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1999年 第3期

显示方式:
纤维连接蛋白在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刘建军, 王吉耀
1999, 15(3): 129-131.
摘要:
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李兆东, 崔丽娟
1999, 15(3): 131-133.
摘要:
干扰素-α抗肝纤维化作用评价
朱飞燕, 钟庆平
1999, 15(3): 134-136.
摘要: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
张晋红, 杨康平
1999, 15(3): 136-138.
摘要:
肿瘤坏死因子α与梗阻性黄疸
李端阳
1999, 15(3): 138-141.
摘要:
妊娠相关性肝病
陈文瑞, 蔡中起
1999, 15(3): 142-144+192.
摘要:
肝癌栓塞化疗后的远期疗效评价
陆东东
1999, 15(3): 145-146.
摘要:
先天性胆囊十二指肠内瘘一例报告
许敏华, 朱为东, 郑玉琴, 彭建平, 王戈泉
1999, 15(3): 146-146.
摘要:
肝细胞癌中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基因突变的研究
王朝晖, 袁孟彪, 张雪梅
1999, 15(3): 147-148.
摘要:
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基因突变是某些肿瘤细胞逃逸转化生长因子β生长抑制调控的机制之一,有报道表明突变热点为其cDNA709-718的poly(A)10。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我们应用PCR-SSCP银染法对28例肝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肝细胞癌组中有6例发生了突变,突变率为21.4%(6/28),正常肝组织中无此位点的突变。这提示转化生长因子闯型受体的突变在肝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肝癌、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结构的变化
唐南洪, 王小众
1999, 15(3): 149-150+159.
摘要:
目的探讨染色作着丝位点结构(Cd)的变化在肝癌发生过程的意义。方法采用杂色体Cd带技术检测28例肝癌、25例肝硬化及26例正常人染色体Cd结构丢失频率。结果肝癌组Cd结构在总消失率、A和C组染色体中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对照组(P<0.01),在D、E组染色体中亦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细胞染色体Cd结构丢失有增高趋势,提示Cd结构消失率增加是引起肝癌细胞染色体非整倍性畸变的途径之一。
白细胞介素6和维甲酸对肝癌细胞细胞周期动力学的影响
叶红军, 王荣友, 杜雪荣, 王陆藜, 房家智
1999, 15(3): 151-153.
摘要:
为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6(IL-6)和全反式维甲酸(R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IL-6和RA对HdeG2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L-6和RA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抑制肝癌细胞的DNA合成。IL-6诱发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RA的作用,此效应与其作用时间和剂量有关。提示IL-6可促进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DNA合成。但需进一步探讨IL-6治疗肝癌的可能性及其价值。
双重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毛华, 赵敏芳, 宋卫生, 袁爱力
1999, 15(3): 154-156.
摘要:
为观察肝脏瘤体内注射32P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对残留的肝癌组织治疗效果。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一周,B超引导下在残留的肝脏肿瘤内注射32P。结果肝脏残留肿瘤组织内注射32P后,可使肿瘤进一步缩小,由术前78.6mm±5.2mm缩至42.3mm±7.3mm,P<0.01,肿瘤液化、坏死。AFP由675.43±162.65μg/L降至68.12±24.23μg/L,P<0.01。肝动脉血流速度降低有显著性,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B超引导下肝脏瘤体内注射32P双重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显著。
蛋白酶ICH-1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表达研究
郭琳琅, 郭颖, 曹长安
1999, 15(3): 156-157.
摘要:
探讨蛋白酶ICH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蛋白酶ICH在33例慢性乙型肝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慢迁肝和慢活肝中ICH-IL及ICH-1S阳性率较正常肝增加,但无明显差异;而坏死区肝细胞的阳性信号明显强于其他区域肝细胞和正常肝细胞。结论ICH-1可能参与肝细胞的损伤过程。
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肝组织HLA-DR的表达
徐勤, 胡瑞德
1999, 15(3): 158-159.
摘要:
为了解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是否存在HLA-DR的异常表达及外源性干扰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本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26例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AL-DR表达状况。结果20例患者肝细胞膜存在HLA-DR的异常表达,6例患者肝组织未见HLA-DR表达。α-干扰素治疗后,碎屑状坏死明显减轻,HLA-DR表达状况无明显改变,且外源性干扰素也未能诱导HLA-DR表达阴性患者的HLA-DR表达。提示,在慢性活动性丙型肝炎者肝细胞中存在HLA-DR的异常表达,但这种表达与肝组织损伤程度并非一致,且外源性α-干扰素不能调节HLA-DR表达状况。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CV-RNA和HCV、NS3抗原的研究
谭德明, 冯德云, 吴安华, 任培上
1999, 15(3): 160-162.
