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首页
关于本刊
本刊简介
编委会
审稿专家
编辑部风采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投稿指南
本刊稿约
本刊规范
开放获取声明
出版伦理规范
稿件出版流程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
论文模板
在线期刊
网络首发
当期目录
下期预告
过刊浏览
F5000论文
肝胆学院
国外期刊导读
行业资讯
视频课堂
指南共识
全部指南
国内指南
国外指南
指南翻译
指南解读
Menu
所有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Doi
栏目
作者地址
基金
中图分类号
首页
关于本刊
本刊简介
编委会
审稿专家
编辑部风采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投稿指南
本刊稿约
本刊规范
开放获取声明
出版伦理规范
稿件出版流程
同行评议流程
网络首发
论文模板
在线期刊
网络首发
当期目录
下期预告
过刊浏览
F5000论文
肝胆学院
国外期刊导读
行业资讯
视频课堂
指南共识
所有指南
国内指南
国外指南
指南翻译
指南解读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6年 第6期
本期封面
本期目录
上一期
|
下一期
选择全部
显示方式:
分析与评估肝功能试验的若干问题
池肇春
2006, 22(6): 404-405.
摘要
(
1872
)
PDF (171KB)
(
76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1500余种功能,目前测定的肝功能试验方法已达700余种,然而现行的种种肝功能试验,只能反映肝功能的一个侧面,并不能反映肝功能改变的全貌,因此,如何选择试验方法并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全面的评估,一直是临床医师需要掌握的重要问题。
第57届美国肝病学会年会有关丙型肝炎治疗的纪要
罗生强
2006, 22(6): 406-409.
摘要
(
1918
)
PDF (346KB)
(
81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美国肝病学会2006年年会于10月27日至31日在波士顿召开。有关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方面内容丰富,下面就此内容作一介绍。1慢性丙肝的初次抗HCV治疗1.1难治性丙肝的初次治疗P.Kaiser等报道以复合型干扰素(CIFN)9μg/d +利巴韦林(RBV)(800~1200)mg/d初治基因1型(G1)高病毒载量慢丙肝108例,48周或72周。12周时,两组的早期病毒应答(EVR)分别为89%、92%,治疗结束时病毒应答(ETR):79%、81%,持续病毒应答(SVR)51%、68%(P<0.05)。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粘着斑激酶、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任桂芳
,
叶立红
,
黄燕
,
郑欢伟
,
何朝霞
,
王慰
,
郄兰霞
,
张晓岚
2006, 22(6): 410-412.
摘要
(
2238
)
PDF (251KB)
(
76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观察粘着斑激酶(FAK)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研究FAK与肝纤维化程度、肝组织炎症程度分级及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K、α-SMA的分布及表达。①FAK在对照组中无表达;随着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的加重,FAK阳性细胞明显增多,阳性程度(++)~(+++),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2、0.730、P<0.01。②α-SMA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症程度的加重,α-SMA阳性细胞亦明显增多,阳性程度(++)~(+++),与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内CD4+、CD8+和CD25+ T淋巴细胞的表达和研究
裴豪
,
印永祥
,
陆以农
,
陆忠华
,
钱金娟
,
杨小娟
,
季瑞云
,
曹立森
2006, 22(6): 412-414.
摘要
(
2168
)
PDF (272KB)
(
776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肝内免疫活性细胞与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关系。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54例CHB患者肝内CD25+T细胞以及部分患者肝内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并与9例正常肝组织进行比较。CD25+和CD8+T细胞在HBV感染组和非HBV感染组中的表达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和P<0.01),CD4+T细胞在HBV感染组的表达虽有增多的趋势,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HBV感染组CD25+T细胞表达与临床病理炎症分级和ALT的变化相关,随着炎症分级的加重和ALT的升高,其表达逐渐增强(P<0.05和P<0.01)。CD4+、CD8+T细胞表达与临床病理炎症分级和ALT...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分析
钱金娟
,
裴豪
,
曹立森
,
蒋祥虎
,
张波
,
陆忠华
,
季瑞云
2006, 22(6): 415-416.
