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首页
关于本刊
本刊简介
编委会
审稿专家
编辑部风采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投稿指南
本刊稿约
本刊规范
开放获取声明
出版伦理规范
稿件出版流程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
论文模板
在线期刊
网络首发
当期目录
下期预告
过刊浏览
F5000论文
肝胆学院
国外期刊导读
行业资讯
视频课堂
指南共识
全部指南
国内指南
国外指南
指南翻译
指南解读
Menu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关于本刊
本刊简介
编委会
审稿专家
编辑部风采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投稿指南
本刊稿约
本刊规范
开放获取声明
出版伦理规范
稿件出版流程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
论文模板
在线期刊
网络首发
当期目录
下期预告
过刊浏览
F5000论文
肝胆学院
国外期刊导读
行业资讯
视频课堂
指南共识
所有指南
国内指南
国外指南
指南翻译
指南解读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5年 第4期
本期封面
本期目录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的现状和将来
骆抗先
,
章廉
1995, 11(4): .
摘要
(
1926
)
PDF (214KB)
(
70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的现状和将来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骆抗先,章廉一、1994年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小结经过广泛的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对照治疗试验,α干扰素(IFN-α)已获得一些结果,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可能获得的疗效:IFN-α3~5百万单位(MU)3次...
肝基因治疗的现况和前景
周岳进
1995, 11(4): .
摘要
(
1844
)
PDF (310KB)
(
69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肝基因治疗的现况和前景温州解放军一一八医院周岳进综述南京军区上海临床肝病研究中心陈成伟审校1992年Wilson氏首次将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基因导入一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肝细胞内,这一个临床试验成了肝基因治疗的里程碑[1]。人体基因治疗是将基...
门脉高压症的放射介入治疗
江学良
1995, 11(4): .
摘要
(
1885
)
PDF (159KB)
(
76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门脉高压症的放射介入治疗济南军区总医院消化科江学良本文就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三种主要放射介人方法的临床价值、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和应用前景作一概述。一、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
田琦琦
,
骆抗先
1995, 11(4): .
摘要
(
1984
)
PDF (236KB)
(
76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石家庄二六○医院田琦琦广州南方医院骆抗先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从无症状携带、慢性肝炎到急性自限性肝炎或暴发性肝炎等各种临床表现,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然而是什么因素决定了HBV感染的不同临床...
国内丁型肝炎流行概况
赵国瑞
,
黄宪希
,
赵大同
1995, 11(4): .
摘要
(
1777
)
PDF (145KB)
(
80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就全国各地报告的丁型肝炎从血清学标志和乙肝肝组织活检资料方面对各地HDV感染情况、HBV标志阴性中检出HDV标志阳性以及在各型乙肝、肝硬化、肝癌和HBsAg携带者HDV感染的检出率进行了综合分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2年底,全国有6773例乙肝患者检测了血清HDV感染标志,阳性602例,各地检出率1.73~37.5%,平均为8.89%;检查乙肝肝组织中HDAg2797例,阳性者233例,各地检出率1.19~19.7%,平均为8.33%。在2769份血清HBV标志阳性肝病分类中,HBV标志阳性以慢活肝最高(22.60%),其他依次为慢重肝(19.42%)、肝硬化(16.82%)、肝癌(1...
胆囊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
马雪平
1995, 11(4): .
摘要
(
1777
)
PDF (171KB)
(
82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胆囊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外科马雪平综述韩天权张圣道审校胆囊是由粘膜、平滑肌、纤维组织和外层浆膜构成的囊状器官。它有贮存和浓缩胆汁功能,粘膜上皮能吸收胆汁某些成分、也能分泌多种物质到胆汁。胆囊排出胆汁入小肠、也协助肠内多种物...
慢性肝病者肝组织HBV抗原表达、临床病理与血清HBVDNA的关系
任宏宇
,
李淋
,
石淑仙
,
孙毅
,
郝连杰
1995, 11(4): .
摘要
(
1863
)
PDF (246KB)
(
82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利用敏感的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免疫病理方法,我们对124例慢性肝病者的血清HBVDNA、肝组织HBcAg和HBsAg分别进行了检测。在109例慢性肝炎者中,其血清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58.6%、慢性迁延性肝炎(CPH)44.5%、肝炎后肝硬化(Cir)53.3%;肝组织HBcAg(+)的检出率为:CAH34.3%、CPH5.5%、Cir13.3%。本文还观察到肝内HBcAg阳性者和HBsAg、HBcAg均阳性者的血清HBVDNA检出率分别是100%和89.4%(P<0.01)。因此,我们认为CAH患者具有HBVDNA复制活跃且肝内HBcAg表达量大的特点...