摘要:
为了研究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级化方法检测了38例慢性肝炎患者肝内HCV-RNA和HCV、NS3。11例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中8例HCV-RNA阳性,6例HCV、NS3阳性;17例乙、丙肝重叠感染者7例阳性;10例慢性乙肝患者中求发现阳性结果。肝内HCV-RNA和HCV、NS3阳性与否同肝组织学病理改变的严重性无关。结果表明HCV可能无直接致病作用。
生长抑素与血管加压素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多中心对照研究
金瑞, 陆英, 于中麟, 张泰昌, 杨昭徐, 董恩玉, 张涛, 屈汉庭, 林三仁
1999, 15(3): 163-165+182.
摘要:
本文用生长抑素8肽(奥曲肽)、生长抑素14肽(舒得定)、三甘氨酰赖氨酸加压素(可利新)和氨戊酸血管加压素(必压生)等4种进口药物与国产垂体后叶素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再出血率、并发症、病死率和副反应诸方面进行多中心对照观察。可利新和必压生在3小时和6小时完全止血率略高于另2种生长抑素。但12小时和24小时完全止血率则相似(P>0.05)。与垂体后叶素相比止血效果明显(p<0.05)。输血量及副反应亦明显减少。但再出血和存活率方面各组间无明显差别。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及治疗意义
张春兰, 谢敏, 蔡晓莉
1999, 15(3): 166-168.
摘要:
本文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327例乙型肝炎及肝癌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和部分病例治疗前后其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但肝组>急肝组,且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与肝硬化组相似;HBeAg(+)组血清HBVDNA含量明显高于HBeAg(-)组;血清HBVDNA含量与黄疸及转氨酶无关。特异性过继细胞免疫疗法治疗后完全反应者、部分反应者及无反应者其血清HBVDNA含量变化不同。结果表明:血清HBVDNA含量高低与肝炎疾病进展程度呈一定的相关性,而与肝细胞损伤程度无关;定量检测HBVDNA含量是评价特异性过继细胞免疫疗法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
杨春林, 兰孟东, 李兴旺
1999, 15(3): 169-171.
摘要:
自1993年开始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3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肝病病人,经过1-9次(平均4.76次)的治疗,其总胆红素平均降至85μmol/L以下的天数为18.1,生存率为53.3%(16/30);而对照组分别为44天,生存率23.3%(7/30),(P<0.05)。结论:利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较之单纯内科常规治疗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病人生存率。
脂餐后肌注654—2对胆管扩张超声诊断的研究
刘厚勤
1999, 15(3): 171-172.
摘要:
为提高超声显像对胆管扩张病因诊断符合率,对40例胆管扩张者行服餐后肌注654-2进行B超观察。结果显示肝外胆管显示长度增加,内径明显增宽,同时胆管内透声亦明显改善。其病变显示率从37.5%提高到90%,病因诊断符合率达87.5%。说明本方法为提高胆管扩张病因诊断率提供了无创伤的手段。
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阻断方法的临床探讨
张学武, 杨丽
1999, 15(3): 172-174.
摘要:
探讨阻断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的方法。将126例父亲HBsAg、HBeAg均阳性的婴儿根据母亲抗-Hbs情况分为三个观察组,并以母亲HBsAg、HBeAg均阳性而父亲均阴性且无HBV感染史的婴儿60例做对照,分别在出生后给与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联合接种,并于1年后分析其免疫保护率和HBV感染率。结果对照组免疫保护率(IPR)为93.33%,HBV感染率为5.0%,而观察组IPR为66.67%,HBV感染率为15.87%,二者差异显著。但孕前母亲已主动免疫成功者,IPR可达94.74%。出生后的联合免疫对父婴传播的婴儿IPR不够理想,而母亲在获得乙肝主动免疫后再怀孕可有效地阻断HBV的父婴传播。
新疆不同民族丙型肝炎患者并发HGV感染的研究
谭欣诚, 王云, 张希成, 刘志华, 李小平, 王乐侬
1999, 15(3): 175-176.
