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宋军 倪璐佳 张涵玉 李兴肇

张莉, 胡鹏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器官移植[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4, 40(4): 665-671. DOI: 10.12449/JCH240404.
引用本文: 张莉, 胡鹏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器官移植[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4, 40(4): 665-671. DOI: 10.12449/JCH240404.
ZHANG L, HU P.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J]. J Clin Hepatol, 2024, 40(4):665-671. DOI: 10.12449/JCH240404.
Citation: ZHANG L, HU P.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J]. J Clin Hepatol, 2024, 40(4):665-671. DOI: 10.12449/JCH240404.

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DOI: 10.12449/JCH240719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宋军负责文章撰写,分析和解释数据;李兴肇负责文章设计,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指导撰写文章;倪璐佳、张涵玉负责采集数据,统计分析。
详细信息
    通信作者:

    李兴肇, lixz15@mails.jlu.edu.cn (ORCID: 0000-0002-9845-2026)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liver tumors: A Meta-analysis

More Information
  •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造影(CEU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研究根据PRISMA指南完成,PROSPERO注册号:CRD42023491288。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关于CEUS联合SWE诊断肝脏肿瘤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3年10月,经筛选共纳入12篇文献,包含1 328例患者。以QUADAS-2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 15.0软件计算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及异质性,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纳入病例中,包含病灶1 457个,其中恶性病灶764个,良性病灶693个,阳性率为52.44%,阴性率为47.56%,计算得到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94(95%CI:0.91~0.96)、0.92(95%CI:0.87~0.95)、12.00(95%CI:7.40~19.40)、0.06(95%CI:0.04~0.10)、191(95%CI:87~417),异质性检验结果为Q=54.78,df=11.00,P<0.001,I2=79.92%,95%CI:69.18%~90.66%,AUC为0.98。  结论  CEUS联合SWE技术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HCV是一种嗜肝单股正链RNA病毒,HCV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伴进行性肝损伤,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病和肝细胞癌(HCC)1。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5年全球有慢性HCV感染者7 100万,39.9万死于HC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HCC2。2019年全球有慢性HCV感染者5 800万,29万死于HC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HCC,2019年全球新发感染者约150万3。由于全球HCV感染人口的基数庞大,因此,HCV相关终末期肝病和HCC仍然是肝移植的主要适应证4

    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泛基因型时代的到来,无干扰素的泛基因型方案在已知主要基因型和主要基因亚型的HCV感染者中都能达到90%以上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5,包括器官移植后的HCV感染者6,因此,可以认为,HCV感染不再影响器官移植的可及性和器官移植的结果。尽管近年来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比例不断增加,但对移植器官的需求仍然远远超过供应,加上抗HCV阳性供体的可用性和数量不断增加7,越来越多的想法和研究数据考虑在HCV阴性受者中使用HCV病毒血症器官。本文将就HCV感染与器官移植进行综述。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到2030年消除作为公共卫生威胁的HCV感染1。尽管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仍有5 800万人患有慢性丙型肝炎,每年约有150万新感染病例,约有30万人死亡8。多个指南均推荐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首先考虑肝移植,特别是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18~20分患者。肝移植同样是HCC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失代偿、不适合手术切除及消融治疗的小肝癌患者4

    目前用于治疗慢性HCV感染的DAA对晚期肝硬化和肝移植后患者均有效。研究数据9表明,SVR显著降低进展性肝病、肝硬化失代偿、HCC、肝脏相关病死率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肝硬化患者实现SVR可改善MELD评分。