摘要
(
2021
)
PDF (172KB)
(
74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28例CHB、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结果显示CHB临床各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HB中度、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升高显著(P<0.05或P<0.01)。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和对照组比较升高显著(P<0.01)。因此认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CHB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其在CHB发病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的了解CHB的发病机制,为CHB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王晓燕
,
耿大影
,
徐伟
,
王磊
2006, 22(6): 417-418.
摘要
(
2094
)
PDF (162KB)
(
72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的检出情况,观察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PBMC中HBVDNA的变化。常规分离65名HBV感染者和10名健康体检者的PBMC,裂解PBMC抽提总DNA,并进行HBVDNA的定量检测。其中7名HBV感染者进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HBVDNA阳性者其PBMC中HB- VDNA的检出率为90.2%(46/51),HBVDNA阴性者中检出率为7.1%(1/14)。7例HBVDNA阳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经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血清及PBMC中HBVDNA定量均逐渐降至检测水平以下,PBMC中HBVDNA的消失较血清无明显延迟(P>0.05)。HBV感...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MMP-2、TIMP-1与肝纤维化关系的研究
陈超丽
,
甄真
,
刘晓平
,
冯翠玲
,
张新元
2006, 22(6): 419-421.
摘要
(
2079
)
PDF (187KB)
(
74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为了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与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天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关系,对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活检,其中S110例,S224例,S312例,S414例。采用苦叶酸天狼猩红染色检测胶原面积百分比,单克隆抗体(Mc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MP-2、TIMP-1阳性细胞的方法进行病理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胶原面积百分比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正相关(r=0.885,P=0.000);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MMP-2与肝纤维化的分期无关(r=0.034,P= 0.896);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TIMP-1和肝纤维...
环氧合酶-2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邵建国
,
谢幸尔
,
姚建国
,
屈莉红
,
顾春燕
,
金燕
,
包蕾
2006, 22(6): 422-424.
摘要
(
1888
)
PDF (475KB)
(
71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研究环氧合酶(COX-2)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织中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进行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慢性肝炎33例,肝炎肝硬化17例组织中COX-2的蛋白表达。COX-2与慢性肝炎病情轻重有关,随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COX-2表达相应增加(P<0.05);COX-2在活动性肝硬化要显著高于静止性肝硬化,(P<0.05)。COX-2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了肝脏的炎症过程。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无直接的始动和促进作用。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占国清
,
郑三菊
,
邓文钦
,
朱琳
,
李金科
2006, 22(6): 425-426.
摘要
(
2046
)
PDF (147KB)
(
67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98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的综合治疗;治疗组6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HBV DNA水平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表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0%,对照组为52.8%,(P<0.01)。治疗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存活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降低(P<0.00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升高(P<0.001)、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得更明显(P<0.001)。拉米夫定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治疗安全...
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孙水林
,
郑晓君
,
刘朝霞
,
陈宏义
,
张俊
,
陈家鸰
,
罗杰
2006, 22(6): 427-428.
摘要
(
1996
)
PDF (135KB)
(
70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了解干扰素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30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5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采用仅干扰素(INFα)6MU隔日一次肌肉注射,疗程2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疗程完成时及之后24周,ALT、HBeAg、HBV-DNA、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疗程完成后24周,治疗组22人有效,有效率73.3%,高于对照组(x2=4.267,P<0.05);对照组26人有效,有效率50%。治疗组及对照组肝纤维化四项定量指标治疗前后下降明显(P<0.05)。6MU INFα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好,较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
胸腺肽α1联合苦参素胶囊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胡波
,
王亚玲
,
朱琳
,
李金科
,
李芳
,
江山
2006, 22(6): 429-431.
