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atology|Genomic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in multif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近50%的病例在初诊时即表现为肝内多发性肝细胞癌(multifocal HCC,mHCC),其预后较单病灶HCC更差,复发和转移率更高。从基因组克隆起源而言,mHCC的多个病灶可能源于多中心独立恶变(multicentric occurrence,MO)或肝内转移(intrahepatic metastasis,IM)。MO和IM型mHCC在起源、生物学行为、治疗选择和预后方面差异显著,早期准确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但极具挑战性。为了探索两种不同mHCC亚型在肿瘤克隆进化模式、病灶内部异质性以及肿瘤免疫微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并寻找能够帮助早期鉴别诊断的靶点,2024年12月12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张晓鲁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赵传宗等在 Hepatology上发表了题为“Genomic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in multif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论文,利用外显子组和单细胞转录组等手段解析了mHCC不同亚型的肿瘤异质性及肿瘤微环境(TME)异质性,绘制了mHCC的单细胞组学图谱,并表征了IM和MO中不同的肿瘤微环境。
本研究对mHCC患者的多个病变同时进行了外显子组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外显子组测序确定IM和MO的亚型分类,以识别多灶HCC的起源模式。与IM患者相比,MO患者表现出较好的预后。单细胞转录组结果显示,与MO亚型相比,IM 中的恶性细胞表现出了更高的肿瘤内异质性和干性以及更为活化的代谢相关程序。来源于IM 的多个病灶之间具有相似的TME,而在MO的多个病灶中则观察到了不同的TME。此外,相对于MO,IM中的CD20 + 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CD1C + Ⅱ型树突细胞相对缺失,IM中的T淋巴细胞表现出了更高的终末耗竭状态,同时伴随着增殖/耗竭T淋巴细胞丰度的升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高表达的CD20和CD1C均与多灶HCC患者的较好预后相关。同时,MMP9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IM和MO中富集,并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以及增殖/耗竭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还纳入了包含100多个病灶的mHCC样本,对其进行CD20和CD1C的检测,并与患者的预后信息相关联,进一步证实CD20和CD1C的表达含量可以作为鉴别两种mHCC亚型的标志物以及预后标志物。
这项研究首次建立了多灶HCC单细胞组学图谱,深度解析了IM和MO中基因组和TME的异质性,提示多灶HCC患者在进行不同或联合的免疫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TME的异质性。
张晓鲁.摘译自YANG YH,NING QQ,LI HG,et al. Genomic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heterogeneity in multif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Hepatology, 2024. DOI: 10.1097/HEP.0000000000001191.[Epub ahead of print]
(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 张晓鲁 报道)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0
- HTML全文浏览量: 27
- PDF下载量: 4
- 被引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