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的临床特点。回顾性分析 131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情况。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发热、腹压痛及反跳痛。致病菌大多数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呈不典型表现 ,诊断应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对符合SBP诊断标准者选择头孢三代抗菌素治疗 ,选用诺氟沙星预防和治疗内毒素血症
-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是西方国家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影响超过30%的美国成年人。多达1/3的MASLD患者会出现进行性脂肪性肝炎和纤维化,这可能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和死亡。然而,缺乏有效安全逆转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的批准药物。阿司匹林可能是治疗MASLD并预防其进展为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一种有前途的低成本策略。
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麻省总医院的Simon等进行了一项为期6个月、第二阶段、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参与者年龄18~70岁,确诊为MASLD但未发生肝硬化。注册时间从2019年8月20日—2022年7月19日,最终随访日期为2023年2月23日。参与者被随机分配(1∶1)接受每日1次的阿司匹林81 mg( n=40)或相同安慰剂片( n=40)治疗6个月。
80例参与者平均年龄48岁,44例(55%)为女性;肝脏平均脂肪含量为35%(中度脂肪肝),71例(89%)完成了6个月的随访。通过MRS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的平均绝对变化,阿司匹林组为-6.6%,安慰剂组为3.6%(差值:-10.2%, P=0.009)。与安慰剂相比,阿司匹林治疗显著减少了相对肝脏脂肪含量(-8.8% vs 30.0%, P=0.007),增加了肝脏脂肪减少至少30%的患者比例(42.5% vs 12.5%, P=0.006),减少了绝对肝脏脂肪含量(-2.7% vs 0.9%, P=0.004)和相对肝脏脂肪含量(-11.7% vs 15.7%, P=0.003)(通过MRI-PDFF测定)。每组均有13例参与者(32.5%)经历了不良事件,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每组10.0%)或关节痛(阿司匹林组5.0% vs 安慰剂组7.5%)。阿司匹林组1例参与者(2.5%)经历了与药物相关的胃灼热。
在这项针对MASLD患者的初步随机临床试验中,与安慰剂相比,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6个月显著减少了肝脏脂肪含量。为了验证上述结果,需要在更大的样本量中进一步研究。
摘译自SIMON TG, WILECHANSKY RM, STOYANOVA S, et al. Aspirin for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without cirrhosi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JAMA, 2024, 331(11): 920-929. DOI: 10.1001/jama.2024.1215.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病中心肝病科 韩潘十力 高沿航 报道) -
[1]HofesJC .Spontaneousbacteriaperitonitis:preventionandtherapy[J].Hepatology, 1990, 12∶776~781. [2] 王慧芬.肝脏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199. [3]姚希贤, 刘宏群, 姜慧卿, 等.136例肝硬化腹水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 1990, 10, (1) ∶61. [4]李娟, 郭雁宾, 牛爱秋, 等.慢性肝病合并腹腔感染40例临床及药敏试验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2, 18 (5) ∶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