病杂志》的办刊质量,培养和激励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和进取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会研究决定:从2011年起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
“第六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会议通知
2011, 27(3): 232-232.
摘要:
<正>以内容丰富、实用、系统、前沿为特点的肝病学科综合性会议"第六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定于2011年9月14~17日在甘肃兰州召开,本次大会主题是"抓住发展机遇,面向临床需求、加速科学研究",会
《临床肝胆病杂志》官方网站简介
2011, 27(3): 279-279.
摘要:
<正>《临床肝胆病杂志》官方网站lcgdbzz.org包括杂志自1985年创刊以来的全部文章,均可免费下载阅读,历年文章可按字段检索,并及时更新国内外相关领域行业新闻和本刊动态。
《临床肝胆病杂志》将开展2010年度优秀审稿专家评选工作
王莹
2011, 27(3): 294-294.
摘要:
<正>《临床肝胆病杂志》在2010年扩大了审稿专家队伍,实行了双审稿专家制度。广大审稿专家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勤奋工作,使期刊的的学术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得到了作者和读者的广泛赞同及认可。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基金论文优先录用及标注的说明
2011, 27(3): 301-301.
摘要: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肝胆病杂志》的学术水平,提高优秀论文刊发的时效性,特向各医学院校、医院、医学科研机构广泛征集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或重点攻关项目的论文。同时为规范基金论文,特提出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年起已更换新封面
2011, 27(3): 311-311.
摘要:
<正>从2011年第一期起,《临床肝胆病杂志》已更换新的封面。新封面有三种颜色版本,每期一种颜色版本,每三期为一循环周期。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2011年出版重点号的启事
2011, 27(3): 317-317.
摘要:
<正>为便于集中组稿,《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会研究确定了本刊2011年各期重点号的选题,欢迎广大作者不拘内容与题材,踊跃投稿。对于围绕中心选题的文章,本刊将择优优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