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文献报道,普通人群肝血管瘤的发病率为0.4%~20.0%,尸检发现率为0.4%~7.3%。肝血管瘤多数生长缓慢,无恶变倾向,自发破裂者少见。如果瘤体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随访观察;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5 cm),生长趋势明显或/和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常需要积极治疗。 近十多年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显示了疗效确切、微创、安全等优点以及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推动肝血管瘤RFA治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北京朝阳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在总结本中心治疗经验、借鉴国内外肝血管瘤RFA治疗经验的基础上,邀请国内该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讨论,起草制定了《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
肝血管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
发布日期:2017-05-30
英文标题: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ic hemangiomas-consensus of experts in China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33(9): 1638-1645
阅读次数:1308
相关指南
- 《2016年韩国腹部影像学会共识推荐:钆酸增强MRI诊断肝细胞癌》摘译
- 《2017年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肝胆肿瘤临床实践指南(V2版)》更新要点及临床路径
- 2017年APASL亚太临床实践指南:肝细胞癌的管理(更新版)
-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 计算机辅助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和手术导航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 肝血管瘤的射频消融治疗(国内)专家共识
- NCCN临床实践指南:肝胆肿瘤(2017.V2)
- 《2016年美国肝病学会肝细胞癌治疗指南》摘译
- 2016年KSAR共识建议:应用钆塞酸增强MRI诊断肝细胞癌
- NCCN临床实践指南:肝胆肿瘤(2017.V1)
- 香港共识声明: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