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6年 第5期

显示方式:
社评
关于加快根治丙型肝炎药物审评注册及降低价格的建议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杂志, 《肝脏》杂志
2016, 32(5): 825-825.
摘要:

<正>丙型肝炎是一种1989年才被发现的血源性传染病,迄今全世界均未研制出丙型肝炎疫苗,目前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加强输血及血制品管理、大力推广安全注射。据相关调查和估算,我国约有600万~1000万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需治疗者可能为200万~300万人。如果不经治疗,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后20年内,15%~30%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每年约

述评
联合动脉切除在胰腺癌手术中的价值
蒋奎荣, 胡浩, 苗毅
2016, 32(5): 826-82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01
摘要:

局部晚期胰腺癌常侵犯周围血管,目前对于静脉受累行联合静脉切除的胰腺切除术已成为国际共识,但对于动脉受累行联合动脉切除的胰腺切除术尚存争议。主要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及本中心相关经验,探讨联合动脉切除在胰腺癌手术中的价值,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防治指南
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
2016, 32(5): 835-84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03
摘要:

<正>中草药相关肝损伤(herb-induced liver injury,HILI)是指由中药、天然药物及其相关制剂引发的肝损伤。近年来,随着中草药在全球的广泛应用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HILI报道呈升高趋势,中草药相关因素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越来越受到关注[1]。影响HILI发生的因素复杂多样,有药物方面因素,也有药物应用不

甘草酸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甘草酸制剂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
2016, 32(5): 844-85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04
摘要:

<正>甘草酸制剂是当前肝病领域中用于抗炎保肝治疗的一线药物之一。追溯其历史,甘草酸制剂在20世纪40年代即应用于肝病的治疗,70年代开始有明确的科学性研究论述[1]。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甘草酸单铵、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甘草酸二铵脂质体及异甘草酸镁等多种形式的产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甘草酸制剂在各类肝病中的临床应用已积累了较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多部肝病相关指南也对甘

2016年美国预防医学会关于HCV感染的立场声明
饶慧瑛, 魏来
2016, 32(5): 853-85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05
摘要:

<正>全球估计有1.85亿人感染HCV,慢性HC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病因。2012年,美国报道约1778例急性HCV感染,比2010年增长了75%。如果再加上无症状以及漏报的感染,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估计2012年有21 870例新发HCV感染。美国360万人HCV抗体阳性,大约有270万人存在慢性感染,而且

《2015年日本胃肠病学会慢性胰腺炎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摘译
李晓青
2016, 32(5): 857-85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06
摘要:

<正>日本第1版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临床实践指南在2009年提出,主要基于2001年日本胰腺协会慢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标准。2015年参考CP早期病变的诊断重新修订了CP临床实践指南;此外,引入了高滴度脂肪酶制剂及伴有疼痛患者低脂要素饮食。指南中还包括了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新型抗糖尿病药

专家论坛
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
张家利, 葛春林
2016, 32(5): 860-86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07
摘要: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然而各种类型之间的鉴别诊断仍比较困难。对于胰腺囊性肿瘤的处理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大小、在胰腺所处的位置、患者意愿等综合考虑,做到个体化治疗。虽然胰腺囊性肿瘤的手术病死率很低,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必须严格制订治疗方案。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刘旭, 郭晓钟
2016, 32(5): 864-86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08
摘要: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目前临床早期诊断困难。回顾了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恶性分子生物学特征的变化及机制,从中分析可能用于胰腺癌临床诊断的靶点。归纳了胰腺癌的临床表现、高危因素、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及新设备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提出了合理联合应用血清学、影像学检查方法,研究、探寻新的肿瘤标志物均是目前提高临床胰腺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方法。
胰腺吻合新理念与新技术
冯业晨, 王敏, 秦仁义
2016, 32(5): 867-86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09
摘要: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存在许多争议,其术中消化道重建,特别是胰腺的吻合方式一直以来是其难点之一。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各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即根据胰管大小和胰腺质地对胰腺进行分类,以此提出新的"个体化"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进一步的指导外科医生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以减少胰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保留脾脏的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临床体会
王广义, 蒋超
2016, 32(5): 870-87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0
摘要:

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缺乏特殊器械,以及胰腺解剖位置及结构功能的特殊性等因素,腹腔镜胰腺外科发展缓慢,仅仅用于诊断。但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创新,外科医生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增长及技术的提高,对于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安全有效,为避免脾脏切除后的相关并发症,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更可取,而保留脾脏的方法主要有Kimura法和Warshaw法,Kimura法技术难度较大、风险高、但能保全脾功能、并发症少;Warshaw法适应证较窄,出血风险小、手术时间短,但并发症发生率高,难以保全脾功能。总之,保脾首选Kimura法,以Warshaw法作为补充。

论著_胰腺疾病
老年Ⅳ期胰腺癌高剂量少分次放疗的效果观察
任刚, 王颖杰, 邸玉鹏, 常冬姝, 康晓黎, 朱夫海, 吴伟章, 刘纤, 夏廷毅
2016, 32(5): 873-87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1
摘要:

目的评估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老年Ⅳ期胰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5年5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肿瘤放疗科就诊的胰腺癌伴远处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螺旋断层放疗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治疗。通过随访获取疗效及毒副反应,依据NCI-CTCAE 4.02标准行不良反应评价。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共33例65岁以上患者接受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放疗,30例获得随访,获访率91.0%,其中位生存时间9个月,1年生存率为24.0%,疼痛缓解率80.0%(20/25)。17例患者可评价胰腺病灶治疗效果,其中部分缓解4例(23.5%),稳定12例(70.6%),进展1例(5.9%)。毒副反应中血液学反应3级占6.7%(2/30),无2级以上消化道反应。结论采用高剂量少分次模式治疗老年Ⅳ期胰腺癌,副反应可接受,可缓解患者癌痛,有延长生存时间的趋势。

Axin2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涛, 陈国栋, 贺更生, 贺军
2016, 32(5): 876-87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2
摘要:

目的探讨Axin2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不同侵袭能力的胰腺癌细胞株(PANC-1、Mia Pa Ca-2、Bx PC-3)和永生化正常胰腺细胞(H6C7)中Axin2表达情况;过表达Axin2质粒瞬时转染低表达的PANC-1细胞株,采用MTT法、Transwell法及划痕实验分别检测转染过表达Axin2后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变化。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Axin2在PANC-1、Bx PC-3、Mia PaCa-2及H6C7细胞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0.01、0.42±0.05、0.24±0.011和1.00±0.00,其中PANC-1细胞中表达水平最低,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过表达Axin2载体转染PANC-1细胞后,过表达组细胞中Axin2相对表达量与空白、阴性对照组相比,其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未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的PA...

胰腺癌Capan-2细胞与树突状细胞融合诱导特异性抗癌免疫应答的体外研究
陈江, 许文达, 李宏宇, 赵家钧, 郭晓钟
2016, 32(5): 880-88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3
摘要:

目的观察人胰腺癌Capan-2细胞与树突状细胞(DC)融合后诱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5年3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科就诊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2+胰腺癌患者6例,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并培养DC。所获DC分为3组:(1)使用聚乙二醇-二甲基亚砜诱导法,将DC与Capan-2细胞融合以负载肿瘤抗原;(2)DC与Capan-2细胞共培养;(3)单独DC培养。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E-MUC4/FITC-CD86抗体双标细胞评估融合率;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各组DC的存活率变化。使用干扰素(IFN)γ酶联免疫法检测DC诱导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化反应。采用51Cr标准细胞毒实验检测DC诱导的抗原特异性CTL对体外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DC与Capan-2融合细胞同时表达DC表型(CD86)和MUC4分子,CD86与MUC4双阳性表达率为(38.30±7.30)%,明显高于共培养组(7.21±1.06)%;融合细胞组DC存活率呈时间依赖性下降,转染后96 h...

论著_病毒性肝炎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达标停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胡伯斌, 江建宁, 付嘉鑫, 王保健, 吴晓莉, 梁鹏, 莫燕燕, 傅燕平, 杜漫, 刘宇
2016, 32(5): 885-88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4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达到治疗终点停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4年5月-2014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接受NAs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0例,达到相关指南治疗停药标准后停药。将性别、年龄、HBV感染家族史、基线HBV DNA载量、基线TBil、基线ALT水平、基线AST水平、病毒学应答时间、HBeAg消失时间、开始用药至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时间、HBeAg血清学转换后巩固治疗时间、总疗程、延长疗程、停药时HBsAg水平、药物种类共15个可能影响复发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累积复发率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平均疗程(37.36±12.67)个月,延长疗程7.0(2.013.0)个月,48个月的复发率为56.7%。性别、年龄、基线HBV DNA载量、基线TBil、基线ALT水平、基线AST水平、病毒学应答时间、巩固治疗时间、总疗程、延长疗程、药物种类对达标停药后复发无明显影响(P值均>0.05)。多因素...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
赖静兰, 刘玉明, 林春, 孙芳, 周锐, 林勇, 林元豹
2016, 32(5): 890-89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5
摘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受体拮抗剂(IL-1Ra)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福州市传染病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就诊的31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28例急性乙型肝炎(AHB)和3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作为对照。用Q-Plex法检测外周血IL-1Ra、IL-1β、IL-6、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浓度,并检测各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将血清IL-1Ra等细胞因子浓度与患者肝功能、MELD评分及HBV DNA等进行相关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 IL-1Ra、IL-1Ra/IL-1β在3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中HBV-ACLF组IL-1Ra水平[186.46(162.68512.90)pg/ml]显著高于CHB组[70.47(47.07...

