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应用

李增烈

王春莹, 刘俊, 林镯, 陆小蒟, 阳韬, 陈永平. 膜联蛋白Ⅰ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 27(6): 628-631.
引用本文: 王春莹, 刘俊, 林镯, 陆小蒟, 阳韬, 陈永平. 膜联蛋白Ⅰ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1, 27(6): 628-631.
Wang ChunYing, Liu Jun, Lin Zhuo, Lu XiaoJu, Yang Tao, Chen YongPing. Study on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Annexin Ⅰ in liver tissues of rats with hepatic fibrosis[J]. J Clin Hepatol, 2011, 27(6): 628-631.
Citation: Wang ChunYing, Liu Jun, Lin Zhuo, Lu XiaoJu, Yang Tao, Chen YongPing. Study on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Annexin Ⅰ in liver tissues of rats with hepatic fibrosis[J]. J Clin Hepatol, 2011, 27(6): 628-631.

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应用

  • 摘要: <正> 1966年Bircher等首先报告使用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经验,以后相继有许多报告证实了其疗效,因而在美国、欧洲及日本应用甚广。1985年,我国由陕西省西安第四药厂试制成功了国产的乳果糖。作用机制乳果糖是人工合成的含酮双糖,其结构为4-O-B-D 吡喃半乳糖-D-果糖。乳果糖经口服进入肠道后,在肠道乳酸菌属与类链球菌作用下,水解为乳酸、乙酸及少量甲酸;从定量观点看,1分子乳果糖可生成4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570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 PDF下载量:  83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出版日期:  1986-04-20
  • 分享
  •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