摘要:
本文应用国产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GV)酶联免疫试剂,检测了新疆地区152例不同民族中HCV感染者的抗-HGV,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键反应(RT-PCR)法检测HGV病毒核酸(HGV-RNA)。结果显示:抗-HGV阳性率22.4%(34/152);HGV-RNA总阳性率44.7%(68/152)。各民族间以回族最高,依次为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汉族,但经统计学处理,尚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证实,在新疆的主要民族和地区存在HGV的感染。
IFN、IL-2预防伴有AFP异常升高的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癌的前瞻性研究
张江灵, 王崇国
1999, 15(3): 177-179.
摘要:
观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对肝癌病危人群中肝癌发生率的影响,探索免疫治疗对肿瘤的一级预防作用。将52例AFP≥300μg/L的慢性乙肝患者分成甲组36例、乙组历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乙肝病程、AFP水平及肝功能等方面具有可比性。甲组除常规的保肝治疗外,给予重组。α-干扰素(IFN)和重组白细胞介素Ⅱ(IL-2)治疗。乙组只给予常规的保肝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甲组AFP,复常率为80.6%,明显高于乙组(43.8%)。经3年的随访,发现甲级肝癌发生率仅11.1%,而乙组高达56.3%,P<0.05。结论IFN、IL-2能有效降低患者的AFP,并显著降低了肝癌的发生率,说明IFN、IL-2治疗可以预防肝癌的发生。
肝病患者血清TNF_α和sTNF_αR的相关关系及临床意义初探
李军, 李亚丽, 章晓凤, 魏曙亚, 候蓉
1999, 15(3): 179-182.
摘要: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3H-TdR释放法分别对176例各种肝病患者及36例正常人血清TNFα和sTNFα进行测定。结果发现各种肝病患者血清TNFα和sTNFα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NFα和sTNFαR呈明显正相关。PHC和CAH患者血清sTNFαR1/sTNFαR2比值明显升高;而MHC和CPH患者血清sTNFαR1/sTNFαR2比值则明显减小(P<0.05)。疗效较差、病情较重、炎症活动和肿瘤转移时血清TNFα和sTNFαR水平明显升高,提示TNFα参与了肝细胞损伤的病理过程。检测患者血清TNFα和sTNFαR不但能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疾病分期、疗效及预后等做出评估,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TGF-α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及与AFP的比较
徐军, 罗南萍, 孙文杰, 马晓星, 杨道理
1999, 15(3): 183-184.
摘要:
检测42例肝癌病人和25例肝硬化病人血清中TGF-α的水平,并与AFP进行了比较分析。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肝硬化组(P<0.01)。提示:TGF-α能配合AFP检测肝癌,可作为肝癌诊断的一项检测指标。
三七总皂甙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35例疗效观察
太永日, 崔伟哲, 伊世杰
1999, 15(3): 184-185.
摘要:
肝硬化患者脾脏中乙肝病毒分布的意义
李政, 何友钊, 李代渝
1999, 15(3): 186-187.
摘要:
为了解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脾脏中乙肝病毒(HBV)的分布以及牌在肝硬化过程中的作用,检测9例外周血HBV消失的肝硬化患者脾组织的肝炎病毒标志物以及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结果显示,3例脾组织中存在HBV感染,手术后IL-1、IL一6、TNF、Fn、Ln均下降。结论:脾脏中肝炎病毒的持续存在可能与肝炎慢性化或复发有关,脾参与了肝硬化形成。
软肝丸治疗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姚作平, 黄维恒, 罗辛卯
1999, 15(3): 187-189.
摘要:
研究扶正化瘀方较肝丸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的疗效。用软肝丸治疗肝炎肝硬化45例,另设对照组43冽,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检测;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的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明显改善。HA及PCⅢ分别由治前的398±196(μg/L)及342±6.25(μg/L)下降至治疗后的190±78(μg/L)及110.8±57.2(μg/L)(P<0.01)。治疗组肝功能的改善及PCⅢ、HA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软肝丸治疗肝炎肝硬化三个月,肝功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亦明显减轻。
乙型肝炎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报告
林长斌, 王植贤
1999, 15(3): 189-189.
摘要:
巨大胆总管囊肿一例
金铭, 谭永康, 马列清
1999, 15(3): 190-191.
摘要:
肝糖原累积病并甲型肝炎1例
李红, 石建时
1999, 15(3): 191-191.
摘要:
胸水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性胸水16例
何山林, 徐宏君, 王学敬
1999, 15(3): 192-192.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