    在Chhatwal等10的一项建模研究中,使用来自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和SOLAR 1和SOLAR 2试验的综合数据,模拟了MELD评分在10~40分的患者在肝移植前和肝移植后使用DAA治疗HCV的长期预后。研究结果表明,如果MELD评分≤27分,在肝移植前治疗HCV可以增加预期寿命,但MELD评分较高的患者的预期寿命可能会降低。国际肝移植协会也发布了一份关于肝移植候选者HCV管理的共识声明11,表明Child-Turcotte-Pugh B级和/或MELD评分<20且没有难治性门静脉高压的HCV相关肝硬化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可以接受抗病毒治疗,而Child-Turcotte-Pugh C级和/或MELD评分>30的患者不应该接受抗病毒治疗。从肝移植计划和患者的角度来看,还有几个额外的因素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包括该地区预计的移植等待时间、HCV病毒血症供体的可获得性、活体供体的可获得性以及DAA治疗的可获得性。因此,指南推荐等待肝移植且MELD评分<18~20分肝硬化患者应在移植前尽快开始抗HCV治疗,并在移植前完成全部疗程。治疗后进一步评估获得SVR后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如果肝功能改善明显,患者甚至可能从移植等待名单中移除。等待肝移植且MELD评分≥18~20分患者应首先进行肝移植,移植后再进行抗HCV治疗,但是,如果等待时间超过6个月,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移植前进行抗HCV治疗4

    在等待肝移植的HCV相关HCC患者中,关于HCV治疗时机的决定也很复杂。Prenner等12研究了421例HCV肝硬化患者,其中33%有活动性HCC或HCC病史。HCC患者的SVR率仅为79%,而非HCC患者的SVR率为88%。在未达到SVR的29例HCC患者中,93%的患者在治疗时存在活动性肿瘤。无活性肿瘤患者或肿瘤切除/肝移植后患者的DAA治疗具有更好的SVR率。这些发现表明,DAA失败的主要预测因素是治疗时存在活动性HCC。国际肝移植学会关于HCV管理的共识声明表明13,HCC合并代偿性肝硬化或失代偿性肝硬化的HCV感染者,如果在3~6个月内不进行肝移植,患者应接受抗病毒治疗。只有那些HCV相关的HCC和失代偿性疾病患者预计在3~6个月内接受肝移植,才建议推迟DAA治疗。

    肝移植后,HCV的治愈可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14。对于肝移植后患者HCV再感染或复发,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与患者的全因死亡密切相关。移植后由于需要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HCV复发或再感染后可以明显加速肝纤维化,导致移植肝发生肝硬化甚至肝衰竭。因此,肝移植的患者一旦出现HCV RNA阳性,应及时抗病毒治疗。抗HCV治疗期间或之后需监测免疫抑制剂的血药浓度。多项研究15-17推荐,移植后HCV复发或者再感染,可选择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基因1、4、5、6型)或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泛基因型),治疗时无需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

    综上所述,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肝移植禁忌证或无法获得肝移植的情况下,应该接受抗HCV治疗,从而延长生存期。然而,为了优化肝移植候选者的预后,必须首先通过MELD评分衡量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考虑HCC的存在和分期。此外,在移植中心的预期等待时间,患者的既往治疗和获得DAA治疗,仍然是HCV治疗时机的重要决定因素。

    HCV感染者合并有慢性肾损伤(CKD)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群,8.5%的20~64岁及26.5%的超过65岁的HCV感染者合并有CKD。CKD患者的抗HCV阳性率也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并且HCV伴CKD的患者其他系统的疾病风险明显增加18

    在一项对接受肾移植患者移植后10年生存影响因素的研究19中发现,HCV感染是影响肾移植患者移植后10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慢性HCV感染与肾移植后10年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显著下降有关。然而,即使在DAA治疗之前的时代,对于慢性HCV感染者,移植比继续透析有明显的生存优势。Ingsathit等20进行的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与接受肾移植的慢性HCV感染者相比,继续透析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而在DAA治疗时代之后,多项在终末期肾病和肾移植后的HCV感染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多种DAA方案在这一类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有关肾移植后的临床试验和多个真实世界研究表明,使用几种DAA方案具有出色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一项Ⅱ期开放标签研究21中,114例基因型1或4型HCV感染的肾移植受者随机接受DAA治疗12周或24周,所有患者均达到SVR,治疗耐受性良好。在一项西班牙队列研究22中,103例肾移植受者在移植后接受DAA治疗,SVR达到98%。另外几项队列研究23-24报告了肾移植受者DAA治疗后的良好结果,其SVR与未接受移植人群相当。