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1活性及其抑制因子观察
文启明
,
王心禾
1995, 11(4): .
摘要
(
2028
)
PDF (221KB)
(
74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用胸腺细胞增殖法检测87例各种临床类型乙肝患者白细胞介素-1(IL-1)活性,结果显示各型乙肝病人IL-1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增加检测标本稀释度或在IL-1诱生阶段加入消炎痛反见IL-1活性升高。提示乙肝患者IL-1活性下降并非其产生减少,而是与前列腺素类抑制物增多有关。
HBV感染后HBxAg及聚合酶抗体出现的意义
王真
,
黄大有
1995, 11(4): .
摘要
(
1850
)
PDF (223KB)
(
76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HBV感染后HBxAg及聚合酶抗体出现的意义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王真,黄大有近年,随着实验技术的提高,人们对乙肝病毒感染后血清中的标志物包括相应抗原、抗体及病毒本身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新的进展。对某些标志物在肝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分析四项参数的测定及其意义
王英杰
,
王宇明
,
李梦东
1995, 11(4): .
摘要
(
1894
)
PDF (134KB)
(
79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采用SysmexF-800型血细胞计数仪对50例肝炎后肝硬化(PHC)患者血小板分析四项参数进行检测,发现PHC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压积(PCT)均显著降低(P<0.01)。提示血小板分析四项参数的测定对PHC患者血小板功能及出凝血异常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对PHC患者PLT及MPV减少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原发性肝癌化疗辅助作用观察
叶红军
,
杨春荣
,
金珍婧
,
邵建
,
杨献军
,
吴恩余
,
赵孟宇
1995, 11(4): .
摘要
(
2519
)
PDF (192KB)
(
82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对2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病人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化疗(置泵组)和静脉化疗(静脉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作为辅助治疗。另将单纯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使用PHGF患者无血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改变等化疗副作用发生,置泵组平均生存期9个月,静脉组平均生存期6.5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期3.6个月。提示PHGF与化疗药物使用,可改善症状,减少化疗副作用,缩小肿瘤,延长生存期。PHGF还可促进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干扰素(IFN),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活性。
肝病患者血浆肝素、类肝素物质及AT-Ⅲ变化的研究及意义
刘贵健
,
张永宏
,
王宝恩
,
刘锦丽
1995, 11(4): .
摘要
(
2287
)
PDF (160KB)
(
81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通过TT(凝血酶时间),PCT(鱼精蛋白纠正试验),AT-Ⅲ(抗凝血酶Ⅲ)及肝素活性测定对103例肝病做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各类肝病时AT-Ⅲ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降低的程度与病情轻重不同的临床类型相关。除肝癌、急黄肝外,其它肝病的肝素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与肝脏的损伤程度基本平行。肝病时54.3%的病人血浆TT延长,且延长的百分率基本与肝脏损伤程度一致。大多数TT延长均能被硫酸鱼精蛋白纠正,TT与PCT的差值与肝素活性的相关系数r为0.547,示肝病时TT的延长主要是由增多的类肝素物质所致。但肝素TT的检测对预测肝病的出血倾向则无临床意义。
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观察
李嘉强
,
李卫
1995, 11(4): .
摘要
(
1765
)
PDF (152KB)
(
74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2例肝硬化及13例正常人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22例肝硬化患者血浆ET明显高于正常人(各为98.4±13.1pg/ml和46.5±8.2pg/ml,P<0.01);无腹水组血浆ET为139.0±20.6pg/ml,高于腹水组(P<0.01);腹水组无功能性肾衰时腹水组无功能性肾衰者血浆ET浓度,与伴有功能性肾衰组相比,两者无显著差别(P>0.05)。无显著差别(P>0.05)。提示血浆ET参与血管紧张度的维持,可能与肝硬化时腹水形成及功能性肾衰有一定关系。
探讨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前后腹腔镜检查之所见
张志琴
,
吴积炯
1995, 11(4): .
摘要
(
2045
)
PDF (152KB)
(
726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选择影象学与AFP疑诊为肝细胞癌进行腹腔镜检查,见肿块突出于肝表面,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的20例,在肝动脉造影后进行肝动脉栓塞术,两个月后再做腹腔镜检查,观察栓塞后癌肿的变化。见肿块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的有14例(70%),肿瘤变平或消失者5例(25%);活检见癌细胞坏死、蜕变之改变。就腹腔镜检查对诊断肝细胞癌之价值,特别就栓塞后之变化进行了探讨。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附202例分析)
杨大国
,
王林杰
,
肖野
1995, 11(4): .