摘要
(
2363
)
PDF (187KB)
(
79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法。102例拉米夫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干扰素组和联合治疗组,三组病例常规给予甘利欣、能量合剂、维生素等护肝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各组间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D- NA和HBeAg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干扰素组(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扰素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HA、LN、PCⅢ与干扰素组间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
HCV不同功能区抗体与HCVRNA的关系探讨
丁贤
,
邵新华
,
周淑芬
2006, 22(6): 431-432.
摘要
(
2086
)
PDF (161KB)
(
76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HCV不同功能区抗体(抗-C、抗-NS3、抗-NS4及抗-NS5)与HCVRNA的关系。HCV不同功能区抗体测定采用ELISA法,用RT-PCR进行HCV RNA检测。结果显示55例抗HCV阳性血清中有7种抗体阳性组合。抗-NS3、抗-C、抗-NS5及抗-NS4在7种阳性组合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6.4%、89.1%、58.2%、56.4%。HCVRNA阳性血清中抗-NS3、抗-C、抗-NS5及抗NS4的检出率分别为96.2%,88.5%,57.7%,57.7%。HCV不同功能区抗体ELISA法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RT-PCR法基本一致。抗-NS3、抗-C在HCV的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抗...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糖尿病并发率调查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陈丽英
,
王江滨
2006, 22(6): 433-434.
摘要
(
2001
)
PDF (162KB)
(
71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Ⅱ型糖尿病发病的关系。随机选取13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硬化者36例)和2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硬化者92例),将其分为肝炎组和肝硬化组进行对照分析。此外还随机选取1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203例常规体检人群检测HCV感染状况。134例丙型肝炎患者合并Ⅱ型糖尿病者27例(20.15%),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8.86%;而且HCV感染病程越长、年龄越大者Ⅱ型糖尿病并发率越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的HCV感染者并发糖尿病的机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家族史者。HCV感染者Ⅱ型糖尿病并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慢性HBV感染者,其中合并肝硬化者并发率更高;Ⅱ型...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肝硬化患者血氨浓度的影响
潘诚
,
赵珊
,
郑翠玲
2006, 22(6): 435-436.
摘要
(
2071
)
PDF (167KB)
(
86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及根除性治疗Hp对血氨的影响。84例肝硬化高血氨患者,分为Hp阳性组51例,阴性组33例。两组都给予支链氨基酸、乳果糖、基础护肝治疗两周,治疗前后分别测空腹静脉血氨。随后将Hp阳性组随机分两组,A组26例,应用三联疗法治疗一周;B组25例,奥美拉唑治疗一周,治疗结束一个月后复查血氨。发现阳性组的血氨与阴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阳性组不同肝功能分级组血氨浓度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阴性组则否。Hp阴性组治疗前后血氨浓度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阳性组则无显著差异。根除Hp治疗后血氨明显下降(P<0.01),而用洛赛克治...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患者48例临床分析
闫涛
,
王慧芬
,
张波
2006, 22(6): 437-439.
摘要
(
2252
)
PDF (184KB)
(
76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观察肝衰竭期合并腹水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组)临床特征,及其与肝衰竭期乙型肝炎肝硬化(HBV组)合并腹水患者的异同点。分析48例PBC组和33例HBV组入院时(治疗前)临床症状及血常规、肝功能等化验指标的差异。两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均为腹胀、乏力、纳差、皮肤瘙痒,PBC组患者皮肤瘙痒、肝脏肿大比例明显高于乙型肝炎组(P<0.05)。对Child-Pugh计数分级法为C级的PBC组28例患者与HBV组26例患者的实验室指标进行t检验,PBC组患者ALT、AST、GLO、Tcho、TG、CHE、Bil、TBA、PA、ALP、GGT、WBC、PLT等水平均高于HBV组(P<0.05)。P...
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骨桥蛋白与MM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姜伟栋
,
印芳颖
,
张明威
,
关文曾
2006, 22(6): 439-441.