    在胸部器官移植候选者中,HCV感染的患病率尚未得到研究。有关胸部器官移植病案报道和小样本病例研究中,DAA治疗的短期结果显示出抗病毒治疗的有益性。3例肺移植后患者采用索非布韦为基础的方案均达到SVR,具有良好的药物耐受性,无重大不良反应或免疫抑制药物剂量调整要求25。在一组12例慢性HCV感染的心脏移植受者中,DAA治疗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26。1例慢性HCV感染的终末期肺病患者接受双肺移植后,使用DAA治疗同样获得了HCV清除27。尽管数据有限,但DAA治疗在胸部器官移植受者中的治愈率,预计与一般人群及肝或肾移植患者相似,治愈率较高。

    与肝移植一样,一个重要的未解决的问题是HCV治疗在肾脏和其他非肝实体器官移植候选患者中的最佳时机。多个研究推荐,肾衰竭等待肾移植的患者应该尽早抗病毒治疗,因为移植后应用的免疫抑制剂可以加重、加快肝病进展。对于任何移植后接受DAA治疗的受者,必须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排斥风险。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是选择DAA方案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总的来说,免疫抑制剂和DAA之间几乎没有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肾移植后CKD 1~5期患者,可以选择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基因1、4、5、6型),或者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泛基因型),不需要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其他实质脏器移植后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同肾移植后患者。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器官捐献和移植的比例不断增加,但对器官的需求仍然远远超过供应。目前已经实施了多种战略来增加供体库:公共卫生宣传以增加器官捐赠,以及增加对高风险供体的利用。对于高危供体,在使用暴露于病毒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或HBV)的器官的同时进行预防性治疗以预防感染和/或突破性感染后的治疗,已有良好的先例;因此,人们对将这种策略应用于HCV的兴趣越来越大。经卫生当局批准并经受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HCV阳性器官移植给HCV病毒血症的抗HCV阳性受者是可能的。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抗HCV阳性供体移植已用于慢性HCV受体;然而,在DAA治疗之前,在抗HCV阴性受体中使用这些器官会导致HCV传播率高,并降低患者和移植物的存活率。在过去的十余年中,高效DAA的发展使得HCV的治疗安全且成功,减少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数量。DAA在所有基因型、移植受者和肾衰竭患者中的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加上抗HCV阳性供体的可用性不断增加,导致一些全球移植中心采用各种策略将HCV感染器官移植到非病毒感染受者中。鉴于死于药物过量的捐赠者通常较年轻,器官功能较好,这有可能显著提高移植率,并降低器官移植等待名单死亡率;然而,移植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器官会带来重大的实际挑战和伦理考虑。

    近期2项研究28-29对80例接受抗HCV阳性非病毒血症肝移植的HCV非病毒血症受体进行了前瞻性随访。移植后9例(11.5%)受者检测到HCV病毒血症,7例接受DAA治疗,其中6例患者在治疗12周获得SVR(SRV12)(未接受抗HCV治疗的2例患者在抗病毒治疗前死于非HCV感染相关原因,接受DAA治疗而未获得SVR12的1例患者在观察期结束时仅完成治疗)。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为在非病毒血症受体中使用HCV病毒血症肝脏奠定了基础。一项前瞻性研究30纳入10例接受了来自HCV病毒血症肝脏的非病毒血症受体,随后进行核酸检测,如果阳性则进行DAA治疗。与未经DAA预防的肾移植一样,100%的患者移植后可检测到HCV病毒血症。然而,短期结果非常好,在中位随访12.7个月时,SVR12为100%,患者和移植物存活率为100%。同样,另外2项前瞻性研究31-32共纳入了16例HCV非病毒血症肝移植受者,均接受了HCV病毒血症患者的肝移植,移植后94%的受者可检测到病毒血症。所有患者均接受DAA治疗,其中13/16达到SVR12(3例患者在文章发表时处于不同治疗阶段),患者和移植物存活率为100%,中位随访为8~11个月。同时,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研究33纳入了34例HCV血清阴性的肝移植受体接受了HCV血清阳性供者的移植(HCV病毒血症20例,非病毒血症14例)。6例接受了同期肝肾移植(SLK),4例接受了重复肝移植。没有接受非病毒血症移植的HCV受体发生了HCV病毒血症。所有接受HCV病毒血症移植的20例患者在肝移植后3天内确诊HCV病毒血症。DAA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7.5天。所有(20/20)患者完成治疗并达到SVR12。治疗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少。