摘要
(
1856
)
PDF (156KB)
(
75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调查了经肝穿活检病理诊断的慢性活动性肝炎202例中的肝纤维化的发生率,并对与肝纤维化有关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为85.1%,以轻、中度纤维化为多见,占肝纤维化的78.5%,肝硬变占21.5%;26~35岁年龄组、肝病病程在1年以上、乙肝病毒感染及复制指标阳性、肝组织存在桥形坏死等因素是发生肝纤维化的高危因素。
原发性肝癌病人手术前后血清γ-GT-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余春群
,
崔自介
1995, 11(4): .
摘要
(
2159
)
PDF (110KB)
(
67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癌51例及转移性肝癌5例,对所有肝癌病例行手术前后γ-GT-Ⅱ的检测。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中84.3%(43/51)病例术前γ-GT-Ⅱ(+),转移性肝癌组中40%(2/5)γ-GT-Ⅱ(+),2例术后复发性病例血清γ-GT-Ⅱ也呈(+)。提示γ-GT-Ⅱ在诊断肝癌和监测癌复发方面是一项有应用价值的指标。
蝮蛇抗栓酶对柏-查氏综合征患者血浆中前列环素、血栓素的影响
江学良
,
董兴成
,
崔慧斐
1995, 11(4): .
摘要
(
1931
)
PDF (143KB)
(
72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用放免法测定了16例柏-查氏综合征患者应用蝮蛇抗栓酶治疗前后血浆中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结果显示,治疗前TXA2含量及TXA2/PGI2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GI2含量改变不明显。治疗后PGI2含量明显增加,TXA2/PGI2比值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TXA2改变不明显。本研究对进一步阐明柏-查氏综合征发病机理、指导临床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脯氨酸肽酶活性测定与肝病相关性分析
焦玲
,
郭顺明
,
薛存强
,
沙玉禄
,
周冬水
1995, 11(4): .
摘要
(
1921
)
PDF (152KB)
(
72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报告采用比色法测定肝病患者血清脯氨酸肽酶(Prolidase,PL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肝病患者血清PLD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及非肝病组。血清PLD测定方法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对肝病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银染细胞印片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性
叶洪涛
,
侯巧燕
,
陈峰
,
李志尚
1995, 11(4): .
摘要
(
2085
)
PDF (234KB)
(
71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术中对97例肝脏标本作银染细胞印片诊断和术后石蜡切片诊断进行对比研究。其中正常肝12例,肝硬化32例,肝细胞癌(PHC)53例。银染细胞印片诊断PHC的准确性的94.3%,正常肝及肝硬化均为100%。对PHC的预测值为100%,正常肝和肝硬化分别为91.4%和100%。银染细胞印片诊断的3例假阴性为取材误差所致,均发生在PHC。结果表明,银染细胞印片是术中确定肝脏肿瘤性质和手术方案的一种较准确的方法。术中与快速冰冻切片同时进行可有协同诊断作用。
ELISA法检测血清HBcAg的意义及临床关系的研究
聂青和
,
张建民
,
张开瑞
,
彭京敏
,
陈宗金
,
易永静
1995, 11(4): .
摘要
(
2084
)
PDF (154KB)
(
766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报告用ELISA法检测631份乙肝患者血清中HBcAg,此法可避免放射免疫法探针的放射污染,不受放射性物质半衰期时间长短的影响,可随时检测临床血清标本。其结果不仅能反映患者体内HBV感染状况、HBV复制情况、ASC病情及有无传染性,还可以评估HBV感染后肝脏病变程度、预后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
肝细胞DNA刺激合成因子抗乙肝病毒的疗效观察
邓纯
,
苏先狮
1995, 11(4): .
摘要
(
1959
)
PDF (223KB)
(
69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采用肝细胞DNA刺激合成因子(HDSSF)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68例,取前后血清及对照组50例,用ELISA法检测观察HBVM阴转率,结果发现,治疗组HBsAg、HBeAg、抗HBcIgG、抗HBcIgM阴转率为23.5%、59.6%、33.7%、40%,对照组治疗后阴转率为12%、20.8%、11.9%、25%,各指标两组比较,P值均<0.01。笔者认为HDSSF既可促肝细胞DNA合成及调节免疫功能;又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而且又无特殊毒副作用,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肝病药物。
β2-mG,SIgA在肝病中的研究
刘俊驰
,
杜素君
1995, 11(4): .
摘要
(
1929
)
PDF (151KB)
(
70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β2-mG,SIgA在肝病中的研究四川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刘俊驰,杜素君β2-微球蛋白(mG)是细胞膜上完整的人体细胞分子不可缺少之一部分,淋巴组织是合成和释放β2-mG的主要场所,肝病时可大致反映淋巴细胞的激活状态[1]。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
氧自由基在肝硬化大鼠休克再灌注肝损伤中的作用
徐顺福
,
吕秀珍
,
赵志泉
,
陈图兴
,
孙宏训
1995, 11(4): .
