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缺血性肝炎的生化和病理特点分析

赵琦 刘莉 冯红霞 赵华 李振方 席婷 王瑞春 徐昌青

引用本文:
Citation:

缺血性肝炎的生化和病理特点分析

基金项目: 

聊城市卫生局资助项目(2010LC06); 

详细信息
  • 中图分类号: R575.1

The analysis of biochem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schemic hepatitis

Research funding: 

 

  • 摘要: 目的探讨缺血性肝炎的生化和病理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缺血性肝炎,并对9例缺血性肝炎患者行肝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缺血性肝炎患者ALT、AST、LDH明显升高,TBil、γ-GT、AKP多在正常范围内。随着肝脏缺血时间延长各项指标呈升高趋势,肝缺血时间612 h及>12 h患者明显高于<6 h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住院时间延长各项指标与入院当时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脏源性缺血性肝炎与失血性低血容量性缺血性肝炎患者相比,LDH水平明显升高。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生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性肝炎患者肝组织变化轻微,多为肝小叶中央轻-中度间质炎症。患者多死于原发病而非缺血性肝炎。结论缺血性肝炎患者生化变化明显,而组织变化轻微,显示出二者的不一致性。组织学的变化特点以及缺血性肝炎病因恰能更好的解释生化变化及其预后特点。从病理上,缺血性肝炎患者预后取决于原发病而非休克肝;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肝脏微循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1]李振方,赵琦,李红,等.缺血性肝炎36例的临床表现[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6):372-373.
    [2]Gitlin N,Serio KM.Ischemic hepatitis:widening horizons[J].Am J Gastroenterol,1992,87(7):831-836.
    [3]徐昌青,陈自平,李振方,等.缺血性肝炎的临床病例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8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212
  • HTML全文浏览量:  39
  • PDF下载量:  908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出版日期:  2011-02-20
  • 分享
  •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