    基于上述研究,笔者认为使用HCV血清阳性移植物对HCV血清阴性受体进行肝移植,抗病毒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良好。建议对患者和移植物的选择以及并发症进行仔细的持续评估,并及时开始抗病毒治疗。

    2017年的THINKER及随后THINKER-2开展的关于HCV病毒血症阴性的肾移植受者接受基因1型HCV病毒血症供者肾脏的前瞻性试验包括了20例肾移植患者34-35。所有患者移植后都有可检测到的HCV病毒血症,随后开始使用DAA治疗12周(n=17),如果存在NS5A耐药相关位点(RAS)(n=3),则开始使用DAA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16周。所有患者均获得SVR12,6个月时同种异体移植肾功能优于匹配对照组。随后的试验(EXPANDER)包括HCV基因1~3型和预防性治疗方案。患者在移植前接受DAA治疗12周,所有患者均达到SVR12,只有30%的患者在移植后出现可检测到的病毒血症。DAPPeR试验对移植前患者进行1次DAA治疗36,然后移植后继续1次或3次DAA治疗:17/50例(34%)患者在移植后14天出现可检测到的病毒血症,由于其中11例患者有自限的低水平病毒血症,因此只有6/50例(12%)患者需要治疗。在这6例患者中,5例达到SVR12,1例患者由于耐药在第2周需要增加RBV,2例患者复发并需要再次接受二线DAA治疗。第6例患者二线治疗失败并拒绝进一步治疗。最近的两项前瞻性研究37-38分别以10/10例(100%)和30/30例(100%)预防性使用DAA治疗4周和8周,达到SVR12。

    在一项纳入了77例接受HCV病毒血症器官(包括64个肾脏)的HCV非病毒血症受体的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32中,对受者进行移植后核酸检测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61/64例(95%)患者移植后出现HCV病毒血症,41例患者在研究结束时达到SVR,只有1例患者由于NS5A耐药相关位点而对初始治疗无反应。在中位随访8个月时,患者和移植物的存活率为98%。一篇综述对2015—2019年器官获取和移植网络登记的数据进行回顾39,对抗HCV阳性病毒血症患者(n=196)和非病毒血症患者(n=349)与抗HCV阴性非病毒血症供体进行比较,证实了这些前瞻性试验中所看到的极好的短期预后,包括6个月时更好的同种异体移植物功能,1年移植物存活率或急性细胞排斥(ACR)频率没有差异。

    全球第一项使用HCV病毒血症供体心脏的前瞻性研究40包括11例非病毒血症受体,9例(85%)患者在移植后出现可检测的HCV病毒血症,并在移植后中位33天开始使用DAA治疗,100%达到SVR12。随后的几个研究中心报告了其采用类似策略的经验3241。总共包括165例HCV非病毒血症受体,均接受了HCV病毒血症供体的心脏,随后进行核酸检测,如果阳性则接受各种DAA方案治疗。158/165例(96%)患者移植后伴有SVR12的HCV病毒血症(4例患者在完成治疗前无病毒血症死亡,37例患者在发表时处于不同的治疗阶段)。报道的1年生存率为91%~95%,有8%~20%的ACR,1.5%~10%的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0~43%的心脏移植血管病变。没有研究报告显著的HCV或DAA相关不良事件。同样,对2014—2018年的器官共享联合网络数据分析显示42-43,与非HCV病毒血症供者相比,HCV病毒血症供者在原发性移植失败、急性排斥反应、移植后透析需求或1年生存率方面没有差异。近期一项研究44对器官共享联合网络数据库评估的成人心脏移植名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使用HCV阳性供体异体移植物有助于优化供体使用,在不影响早期生存的情况下降低等待名单死亡率。持续评估对于确保使用HCV阳性供体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DONATE-HCV试验45包括8例HCV非病毒血症受体,患者均接受了HCV病毒血症供体的心脏,随后立即接受了4周的DAA治疗,而另一项单中心试验46包括20例HCV非病毒血症受体,患者在HCV病毒血症心脏移植前接受了1次DAA治疗,移植后接受8周DAA治疗。虽然100%的患者移植后可检测到HCV病毒血症,但27/28例(96%)患者获得SVR12(1例患者无病毒血症,但在结果发表时尚未达到SVR12),患者和移植物6个月生存率为100%。另一项试验47评估了极短的DAA疗程的效果,在移植前接受1次DAA治疗,移植后使用7天DAA治疗。该试验纳入30例HCV非病毒血症受体,接受了HCV病毒血症供体的器官移植,包括13个肺、10个肾脏、6个心脏和1个肾-胰腺。21/30例(67%)患者在移植后立即检测到HCV病毒血症,然而,所有患者在移植后12周未检测到病毒,这表明预防性剂量后使用泛基因型DAA治疗7天可能足以预防慢性HCV感染。