HBV对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9、干扰素调节因子7、干扰素α表达的影响
彭建平, 孙克伟, 银思涵, 伍玉南
2016, 32(5): 894-89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6
摘要:

目的观察HBV对体外培养的健康产妇脐带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Toll样受体(TLR)9、干扰素调节因子(IRF)7、干扰素(IFN)α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ep G 2.2.15细胞,收集各孔Hep G 2.2.15培养上清,超离心HBV病毒颗粒,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 DNA浓度。将培养第7天的pDC与不同载量的HBV(1×105拷贝/ml、1×106拷贝/ml、1×107拷贝/ml和空白对照)共培养24 h。随后每组均加入终浓度为2μg/ml的Cp G ODN 2216继续培养24 h。Real Time-PCR检测pDC中TLR9、IRF7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9、IRF7蛋白表达,ELISA法测IFNα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对HBV DNA拷贝数取常用对数,相关指标与HBV DNA的常用对数值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HBV 1×106拷贝/ml组和1×107拷贝/ml组TLR9 mRNA、IRF7 mRNA、pDC TLR9和IRF7蛋白、IFN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

论著_肝脏肿瘤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沙利度胺或索拉非尼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比较
郑康, 何盟国, 王智翔
2016, 32(5): 899-90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7
摘要: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沙利度胺及TACE联合索拉非尼两种化疗方式对不可切除性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8月在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进行两种方式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CE联合沙利度胺组(49例)和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53例),对其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治疗前后相关化验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生存曲线对生存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等近期疗效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2,P=0.03)。两组患者总生存时间及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267、6.896,P值分别为0.004、0.009)。两组患者甲胎蛋白及GGT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5、2.843,P值分别为0.038、0.025)。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皮疹脱屑...

miRNA-146a rs291016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张华, 贺德华, 李桂中
2016, 32(5): 904-90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8
摘要:

目的探讨miRNA-146a rs2910164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东风医疗集团茅箭医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8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应用Taq Man探针法对miRNA-146a rs2910164 G/C位点的基因分型,比较两组各基因型的频率及miRNA-146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癌术后复发风险的关系。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肝癌复发的因素。结果非复发组miRNA-146a G/C三种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肝癌术后复发组和非复发组miRNA-146a G/C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5,P=0.010),其中复发组miRNA146a(rs2910164)C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非复发组(χ2=4.013,P=0.039),GG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非复发组(χ2=9.046,P=0.00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肿瘤直径、miRNA146a(rs2910164)CG基因型是...

索拉非尼和沙利度胺单独及联合用药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郭振亚, 叶军锋, 谢乾坤, 王广义
2016, 32(5): 908-91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19
摘要: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和沙利度胺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孵化7 d的白皮种蛋做成CAM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索拉非尼组、沙利度胺组和联合用药组。加药处理后继续孵育2 d,剪取CAM并固定标本,镜下拍照,计算CAM血管覆盖率。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沙利度胺和索拉非尼组血管覆盖率相对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30.2±2.9)%vs(38.3±2.7)%;(26.5±2.1)%vs(38.3±2.7)%,P值均<0.05],联合用药组与沙利度胺组、索拉非尼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2.6±1.5)%vs(30.2±2.9)%;(12.6±1.5)%vs(26.5±2.1)%,P值均<0.05]。结论索拉非尼、沙利度胺均有良好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而联合用药可使抗血管效果更加显著。

论著_胆道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预防胆道损伤及出血的方法探讨
黄炜, 陈怡
2016, 32(5): 911-91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0
摘要: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预防胆道损伤及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6月在西安市第十二医院行LC的6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总结预防胆道损伤及出血的经验和方法。结果 600例患者中2例中转开腹,1例LC术后发生胆瘘;无远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重视胆囊三角区的钝性分离和精细解剖;强调胆囊颈部三维结构的分离、辨认;灵活、合理处理急性、亚急性胆囊炎患者胆管结构的解剖;根据术中情况决定胆囊壁的切除与保留,是预防LC术中胆管损伤及出血的关键。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坏疽性胆囊炎的效果比较
周劲松, 蒲东利, 杜子友
2016, 32(5): 914-91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1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解放军第二十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其中LC组42例,OC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及围手术期炎性介质的释放。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LC组患者3例(7.14%)中转开腹。两组患者的胆囊部分切除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C组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放置率和术后并发症均低于OC组,但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2,P<0.001)。LC组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术后逐渐下降,术后3、5 d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OC组血清WBC、CRP、IL-6和TNFα术后1 d升高,术后3、5 d逐渐下降,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OC组比较,L...
良性胆胰疾病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丁世华, 吴东海, 郭海建, 刘俊
2016, 32(5): 918-92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2
摘要:
目的分析良性胆胰疾病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2013年6月在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EST的患者随访资料,探讨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发症累积发生率,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57个月,平均随访(30.9±12.1)个月。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累积发生率为9.9%(18/182),包括复发性胆总管结石9例,复发性胆管炎6例,急性胆囊炎2例,胆道狭窄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憩室旁乳头、胆道积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总管直径≥15 mm和胆道积气是EST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4.82,95%可信区间(95%CI):1.0821.55,P=0.040;OR=6.19,95%CI:1.2331.23,P=0.027]。结论良性胆胰疾病E...
论著_新技术新疗法
双荷包缝合法胰肠吻合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张威, 王英超, 刘凯, 刘松阳, 付裕, 刘亚辉
2016, 32(5): 921-92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3
摘要: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的胰肠吻合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近期完成的6例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采取双荷包缝合法的胰肠吻合方法在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317 min(260~370 min),其中胰肠吻合时间31 min(25~39 min),术中出血量125 ml(50~350 ml)。术后无出血,仅2例发生胰瘘,其中1例为A级胰瘘,自行愈合;1例为B级胰瘘,经治疗痊愈。结论双荷包缝合法的胰肠吻合方法可作为完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安全、有效、快捷的胰肠吻合方式。
论著_其他
经内镜注射氰基丙烯酸酯治疗儿童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张孝兴, 李倩, 杨凯龙, 韩鹏, 张迎旭
2016, 32(5): 925-92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4
摘要:

目的探讨经内镜注射氰基丙烯酸酯治疗儿童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5年8月在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采用经内镜注射氰基丙烯酸酯进行治疗的35例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治疗后的急诊有效率、再次出血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共经46次内镜注射氰基丙烯酸酯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5.6%(44/46),每次注射氰基丙烯酸酯的量为0.20.6 ml,平均(0.4±0.2)ml。急诊止血率为93.4%(43/46);再次出血4例,占11.4%(4/35),4例复发出血的患者治愈周期为1.223.0个月,平均(12.1±10.9)个月。1例患者出现腹痛,无患者并发异位栓塞。2例患者术后死亡。结论经内镜少量多次注射氰基丙烯酸酯治疗儿童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7/调节性T淋巴细胞失衡的研究
李冬, 陆忠华, 甘建和
2016, 32(5): 928-93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5
摘要:

目的研究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地塞米松和胸腺肽干预前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和Th17/Treg的变化。方法 64只大鼠随机分为四氯化碳(CCl4)组和脂多糖(LPS)联合D-氨基半乳糖(D-Gal N)组,分别建立肝衰竭前期大鼠模型。通过观察大鼠活动,肝功能以及全血Th17、Treg的变化,评价成模效果。并用地塞米松和胸腺肽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效果。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造模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Cl4组:t值分别为-3.95、-3.60、-3.57,P值分别为0.006、0.009、0.009;D-Gal N联合LPS组:t值分别为-10.56、-9.63、-11.82,P值均<0.001)。造模后大鼠外周血Th17均上升、Treg均下降,Th17/Treg失衡。造模组大鼠肝组织病理符合肝衰竭前期改变。地塞米松干预后大鼠Th17下降(CCl4组:0.830±0.224 vs 0.580±0.105,t=3.25,P=0.014;D-Gal N联...

α-异硫氰酸萘酯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的发生机制初探
李华, 黎一鸣, 卢乐
2016, 32(5): 933-93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6
摘要:

目的探讨α-异硫氰酸萘酯(ANIT)致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机制。方法 6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30只)和模型组(ANIT组,30只),按灌胃后不同时相再分为24、48、72 h 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10只。检测血清中ALT、AST、GGT和TBil的水平;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胆小管超微结构的改变;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分析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鬼笔环肽的平均荧光强度,间接确定纤维形肌动蛋白(F-actin)水平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大鼠在灌服ANIT后,血清ALT、AST、GGT和TBil的水平和肝组织中MDA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细胞有透明变性,可见点状、片状、灶状坏死区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多局限于胆管周围的肝细胞,胆管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窦周间隙增宽,胆小管扩张,微绒毛大量脱落,管腔内有微胆栓形成;F-actin的荧光染色明显紊乱、强度减弱。上述变化48 h最明显,72 h开始恢复,但与N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ANIT可引起肝组织发生...

短篇论著
三维重建在肝切除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李连海, 王建伟, 刘斌, 许惠玲
2016, 32(5): 938-94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7
摘要:
<正>肝切除术经历了不同的手术发展阶段,目前认为精准肝切除是新的肝脏外科理念。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不能满足精确术前评估要求。利用计算机辅助肝脏及肝内管道结构的三维重建并进行虚拟手术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1]。本文对行肝切除手术患者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据此进行术前评估,观察三维重建在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南阳市第一
病例报告
莫西沙星治疗中重症急性胰腺炎致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柳明江, 亓文磊, 张若岩, 杜晓宏, 王广义, 叶军锋
2016, 32(5): 942-94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8
摘要:

<正>莫西沙星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已批准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所致的成人(≥18岁)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复杂腹腔感染等。最常见的不良反应(≥3%)为恶心、腹泻、头痛、头晕等。由其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报导罕见,本文报道1例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3 d,加重10 h"于2015年12月24日入院。既往体健。入院查体:体温38.6℃,

胰腺结核误诊为胰腺囊腺瘤1例报告
刘艳秋, 陈晶, 刘杰
2016, 32(5): 944-94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29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发热,上腹部疼痛、黄疸1周"入院。该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39℃,以午后、夜间为重,伴上腹部疼痛、黄疸,疼痛呈持续性,向腰背部放散,与饮食无关,腹胀、纳差,无恶心、呕吐,无反酸、腹泻,无咳嗽、咯痰,体质量减轻3 kg。查体:体温39℃、心率102次/min、血压120/70 mm Hg,皮肤、巩膜黄染,腹部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

胰腺腺鳞癌1例报告
马文聪, 谷立通, 姚浩琛, 张平
2016, 32(5): 946-94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0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左上腹部隐痛不适1个月余"入院。入院时食欲欠佳,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既往体健。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上腹部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糖链抗原(CA)19-981.35 ng/ml,CA12-5 280.86 ng/ml,癌胚抗原20.64 ng/ml,CA24-2 43.82 ng/ml。血常规、肝功能、血淀粉酶无异常。肝