摘要
(
1968
)
PDF (250KB)
(
74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对原发性肝癌与正常肝脏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OPN和MMP-2蛋白的表达。42例肝癌组织中OPN及MMP-2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1.4%和66.7%,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并且两者在肝癌不同分期和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正常肝脏组织中均未见阳性表达。OPN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OPN与MMP-2可能在肝癌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磁共振扩散成像在诊断肝脏占位病变中的应用
高琦
,
赵绘萍
,
赵国库
2006, 22(6): 442-444.
摘要
(
2225
)
PDF (711KB)
(
105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量化分析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磁共振扩散成像(DWI)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规律。对69个常见肝脏占位性病变病灶(肝血管瘤、肝囊肿、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行磁共振扩散成像检查,计算病灶的ADC值。四种常见肝脏占位性病变病灶的ADC均值,肝血管瘤:(2.38±0.56)×10-3mm2/s肝囊肿:(2.47±0.71)×10-3mm2/s原发性肝癌:(1.23±0.14)×10-3mm2/s肝转移瘤:(1.44±0.46)×10-3mm2/s。综合量化分析病灶的ADC值的变化,能更准确的判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准确的结论。
拉米夫定在预防乙型肝炎携带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炎发生中作用
何义富
,
王风华
,
李宇红
,
林旭滨
,
姜文奇
2006, 22(6): 445-447.
摘要
(
2214
)
PDF (256KB)
(
69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慢性HBV携带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前预防应用拉米夫定在减少化疗后肝炎发生率以及严重程度方面的作用。40例患者化疗前及整个化疗期间口服拉米夫定,并持续用至化疗结束后至少8周以上;另外历史对照组116例患者未接受预防性拉米夫定口服。对二组患者肝炎发生率、严重性以及不良临床后果进行比较,对肝炎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预防应用拉米夫定能够明显减少肝炎的发生率及明显改善患者接受化疗后出现的不良临床后果;并显示激素的应用是肝炎发生的高危因素。对HBV携带的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应预防使用拉米夫定,尤其对于接受含激素的化疗方案的患者。
血清CHE、TBA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病理损害关系的研究
宋光平
,
林艳
2006, 22(6): 448-449.
摘要
(
2040
)
PDF (169KB)
(
843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对10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CHE、TBA水平变化与肝组织病理损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CHE与肝组织炎症分级的相关系数为-0.248(P<0.05),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一0.223(P
HBV感染者在不同感染期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及意义
杨丹红
,
郦卫星
,
吴炜
2006, 22(6): 450-451.
摘要
(
1921
)
PDF (126KB)
(
73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简称HBV)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急性感染者大多可清除病毒,慢性感染者反复发作,部分演变成重型化、肝硬化。血清HBV DNA的复制水平变化可以反映其病变活动及不同临床演变过程。本文收集了272份HBV感染者在不同感染期血清标本,检测HBV DNA含量,并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探讨不同感染状态下的HBV复制水平。
HBVDNA测定对乙肝五项中单项HBeAg阳性的鉴别价值
康云平
,
孙宝云
,
滕勇
2006, 22(6): 451-452.
摘要
(
1931
)
PDF (164KB)
(
78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对乙肝五项检测中出现的单项HBeAg阳性进行鉴别,以避免做出假阳性结果。对30例乙肝五项检测为“大三阳”(HBsAg、HBeAg、HBcAb三项阳性)标本及30例单项HBeAg阳性标本进行HBVDNA测定,比较两者HBVDNA的阳性率;同时筛选出HBVDNA阴性标本,并对HBVDNA阴性标本进行RF(类风湿因子)检测;随机选取30例RF阳性血清标本检测HBeAg。乙肝五项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HBVDNA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RF检测采用胶乳凝集实验。30例“大三阳”标本HBVDNA阳性28例,阳性率93.3%,30例单项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10例,...
四平地区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附376例临床资料分析
曹丽
2006, 22(6): 453-453.