    在一项纳入了5例HCV非病毒血症受体且肺部病情迅速恶化并接受了HCV病毒血症供体的肺移植的研究48中,所有患者移植后均可检测到HCV病毒血症,并在DAA治疗12周后获得SVR。开始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8天,没有中断治疗及与HCV或DAA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一些预防性和缩短DAA疗程的研究旨在降低HCV高传播率。DONATE-HCV试验纳入36例HCV非病毒血症受体在接受HCV病毒血症供体的肺移植后进行4周DAA治疗45。34/36例(94%)移植后检测到病毒血症,28/28例在随访6个月时达到SVR。另一项单中心试验49包括16例HCV非病毒血症受体,在接受HCV病毒血症供体的肺移植后3天内开始接受8周DAA治疗。11/16例(69%)患者移植后可检测到病毒血症,100%达到SVR12。另一项单中心试验50比较了22例接受HCV病毒血症肺移植的HCV非病毒血症受体体外肺灌注加或不加紫外线照射的结果:分别为11/11例(100%)和9/11例(82%)患者在移植后可检测到病毒血症,其中18例患者在接受12周的DAA治疗后获得SVR。另外2例患者在完成治疗后8周和12周复发,其中1例患者表现为纤维化胆汁淤积性肝炎。最终,2例患者接受DAA联合RBV治疗后均达到SVR12。

    对于HCV核酸检测阳性的肾脏供者,一些试点试验使用了肾脏供者概况指数(KDPI)的截止值,该指数是一种衡量器官质量的指标,但在DAA时代,在其他KDPI指标上,HCV感染的供体肾脏与非HCV感染的供体肾脏相匹配,具有相似的结果。同样,对于肝移植,无论供者年龄如何,移植前肝活检纤维化分期≤2的供者肝脏都是可以接受的。目前尚不清楚其他临床因素是否会影响供体选择和受体结果,包括HCV感染持续时间、HCV病毒载量、HCV基因型和既往HCV治疗。

    一项成本效益分析51表明,推迟HCV治疗并接受HCV感染的肾脏比移植前HCV治疗并接受HCV非病毒感染的肾脏更可取,除非等待非病毒感染肾脏的额外等待时间<161天。对于失代偿性肝硬化和慢性HCV感染者,移植前或移植后治疗HCV的决定取决于肝功能障碍的程度,因为有些患者肝功能可能改善到足以不再需要肝移植。基于多项研究综合考虑,建议MELD<15分的患者在等待名单中接受HCV治疗(难治性腹水除外),MELD>25分的患者将HCV治疗推迟到移植后,以增加其移植机会。而MELD评分在15~25分的患者,需综合考虑整体器官库、预期等待时间、等待名单死亡率、临床改善的可能性和生活质量进行个案讨论52

    在预防慢性HCV感染方面,移植前预防性DAA治疗和移植后缩短的DAA疗程似乎与标准DAA疗程一样有效,并且可以提高成本效益,但这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障碍。考虑到移植后开始并给予12周或更长时间的DAA治疗方案几乎可获得100%的SVR12,以及在短期预防方案中不少患者需要使用二线DAA再治疗,有研究推荐等到患者在移植后转变为HCV病毒血症,并根据基因型和耐药性测试进行完整的12周疗程的治疗。