年轻女性隐源性肝硬化1例报告
王玖恒, 黎桂玉, 王云中, 徐成军, 赵铁建
2016, 32(5): 948-94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1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4岁,因"呕血3次约1300 ml"于2015年3月18日入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入院前6 h无明显诱因突发恶心、呕吐,初起呕吐物为咖啡色内容物,随即呕吐鲜血,伴上腹部烧灼感、口渴、头晕、乏力不适,无发热、畏寒寒战、腹痛、腹泻等症状,无意识障碍。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多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慢性肝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特殊家族

肝脏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郭佩, 郑瑞琦, 于慧慧, 胡玉琳
2016, 32(5): 950-95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2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0岁,因"间断腹部不适1年"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全腹可触及弥漫性肿块,大小约18 cm×10 cm,质中,活动度差,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腹部彩超:上腹部见实性低回声区,形态欠规则,边界与网膜分界欠清,范围164 mm×90 mm。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ppler

慢性HBV携带者发展为肝细胞癌1例报告
刘丽莉, 齐月, 王丰姣, 胡月, 吕洋
2016, 32(5): 953-95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3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0岁,于1998年体检发现HBs Ag阳性,无乙型肝炎家族史,不饮酒,无其他疾病史,未行保肝及抗病毒治疗。2004年8月来本院门诊首次就诊,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能均正常;HBs Ag、HBe Ag、抗-HBc阳性,HBV DNA定量6.3×105IU/ml,甲胎蛋白(AFP)3.65 ng/ml,腹部超声提示肝血管瘤可能性大,胆囊

以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肝细胞癌1例报告
方喜洙, 王起龙, 张平
2016, 32(5): 955-95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4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6岁,因"眼睑下垂3个月"就诊于当地医院神经内科,行肌电图提示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LambertEaton myasthenic syndrome,LEMS)可能性大。遂行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未见异常。肺部增强CT未见明显异常。肝胆三期增强CT示(图1):肝硬化、脾大、肝左叶外侧段异常强化影,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为求手术治疗入本院。既往史:患者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报告
吕靖, 邢枫, 袁继丽, 刘成海
2016, 32(5): 957-95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5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0岁,因"反复右胁部隐痛不适伴乏力1年余,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胁部隐痛,伴乏力、腹胀、呃逆,呈进行性加重,自行服用中草药"鱼腥草",症状未见好转,后出现身目黄染,小便洗肉水样,至当地人民医院就诊,期间查"ALT>900 U/L",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葡醛内酯、复合维生素B",病情控制欠佳。1年内反复5次转氨酶升

原发性肝淀粉样变性1例报告
乔艳, 卢姗姗, 王海波, 游绍莉, 辛绍杰, 李进
2016, 32(5): 960-96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6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肝肿大2年"于2014年4月19日入院。2012年4月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不适、乏力、纳差、反酸、腹胀,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外院胃镜检查示: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腹部B超示肝大、脾大,胆囊多发结石,甲胎蛋白(AFP)轻度升高,肝功能正常,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未明确肝大病因。就诊于多家医院,行腹部B超及磁共振成

胆管癌误诊4例报告
杨志刚, 蔡雨含
2016, 32(5): 962-96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7
摘要:

<正>1病例资料病例1,女性患者,50岁,因"皮肤瘙痒1个月,乏力、黄疸10余天"于2011年1月28日入院。无发热、恶心、腹胀及腹痛,每日排不成形黄色稀便4~5次;查体:周身散在搔抓痕,伴出血点,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腹部无压痛,墨菲征阴性;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甘油三脂6.36 mmol/L,胆固醇7.58 mmol/L。肝CT平扫示:肝表面花边样改变,各叶比例失调,肝门、肝裂增宽,

综述
他汀类调脂药物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
孟秀娜, 汪丽, 田兴, 陈成良, 焦健
2016, 32(5): 964-96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8
摘要:

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等作用,因此可以用于缓解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改善预后,在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其相关的不良反应也逐渐被认识,其中包括急性胰腺炎。世界卫生组织数据库中列出了多种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他汀类药物,但相关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鉴于以上可能相互矛盾的诸多研究结论,对他汀类药物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现状、机制以及在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认为进一步的双盲试验对于探究他汀类药物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是必要的。