摘要
(
1851
)
PDF (74KB)
(
71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376例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戊型肝炎376例,男287例,女89例,发病年龄6~77岁,平均年龄40.7岁,>60岁以上62例。其中急性黄疸型298例,急性无黄疸型28例,淤胆型42例,慢性重症8例。病原学检测重叠感染37例,其中乙型肝炎HBsAg、HBeAg阳性28例,抗-HCV阳性5例,抗HAVIgM阳性4例。以上诊断符合2000年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标准。排除胆石症、肿瘤及药物性肝炎等非病毒性肝病,并且排除输血史及儿童注
14例Mirizzi综合征的超声诊断分析
王彧
,
那辉
2006, 22(6): 454-454.
摘要
(
2000
)
PDF (54KB)
(
70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Mirizzi综合征是因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所致肝总管梗阻,合并胆管炎、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为胆囊结石的并发症之一,术前正确诊断至关重要。
CT灌注成像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中的应用
王景宇
,
王淑清
,
陈亮
,
冬冬
2006, 22(6): 455-457.
摘要
(
2427
)
PDF (319KB)
(
90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对原发性肝癌16例、肝血管瘤7例的CT灌注参数特征进行分析。肝癌组病灶中心BF、BV、HAP均明显高于病灶边缘,MTT较病灶边缘短,PS较病灶边缘略低;肝血管瘤病灶中心BF、BV、PS低于病灶边缘,MTT较病灶边缘长。病灶中心HAP与正常肝组织一致,边缘HAP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增高。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值变化对于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现状
郭新珍
,
王宝恩
2006, 22(6): 458-461.
摘要
(
2006
)
PDF (367KB)
(
771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感染乙肝病毒后的转归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从免疫学的观点看,治疗乙肝的关键是恢复慢性HBV感染患者体内有效的T细胞反应。已有研究证实机体免疫系统可以通过非细胞破坏性机制清除cccDNA,故乙肝的免疫调节治疗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瘦素与肝星状细胞
白平平
,
朴云峰
2006, 22(6): 461-463.
摘要
(
1919
)
PDF (201KB)
(
85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瘦素(Ieptin)是新近发现的肥胖基因编码产物,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发挥生物学效应。已知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的主要细胞来源,近年来研究发现瘦素与肝纤维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瘦素与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做一简单综述。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CD4+、CD8+ T细胞及CD4+/CD8+水平的变化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王彩生
,
杜普
,
王文礼
2006, 22(6): 464-465.
摘要
(
2375
)
PDF (178KB)
(
77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发生机理相当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尤其是T淋巴细胞亚群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CHB患者细胞免疫状态可影响干扰素的疗效。本文就CHB患者血清CD4+、CD8+ T细胞及CD4+/CD8+水平的变化与干扰素的疗效做一综述。
KLF6与早期肝纤维化
周霞
,
徐可树
2006, 22(6): 466-467.
摘要
(
3042
)
PDF (132KB)
(
807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Kruppel样因子6(KLF6)是一种核转录调控因子,也称Zf 9(zinc finger factor 9)或CPBP(core pro- moter-binding protein),可以特异性结合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C盒、CACCC盒等核心元件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在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中,可见KLF6的表达,KLF6可通过调节TGFβ1及Ⅰ型TGFβ、Ⅱ型TGFβ受体、尿激酶型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α1(1)型胶原的表达,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发挥其作用,现就KLF6与早期肝纤维化的关系综述如下。
肠道细菌易位与肝病高动力循环的研究进展
赵海潇
,
金瑞
,
赵海文
2006, 22(6): 468-470.
摘要
(
3044
)
PDF (226KB)
(
895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研究表明:异常血管紧张继发的高动力循环在肝硬化发展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另外,肝硬化患者常伴有内毒素水平的升高,且内毒素的升高程度与肝病的失代偿程度相平行。最初Vallance(1991)提出:来自肠源性细菌易位的内毒素引起舒血管物质生成增加,这可能是肝硬化患者发生体循环血管舒张和相关临床表现的重要因素,此后许多学者证明了这一观点。此外,高动力循环及门体分流加重了细菌易位,两者互为因果使原有病情恶化。本文就肠道细菌易位及以高动力循环为特征表现的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及作用机制作一阐述。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
张清德
,
侯东锋
,
蔡中起
2006, 22(6): 471-472.