    考虑到HCV相关的肝脏疾病的显著发病率和病死率,肝移植仍然是HCV治疗的重中之重。既往认为HCV对非肝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患者和移植物生存都有负面的长期影响,随着DAA时代的到来,肝和非肝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可以安全有效地接受新的DAA方案治疗。这有望从根本上消除丙型肝炎移植后肝脏和非肝脏并发症的风险。

    利用抗HCV阳性的器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丢弃的器官和显著扩大可用的供体库,减少了移植等待名单的时间,增加等待名单上的患者获得移植的机会,特别是在等候名单时间长的地区将可能显著降低总体等候名单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DAA时代,这一应用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然而,目前有关这一应用的研究数据及受者的长期预后数据仍不足。因此,在移植前确定DAA治疗的能力、移植后药物相互作用,并确保患者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及移植成本是至关重要的。

  • 图  1  文献筛选流程

    Figure  1.  Flowchart summarizing study selection

    图  2  风险偏倚条目及适用性条形图

    Figure  2.  Risk of bias and applicability concerns graph

    图  3  风险偏倚条目及适用性总结图

    Figure  3.  Risk of bias and applicability concerns summary

    图  4  双变量箱式图

    Figure  4.  Bivariate boxplot

    图  5  灵敏度和特异度森林图

    Figure  5.  Forest plot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图  6  似然比森林图

    Figure  6.  Forest plot of likelihood ratio

    图  7  诊断比值比森林图

    Figure  7.  Forest plot of diagnostic odds ratio

    图  8  SROC曲线

    Figure  8.  SROC curve

    图  9  发表偏倚检测漏斗图

    Figure  9.  Funnel plot for publication bias

    图  10  Fagan图

    Figure  10.  Fagan nomogram

    表  1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

    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studies

    第一作者 发表年份 国家

    研究

    类型

    患者例数(男/女) 病灶个数 病灶个数(恶性/良性)

    灵敏度

    (%)

    特异度

    (%)

    金标准
    TP FP FN TN
    宋毅10 2015 中国 前瞻性 122(70/52) 52 4 5 61 122(57/65) 91.2 93.8 病理
    高莉11 2018 中国 前瞻性 80(52/28) 49 3 2 34 88(51/37) 96.1 91.9 病理
    王璐12 2021 中国 前瞻性 75(43/32) 75 1 3 50 129(78/51) 96.2 98 病理或随访
    张家玲13 2021 中国 前瞻性 135(83/52) 87 4 4 61 156(91/65) 95.6 93.8 病理或随访
    Ruan14 2023 中国 回顾性 165(111/54) 114 10 7 40 171(124/47) 94.2 80 病理
    潘茜15 2022 中国 回顾性 92(47/45) 48 4 4 36 92(52/40) 92.3 90 病理
    陈君耀16 2022 中国 前瞻性 200(115/85) 33 6 3 158 200(36/164) 91.7 96.3 病理
    吴秀琴17 2022 中国 回顾性 132(83/49) 47 19 3 63 132(50/82) 94 76.8 病理
    Urhuț18 2023 罗马尼亚 前瞻性 66(44/22) 45 1 16 10 72(61/11) 73.8 90.9 病理
    Hu19 2020 中国 前瞻性 136(75/61) 91 3 2 62 158(94/64) 97.8 95.4 病理或影像学
    曲美景20 2022 中国 前瞻性 79(比例未知) 42 1 1 38 82(43/39) 97.7 97.4 病理或影像学
    Wu21 2016 中国 前瞻性 46(25/21) 26 5 1 23 55(27/28) 96.3 82.1 病理或影像学

    注:TP,真阳性;FP,假阳性;FN,假阴性;TN,真阴性。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敏感性分析结果