胰腺囊性肿瘤的分类与诊断
吕炎, 张小文
2016, 32(5): 968-97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39
摘要:
胰腺囊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一类具有潜在及低度恶性的肿瘤,根据胰腺上皮是否存在及特征分为浆液性囊性肿瘤、黏液性囊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及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因其病理类型复杂且胰腺位置较深,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缺乏典型性而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介绍了胰腺囊性肿瘤的分类,血清学检查、囊肿穿刺抽液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胰腺囊性肿瘤方面的进展,指出需要多种检查综合分析,方可进一步提高胰腺囊性肿瘤的确诊率。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陶为杰, 石小举, 王广义
2016, 32(5): 972-97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0
摘要:
近年来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迅猛发展,临床实践表明,它在缓解患者疼痛,局部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介绍了125I放射性粒子的物理、生物学特性及治疗优缺点,以及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方法、手术安全性、临床治疗效果等。认为作为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积极推广应用。
HBsAg定量检测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的预测价值
张海月, 周培, 龚作炯
2016, 32(5): 977-98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1
摘要: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关键。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兼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停药后可使30%40%患者发生HBe Ag血清学转换实现持续病毒学应答。许多研究表明HBs Ag定量可作为PEG-IFN抗HBV疗效预测指标,以及停药后持久免疫控制的预测指标。综述了PEG-IFN在CHB抗病毒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时HBs Ag水平与抗病毒治疗的关系,以阐明HBs Ag定量监测对PEG-IFN治疗CHB的意义,更好的指导和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肾脏的安全性问题
宁玲, 孙剑, 陈楠, 侯金林
2016, 32(5): 981-98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2
摘要: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最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用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个别NAs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肾损伤不良反应。因此,从NAs导致肾损伤可能的机制、近期临床研究中各种NAs治疗下患者肾损伤的发生情况以及CHB患者肾损伤的管理等方面对NAs治疗CHB患者过程中的肾脏安全性进行总结,以期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刘平香, 程书权
2016, 32(5): 986-99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3
摘要:
HB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近年被逐渐关注,不仅在于其高发率,更源于合并感染后各自病原体对原有疾病演变、预后、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甚至病原体耐药变异等诸多方面产生异常影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状况﹑发病机理以及治疗进展进行概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HBV天然免疫的研究进展
李凤莉, 华娟, 卢银平, 杨东亮
2016, 32(5): 992-99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4
摘要:
HBV入侵人体时,天然免疫首先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人感染HBV后,常常会被自发清除,然而在出生或者年幼时期感染HBV时,病情更容易慢性化并且迁延终生。在HBV感染初期,天然免疫应答对病毒复制的抑制发挥了重要作用,HBV感染的转归取决于宿主和病毒共同作用。简述了近年来有关HBV与宿主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类型、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在临床治疗方面的潜在价值。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进展
王海琼, 汤善宏, 曾维政, 张勇, 牟东, 高慧
2016, 32(5): 997-100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5
摘要:
有关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研究不多,到目前为止,临床针对该类疾病的诊疗仍面临诸多困难。虽然相关的文献给出了一些建议,但目前没有标准指南来指导其诊断和治疗,临床医师常常需根据个人的临床经验治疗这部分患者。就报道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师遇到这类临床问题提供帮助。
骨形态发生蛋白7/Smads信号通路及其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
侯斐, 刘瑞霞, 阴赪宏
2016, 32(5): 1001-100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6
摘要: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肝损伤后,机体对损伤进行修复的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及其下游的Smads蛋白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拮抗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致肝纤维化作用,包括诱导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多种促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肝细胞再生等,探讨了BMP-7/Smads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肝性心肌病的研究进展
张世荣, 陈东风
2016, 32(5): 1005-100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7
摘要:
肝性心肌病是指肝硬化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其发病机制涉及心肌细胞的凋亡,β受体功能受损,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内源性大麻素、细菌内毒素、炎症介质等心脏抑制因子的增多等。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可以结合临床表现、B型利钠肽、N端利钠肽前体、心电图、超声、心脏磁共振等检查做出临床诊断。治疗上主要是在控制肝硬化的基础上给予保护心肌的治疗,适时肝移植可能是最佳治疗方法。
自噬在肝脏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受MAPK通路调节的研究进展
姜娜, 平键, 徐列明
2016, 32(5): 1009-101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8
摘要:
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程序,在肝脏的营养和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促进肝细胞自噬,可保护细胞应对外界不良刺激,但若自噬过度,可以引起肝细胞自噬性细胞死亡。肝星状细胞(HSC)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细胞,自噬可为其活化提供能量,但也可能导致其死亡。简述了自噬与肝细胞、HSC的关系;介绍了近年来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与自噬的关系,提出了深入研究肝纤维化过程中自噬与调节通路间的关系,可为研发抗肝纤维化药物提供新靶标的观点。
肝X受体在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陈裕, 范晓飞, 郑忠清, 王邦茂
2016, 32(5): 1013-101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49
摘要: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对维持机体代谢及正常的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肝X受体(LXR)是肝脏中丰富表达的一种核受体,通过在肝细胞层面调控胆固醇及胆汁酸的合成、转化及转运来影响胆固醇代谢过程,在维持机体胆固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另外,LXR能抑制食物中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从而降低机体外源性胆固醇水平,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机体总胆固醇水平,预防高胆固醇血症、胆结石等的形成。从肝脏和肠道两个层面对LXR调控胆固醇代谢的机制进行了总结。
胆外疾病与胆囊结石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李娟, 魏小果, 卢启明, 詹丽, 柳鹏程
2016, 32(5): 1018-102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50
摘要:
胆囊结石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多认为是在遗传背景下,由多种因素介导而成,包括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肠道胆固醇吸收过多、胆汁中胆固醇成核异常、胆囊动力学功能障碍及胆汁淤积等。回顾性分析了上述机制对胆外疾病与胆囊结石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探讨了代谢综合征、肝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等与胆囊结石形成的相关性。基于目前的研究证据,以上疾病可能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通过对以上胆外疾病的积极干预,可望为胆囊结石的防治拓展新的思路。
胆管癌姑息治疗的研究进展
王荇, 李相成
2016, 32(5): 1022-102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51
摘要:
虽然根治性切除是胆管癌唯一的治愈方法,但是疾病诊断时患者大多已是晚期,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以重建胆汁引流为中心的姑息治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介绍了近年来胆管癌姑息性治疗的最新进展,胆道支架放置术、姑息性手术等都能使患者获益,局部和全身的辅助治疗也不可或缺,如放疗、化疗、光动力学治疗、免疫治疗等,但是其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基础研究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将不断改进,针对胆管癌发病机制的新型治疗方法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共同造福广大患者。
肝脏碱性磷酸酶:胆汁淤积和胆道损伤的标志物
沈斐斐, 陆伦根
2016, 32(5): 1026-103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6.05.052
摘要:
血清ALP不仅可以作为胆汁淤积症的评判指标,也可以作为评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又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一些胆汁淤积性肝病病情严重程度的替代指标。介绍了健康人群及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其肝脏ALP的作用机制。在炎症引起的胆汁淤积情况下,酸性环境以及毛细胆管的重定位导致肝脏ALP活性缺失,脂多糖积聚增多,从而引起炎症的恶化及迁延不愈。在PBC和PSC的治疗中,促进肝细胞极性的恢复、促进毛细胆管胆汁酸的排出以及调节胆汁酸碱度的药物均能起到较好的抗炎作用。口服肠道ALP治疗胆汁淤积性疾病值得在实验室和临床中进一步验证。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比较脾动脉阻力指数与肝硬度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的准确性
邓晗, 祁兴顺, 郭晓钟
2016, 32(5): 856-856.
摘要:

【据《Ultrasound Med Biol》2016年4月报道】题:比较脾动脉阻力指数与肝硬度检测诊断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的准确性(作者Lee CM等)来自韩国汉阳大学医学院Lee等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比较脾动脉阻力指数(SARI)与肝硬度检测(LSM)诊断肝硬化患者临床显著门静脉高压(CSPH)准确性。该研究共纳入了47例(男∶女=37∶10)在同一天行多普勒超声、LSM和肝静脉压力梯度

Child-Pugh、MELD和ALBI评分预测肝硬化合并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
彭颖, 祁兴顺, 郭晓钟
2016, 32(5): 863-863.
摘要:

<正>【据《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6年4月报道】题:Child-Pugh、MELD和ALBI评分预测肝硬化合并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作者Peng Y等)来自中国沈阳军区总医院的Peng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来探讨Child-Pugh、MELD和总胆红素-白蛋白(ALBI)评分预测肝硬化合并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价值。作者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

通过HIF-1α/miR-210-1/3反馈调节性通路下调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促进肝癌细胞转移的研究
娄丽丽, 王崇
2016, 32(5): 898-898.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3月报道】题:通过HIF-1α/miR-210-1/3反馈调节性通路下调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促进肝癌细胞转移的研究(作者Kai AK等)癌症转移是一个一系列肿瘤基质间相互作用的多阶段过程,这种相互作用包括细胞外基质的重建,而这种重建需要在多种蛋白水解酶及其内源性抑制因子的协同作用下完成。香港大学Kai等进行的实验研究了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在肝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他们发现在人类肝细胞癌TIMP家族中,组织TIMP2的表达

长时间的雌激素缺乏增加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
王莎莎, 温晓玉
2016, 32(5): 913-913.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6年2月报道】题:长时间的雌激素缺乏增加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肝纤维化的风险(作者Klair JS等)与绝经前女性相比,绝经后女性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肝纤维化的危险性增加。但绝经后雌激素缺乏的时间长短是否影响个体发生纤维化的风险还未被调查。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院的Klair等评估了绝经年龄和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预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死亡:一项回顾性研究
彭颖, 祁兴顺, 郭晓钟
2016, 32(5): 924-924.
摘要:

<正>【据《Turk J Gastroenterol》2016年3月报道】题:白蛋白-胆红素评分预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院内死亡:一项回顾性研究(作者Zou D等)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是一项新的评估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模型。来自中国沈阳军区总医院的Zou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来比较ALBI和Child-Pugh、MELD评分对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

静脉血栓栓塞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院内死亡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张鑫彤, 祁兴顺, 郭晓钟
2016, 32(5): 932-932.
摘要:

<正>【据《Med Sci Monit》2016年3月报道】题:静脉血栓栓塞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其对院内死亡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作者Zhang X等)静脉血栓栓塞主要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在肝硬化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风险会增加。来自中国沈阳军区总医院的Zhang等开展了一项单中心研究,旨在探讨静脉血栓栓塞在中国肝硬化患者中

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利巴韦林相关不良事件:一个社区实践经验
奇丽娜, 王中峰
2016, 32(5): 945-945.
摘要:

<正>【据《J Dig Dis》2016年1月报道】题: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慢性丙型肝炎治疗中利巴韦林相关不良事件:一个社区实践经验(作者Tong MJ等)由于索非布韦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高,目前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疗法是治疗丙型肝炎的主要方法。索非布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会影响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美国亨廷顿医学研究所的Tong等比较了一个社区诊疗机构中联合疗法治