摘要
(
3078
)
PDF (200KB)
(
1018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肝硬化患者可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其主要表现为腹水和水肿。晚期肝硬化和严重的尿钠潴留可进展为难治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RA)。RA是指对肝硬化腹水利尿剂无治疗反应或因利尿剂的严重副作用而妨碍了它的应用者。近20年来,无论在RA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上世纪80年代重新受到青睐的腹腔穿刺放腹水加输注白蛋白的治疗方法堪称RA治疗的里程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 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s,TIPS)治疗RA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也已得到确认。本文对肝硬化并发RA的病理生...
干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邓永东
,
安方梅
,
陈红
2006, 22(6): 473-475.
摘要
(
3035
)
PDF (284KB)
(
1074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年代,21世纪却是细胞治疗的年代”,干细胞的出现验证了这观点。干细胞是目前细胞工程研究最活跃的领域,随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这项技术将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引发医学领域的重大变革,它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干细胞(stem cells)是指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第22卷总目录
2006, 22(6): 476-480.
摘要
(
3057
)
PDF (356KB)
(
939
)
施引文献
(
)
摘要:
书讯
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
2006, 22(6): 470-470.
摘要
(
3202
)
PDF (62KB)
(
1242
)
施引文献
(
)
摘要:
<正>本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三版)新版150万字,其中新改写占64.3%;图378幅,其中新增126幅,轻涂纸精印,随正文编排。新增写5章,包括:①病毒复制:模板·动态·致病性;②自然性免疫·适应性免疫;③肝脏·肝细胞及其再生;④肝影像学;⑤免疫虚损病例中的HBV感染。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高级检索
本刊公告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5年征稿征订启事
2024-09-24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基金项目论文免费审理优先发表
2022-08-11
《临床肝胆病杂志》遴选“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的具体要求
2022-05-27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不法人员冒用本刊名义实施邮件诈骗的严正声明
2021-05-12
《临床肝胆病杂志》免费刊发国内肝胆胰诊疗指南及国外肝胆胰诊疗指南译文
2015-07-01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编委、审稿专家稿件免收审稿费
2011-05-27
《临床肝胆病杂志》诚聘审稿专家,欢迎加入!
2018-01-19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作者上传盲审稿的要求
2020-09-29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作者贡献声明和利益冲突声明的要求
2020-06-15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部分类型论文的收录要求
2023-08-11
国际数据库收录
荷兰《医学文摘(网络版)》(Embase)(2023—)
荷兰《文摘与引文索引》(Scopus)(2021—)
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来源期刊(2011—)
瑞士《健康网络首创研究获取》(HINARI)来源期刊(1985—)
美国《艾博思科数据库》(Eh,EBSCOhost)来源期刊(2013—)
英国《欧洲学术出版中心数据库》(EuroPub)来源期刊(2024—)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来源期刊(2011—)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中国)》(JSTChina)来源期刊(2018—)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来源期刊(2016—)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2011—)
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来源期刊(2013—)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注册期刊(2018—)
波兰《哥白尼索引》(ICI)来源期刊(2011—)
新媒体集群
官方账号
点击关注
媒体集群
健康号
壹生
搜狐号
百家号
Bilibili
西瓜视频
大风号
蔻享学术
开放获取
百度文库
百度学术
新浪爱问
博看网
健康界智库
COAJ
×
Close
导出文件
文件类别
RIS(可直接使用Endnote编辑器进行编辑)
Bib(可直接使用Latex编辑器进行编辑)
Txt
引用内容
引文——仅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
引文和摘要——导出文章的Citation信息和文章摘要信息
×
Close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