    Table  2.   The result of sensitivity analysis

    第一作者 删除单项研究后异质性(%)
    宋毅10 82.57
    高莉11 81.07
    王璐12 80.47
    张家玲13 81.16
    Ruan14 80.72
    潘茜15 82.37
    陈君耀16 81.46
    吴秀琴17 81.29
    Urhuț18 0
    Hu19 78.69
    曲美景20 79.70
    Wu21 81.76
    下载: 导出CSV
  • [1] CHEN QS, SHANG WT, ZENG CT, et al. Theranostic imaging of liver cancer using targeted optical/MRI dual-modal probes[J]. Oncotarget, 2017, 8( 20): 32741- 32751. DOI: 10.18632/oncotarget.15642.
    [2] ALENEZI AO, KRISHNA S, MENDIRATTA-LALA M, et al. Imaging and management of liver cancer[J]. Semin Ultrasound CT MR, 2020, 41( 2): 122- 138. DOI: 10.1053/j.sult.2019.12.002.
    [3] HUANG ZR, LI L, HUANG H, et al. Value of multimodal data from clinical and sonographic parameters in predicting recurrenc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fter curative treatment[J]. Ultrasound Med Biol, 2023, 49( 8): 1789- 1797. DOI: 10.1016/j.ultrasmedbio.2023.04.001.
    [4] WILSON SR, GREENBAUM LD, GOLDBERG BB.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what is the evidence and what are the obstacles?[J]. Am J Roentgenol, 2009, 193( 1): 55- 60. DOI: 10.2214/AJR.09.2553.
    [5] ZHANG P, ZHOU P, TIAN SM, et al. Application of 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 for the evalu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 elasticity[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 2013, 12( 2): 165- 170. DOI: 10.1016/s1499-3872(13)60027-2.
    [6] MOHER D, LIBERATI A, TETZLAFF J, et al.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The PRISMA statement[J]. PLoS Med, 2009, 6( 7): e1000097.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0097.
    [7] WADE R, CORBETT M, EASTWOOD A. Quality assessment of comparative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Our experience using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QUADAS-2 tool[J]. Res Synth Methods, 2013, 4( 3): 280- 286. DOI: 10.1002/jrsm.1080.
    [8] LI WC, GAO G, LUN ZJ, et al.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heterogeneity in medical meta-analysis[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3CA 2018). Colombo, Sri Lanka. 2018.
    [9] GJERDEVIK M, HEUCH I. Improving the error rates of the Begg and Mazumdar test for publication bias in fixed effects meta-analysis[J]. BMC Med Res Methodol, 2014, 14: 109. DOI: 10.1186/1471-2288-14-109.
    [10] SONG Y. The clinical research of real-time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and contrast enhancmented ultrasonography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ocal liver lesions[D]. Zhengzhou: Zhengzhou University, 2015.

    宋毅.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D]. 郑州: 郑州大学, 2015.
    [11] GAO L, SHI HM, BAI CH. Diagnostic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elastography in benign and malignant liver tumors[J]. Chin Remedies Clin, 2018, 18( 7): 1124- 1125. DOI: 10.11655/zgywylc2018.07.020.

    高莉, 史红梅, 白彩花. 超声造影与弹性成像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 7): 1124- 1125. DOI: 10.11655/zgywylc2018.07.020.
    [12] WANG L, LU M, WU XB, et al. Value of multimodal ultrasonography in differentiating malignant focal liver lesions from benign ones[J]. J Cancer Contr Treat, 2021, 34( 6): 538- 543. DOI: 10.3969/j.issn.1674-0904.2021.06.009.

    王璐, 卢漫, 吴晓波, 等. 超声多模态成像鉴别肝脏局灶病变良恶性的价值[J].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1, 34( 6): 538- 543. DOI: 10.3969/j.issn.1674-0904.2021.06.009.
    [13] ZHANG JL. Clinical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tumors[D]. Bengbu: Bengbu Medical College, 2021.

    张家玲. 超声造影与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 蚌埠: 蚌埠医学院, 2021.
    [14] RUAN SM, HUANG H, CHENG MQ, et al. Shear-wave elastography combined with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lgorithm for noninva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J]. Radiol Med, 2023, 128( 1): 6- 15. DOI: 10.1007/s11547-022-01575-5.
    [15] PAN Q, WANG SD.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nodules in liver parenchym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iver cirrhosis[J]. J Clin Ultrasound Med, 2022, 24( 2): 119- 122. DOI: 10.3969/j.issn.1008-6978.2022.02.010.

    潘茜, 王斯达. 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肝硬化背景下肝实质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 24( 2): 119- 122. DOI: 10.3969/j.issn.1008-6978.2022.02.010.
    [16] CHEN JY, LI CY, GUAN HY. Application value of multi-modal ultrasound imaging in screening high risk population of liver cancer[J]. Chin Hepatol, 2022, 27( 3): 288- 291. DOI: 10.14000/j.cnki.issn.1008-1704.2022.03.027.

