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余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也不断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对HBV感染自然史认识的深入,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手段的改进,以及普通干扰素(IFNα)、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和多种核苷/核苷酸类似物(NUC)临床应用的增多,新的临床资料不断涌现,使得对抗病毒治疗利弊的认识、适应证和治疗时机及终点的把握、药物的选择及疗程、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及其方式、耐药的监测和处理等认识不断发生更新。由于认识深度和广度、对相关临床资料的评判和解读角度等的不同,以及各国或地区HBV感染流行病学自然病程、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背景等的差异,基于循证医学和专家临床经验制定了各地区的有关指南、共识或流程,使临床医师在实践中有所参考和遵循。美国肝病学会(AASLD)指南(2007)和Keeffe等专家流程(2008),欧洲肝病学会(EASL,2009)、亚太地区肝病学会(APASL,2008)刷新了原有内容。本文拟从这些共识(指南)中总结出对我国临床实践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内涵。
APASL、EASL、AASLD和Keeffe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共识(指南)的临床价值
阅读次数: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