对熊去氧胆酸不完全应答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非诺贝特可改善预后
王尧, 王中峰
2016, 32(5): 947-947.
摘要:

<正>【据《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6年1月报道】题:对熊去氧胆酸不完全应答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联合非诺贝特可改善预后(作者Cheung AC等)贝特类似乎能够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生化指标,但是哪些因素可以预测应答以及治疗是否可以提高无肝移植的生存率仍不清楚。来自加拿大的Cheung等在一家三级医疗中心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熊去氧胆酸(UDCA)不

受HCV感染的围产期妇女其孩子HCV感染检测和确诊的失败
王崇
2016, 32(5): 952-952.
摘要:

<正>【据《Clin Infect Dis》2016年4月报道】题:受HCV感染的围产期妇女其孩子HCV感染检测和确诊的失败(作者Kuncio DE等)HCV的垂直传播是儿科HCV感染的主要途径,HCV感染的母亲生育的孩子大约有5%可发展成慢性感染,基于这种风险建议进行孕妇和幼儿的丙型肝炎检测。该项研究评估了美国高丙型肝炎负担城市——费城,HCV阳性母亲其孩子的丙型肝炎检测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是一种与慢加急性肝衰竭及肝硬化患者预后有关的生物标志物
王报, 温晓玉
2016, 32(5): 959-959.
摘要:

<正>【据《J Hepatol》2016年3月报道】题: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是一种与慢加急性肝衰竭及肝硬化患者预后有关的生物标志物(作者Ariza X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硬化患者发生的以器官衰竭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综合征。目前没有发现ACLF的生物标志物。在肝损伤的实验模型及由毒素或促炎细胞因子,尤其是白细胞介素6损伤的肝细胞培养中,LCN2基因及其产物,中性粒细胞明胶

从儿童期至成人期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炎发展的预测因素
郭芗羚, 王中峰
2016, 32(5): 1017-1017.
摘要:

<正>【据《Clin Infect Dis》2016年4月报道】题:从儿童期至成人期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炎发展的预测因素(作者Kuncio DE等)HBeAg阴性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台湾大学儿童医院的Kuncio等进行了一项长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旨在阐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eAg阴性的患者,从儿童期至成人期的肝炎发展的相关预测因素。作者随访了434例HBeAg阳

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年龄>65岁的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郑爽, 温晓玉
2016, 32(5): 1030-1030.
摘要:

<正>【据《Hepatology》2015年12月报道】题: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年龄>65岁的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作者Saab S等)老年患者一直较少涉及丙型肝炎的抗病毒临床试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aab等回顾性评估了在Ⅲ期临床试验中,雷迪帕韦/索非布韦治疗<65岁和≥65岁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个开放性的Ⅲ期临床试验评估了雷迪帕韦/索非布韦联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基金项目论文开通“绿色通道”
2016, 32(5): 907-907.
摘要: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肝胆病杂志》的学术水平,提高优秀论文刊发的时效性,《临床肝胆病杂志》已对国家、省、部、市(地)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的论文开通"绿色通道",即免收审稿费,一经审查合格,优先发表。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年1-12期“重点号”选题
2016, 32(5): 949-949.
摘要:

<正>为使作者了解我刊的编辑出版计划,及时地为我刊惠赐稿件,我刊编委会确定了2016年1-12期"重点号"选题:1.肝癌的介入治疗;2.门静脉高压症;3.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4.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5.胰腺疾病;6.肝纤维化及肝硬化;7.无;8.无;9.肝衰竭;10.肝病免疫和自身免疫性肝病;11.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12.肝胆胰影像。

强化检测与监测,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管理
2016, 32(5): 976-976.
摘要:

<正>近日,在重庆举办的"科学监测与随访,为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护航"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庄辉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所长任红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王贵强教授围绕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简称《指南》),对慢性乙型肝炎(CHB)防治现状与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强调科学检测和监测对改善患者管理、实现临床治愈的重要意义。

《临床肝胆病杂志》开通“支付宝”在线支付审稿费、版面费和杂志订阅费
2016, 32(5): 991-991.
摘要:

<正>为方便广大作者支付审稿费、版面费和杂志订阅费,本刊在原有邮局汇款方式基础上,开通"支付宝"在线支付功能,支付宝账号为:lcgdb@vip.163.com,户名为:*晶。即日起,您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支付宝的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支付审稿费、版面费及订阅

《临床肝胆病杂志》诚聘审稿专家
2016, 32(5): 1000-1000.
摘要:

<正>随着杂志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做好期刊的审稿工作,提高审稿质量,缩短审稿周期,本刊公开诚聘优秀的审稿专家。具体要求如下:1.从事肝胆胰疾病研究领域基础和临床、中西医、内外科等相关专业;2.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且具有以下条件之一:(1)6年以上临床或科研工作经验;(2)取得博士学位并有4年以上临床或科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编委、审稿专家稿件免收审稿费
2016, 32(5): 1004-1004.
摘要:

<正>本刊来稿量、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近年来稳步递增,在肝胆胰学术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2015年核心影响因子为1.039,扩展影响因子为1.374。在15种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影响因子蝉联第2位。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各位编委和审稿专家倾注的大量心血:为期刊发展献计献策;积极组稿、荐稿、审稿,亲自撰写优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