    陈君耀, 黎才洋, 官宏勇. 多模态超声成像技术在肝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综合运用策略研究[J]. 肝脏, 2022, 27( 3): 288- 291. DOI: 10.14000/j.cnki.issn.1008-1704.2022.03.027.
    [17] WU XQ, LING JR, LING J, et al. Application of multimodal ultrasound imaging technology in early screening of liver cancer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J]. China Med Equip, 2022, 19( 10): 83- 87. DOI: 10.3969/J.ISSN.1672-8270.2022.10.019.

    吴秀琴, 凌建容, 凌婧, 等. 多模态超声成像技术在中老年人群早期肝癌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 2022, 19( 10): 83- 87. DOI: 10.3969/J.ISSN.1672-8270.2022.10.019.
    [18] URHUȚ MC, SĂNDULESCU LD, CIOCÂLTEU A, et al. The clinical value of multimodal ultrasound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from other liver tumors in relation to histopathology[J]. Diagnostics, 2023, 13( 20): 3288. DOI: 10.3390/diagnostics13203288.
    [19] HU J, ZHOU ZY, RAN HL, et al. Diagnosis of liver tumors by multimodal ultrasound imaging[J]. Medicine(Baltimore), 2020, 99( 32): e21652. DOI: 10.1097/MD.0000000000021652.
    [20] QU MJ. Value of 4-D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shear-wave elast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focal liver lesions[D]. Dalian: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

    曲美景. 四维超声造影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D]. 大连: 大连医科大学, 2022.
    [21] WU JP, SHU R, ZHAO YZ, et al. Comparison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with 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focal liver lesions[J]. J Clin Ultrasound, 2016, 44( 6): 347- 353. DOI: 10.1002/jcu.22335.
    [22] YANG JD, HAINAUT P, GORES GJ, et al. A global view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ends, risk,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J].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16( 10): 589- 604. DOI: 10.1038/s41575-019-0186-y.
    [23] CHEN M, GAO N, REN XY, et al. Study on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in focal lesions of transplanted liver[J]. Clin J Med Offic, 2023, 51( 3): 279- 281. DOI: 10.16680/j.1671-3826.2023.03.16.

    陈梅, 高农, 任秀昀, 等. 超声造影对移植肝局灶性病变诊断价值研究[J]. 临床军医杂志, 2023, 51( 3): 279- 281. DOI: 10.16680/j.1671-3826.2023.03.16.
    [24] LIU FL. Comparison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and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ic tumors[J]. Guide China Med, 2020, 18( 18): 82- 83. DOI: 10.15912/j.cnki.gocm.2020.18.037.

    刘凤兰.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效果对比[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 18( 18): 82- 83. DOI: 10.15912/j.cnki.gocm.2020.18.037.
    [25] JOCIUS D, VAJAUSKAS D, SAMUILIS A, et al. Assessing liver fibrosis using 2D-SWE liver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and dynamic liver scintigraphy with 99mTc-mebrofenin: A comparative prospective single-center study[J]. Medicina(Kaunas), 2023, 59( 3): 479. DOI: 10.3390/medicina59030479.
    [26] ZHENG Z. Progres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J]. J Qiqihar Med Univ, 2023, 44( 12): 1166- 1170. DOI: 10.3969/j.issn.1002-1256.2023.12.014.

    郑直. 剪切波弹性成像临床应用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 44( 12): 1166- 1170. DOI: 10.3969/j.issn.1002-1256.2023.12.014.
    [27] LIU BR, DONG X, HUANG LP. Diagnostic efficacy 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in evaluating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ibrosis and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J]. J Clin Hepatol, 2018, 34( 11): 2329- 233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8.11.012.

    刘博儒, 董雪, 黄丽萍.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价值及影响因素[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 34( 11): 2329- 233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8.11.012.
  • 加载中
图(10)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1
  • HTML全文浏览量:  177
  • PDF下载量:  2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3-09-25
  • 录用日期:  2024-01-02
  • 出版日期:  2024-07-25
  • 分享
  •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