摘要
(
2952
)
PDF (237KB)
(
82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直接测定肝硬化大鼠在休克再灌注时肝组织中氧自由基(oxygenfreeradicals,OFR)的变化,同时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并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休克后30分钟OFR即有明显增高,再灌注后15分钟进一步增高,肝硬化大鼠增高更为明显。MDA再灌注后显著增高,SOD肝硬化大鼠再灌注后才有显著下降,肝组织病理可见再灌注后正常鼠肝细胞浊肿明显,肝硬化大鼠肝细胞浊肿明显,并有点状坏死。实验结果表明,在肝硬化大鼠休克再灌注肝损坏中OFR可能起了重要作用,肝硬化肝组织较正常更容易受到损害。
真丝线段脾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附8例临床报告)
周雁
,
陈艳敏
,
龙毓灵
,
贺学贤
,
管有凤
1995, 11(4): .
摘要
(
3135
)
PDF (230KB)
(
77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本文报告用真丝线段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8例。栓塞主要于脾实质区红髓小动脉,结果所示短期内有明显的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上升,脾脏缩小,栓塞反应不重。认为是一种较安全、技术不复杂而有效的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方法,对机体侵袭性小,能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可代替单纯性脾切除。
西咪替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石世善
,
范积华
,
尤海章
,
林莉
1995, 11(4): .
摘要
(
3796
)
PDF (216KB)
(
95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服西咪替丁治疗,总疗程6个月。其中ALT复常率82.9%,HBsAg阴转率17.1%,HBeAg阴转率60%,明显优于同期对照(P<0.05)。揭示Cim能抑制HBV复制,从而使部分患者临床和肝功能均改善。
巨大肝脏、腹胀、消瘦
胡继让
,
陈自平
,
李士玉
,
王文奇
,
李敏
1995, 11(4): .
摘要
(
3291
)
PDF (148KB)
(
83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巨大肝脏、腹胀、消瘦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胡继让,陈自平山东省千佛山医院B超室李士玉,王文奇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实验室李敏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4岁,因肝脏肿大2年,加重伴消瘦及上腹胀闷1年而入院。2年前查体发现肝大,虽经保肝治疗,但肝脏逐渐增大,且...
全国丙型肝炎学术研讨会会议简讯
1995, 11(4): .
摘要
(
3089
)
PDF (154KB)
(
88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全国丙型肝炎学术研讨会会议简讯由国际肝病研究协作交流中心、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临床肝胆病杂志、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同济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白求恩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肝病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主办...
原发性旁路高胆红素血症──附一例报告
陈良
,
陈贻胜
,
潘秀珍
1995, 11(4): .
摘要
(
3766
)
PDF (117KB)
(
90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原发性旁路高胆红素血症──附一例报告福建省立医院陈良,陈贻胜,潘秀珍临床上原发性旁路高胆红素血症较罕见,国外文献共报道十余例,至今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本院收治的一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2岁,住院号329814,以"右上腹反复闷痛10个月,皮...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高级检索
本刊公告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5年征稿征订启事
2024-09-24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基金项目论文免费审理优先发表
2022-08-11
《临床肝胆病杂志》遴选“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的具体要求
2022-05-27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不法人员冒用本刊名义实施邮件诈骗的严正声明
2021-05-12
《临床肝胆病杂志》免费刊发国内肝胆胰诊疗指南及国外肝胆胰诊疗指南译文
2015-07-01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编委、审稿专家稿件免收审稿费
2011-05-27
《临床肝胆病杂志》诚聘审稿专家,欢迎加入!
2018-01-19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作者上传盲审稿的要求
2020-09-29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作者贡献声明和利益冲突声明的要求
2020-06-15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部分类型论文的收录要求
2023-08-11
国际数据库收录
荷兰《医学文摘(网络版)》(Embase)(2023—)
荷兰《文摘与引文索引》(Scopus)(2021—)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来源期刊(2011—)
瑞士《健康网络首创研究获取》(HINARI)来源期刊(1985—)
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Eh,EBSCOhost)来源期刊(2013—)
英国《欧洲学术出版中心数据库》(EuroPub)来源期刊(2024—)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来源期刊(2011—)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来源期刊(2018—)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来源期刊(2016—)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2011—)
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来源期刊(2013—)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注册期刊(2018—)
波兰《哥白尼索引》(ICI)来源期刊(2011—)
新媒体集群
官方账号
点击关注
媒体集群
健康号
壹生
搜狐号
百家号
Bilibili
西瓜视频
大风号
蔻享学术
开放获取
百度文库
百度学术
新浪爱问
博看网
健康界智库
COAJ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