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述评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乙型肝炎临床科研水平而努力
贾继东
2015, 31(4): 481-48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01
摘要: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普种使我国的HBs Ag流行率由1992年的9.75%降低至2006年的7.18%。但现有慢性HBV感染者仍然高达9000万,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0万~3000万。干扰素类及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可有效抑制HBV复制、延缓疾病进展,但难以彻底治愈乙型肝炎。积极研发针对HBV复制过程特异靶点的直接抗病毒药物以及针对其免疫应答关键环节的免疫疗法,是实现乙型肝炎治愈目标的技术关键。中国学者在优化现有乙型肝炎治疗方案、探索新疗法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采用公共卫生策略来提高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扩大预防接种和规范化治疗的覆盖人群是降低乙型肝炎相关疾病负担和社会经济负担的最有效手段。

防治指南
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会指南: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HBV再激活的预防及治疗
汤善宏, 曾维政, 蒋明德
2015, 31(4): 483-48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02
摘要:

<正>本指南旨在转述美国胃肠病学会(AGA)关于免疫抑制应用患者HBV再激活的预防及治疗策略,由临床实践和质量管理委员会(美国临床实践指南委员会)编制,并得到AGA理事会授权。本指南是由AGA参考一份已发表指南的相关流程制订的[1]。简而言之,本指南中包括了对推荐等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方法(GRADE)[2]以及医学研究机构的最佳临床实践[3]。按照GRADE方法的要求,准备及收集指南相关的文献资料,

《加拿大肝病学会共识指南:慢性丙型肝炎的管理(2015年更新)》推荐意见
张宁, 罗生强
2015, 31(4): 486-48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03
摘要:

<正>此共识指南是加拿大肝病学会(CASL)于2015年初在《加拿大胃肠及肝病杂志》发表的《慢性丙型肝炎管理》的2015年更新版。作者对本指南全文的推荐建议及大部分表格内容进行翻译,以供各位同行参考。推荐建议的分级系统见表1。

《2014年澳大利亚肝病学会专家共识:瞬时弹性成像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建议》简介
于乐成, 侯金林
2015, 31(4): 490-49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04
摘要:

<正>澳大利亚肝病学会(ALA)新近发布了全球首个基于Fibro Scan(法国EchosensTM)的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应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评估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TE是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一种非侵入性专用工具,操作简捷,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由于缺乏适当管理和指导,因此ALA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

专家论坛
干扰素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联合或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案的探讨
李强, 卓其斌, 黄玉仙, 李新艳, 陈良
2015, 31(4): 495-49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05
摘要:
目前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干扰素(IFN)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两大类。IFN在抗HBV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抗病毒作用有限,且不良反应较大;NAs抗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停药后易复发、随着疗程延长产生耐药的趋势增加等。因此,探索抗病毒药物的优化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CHB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临床医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两类药物联合或序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使临床医生对抗HBV的联合或序贯治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为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现行方案的争议和应重视的问题
沈瑶, 张晓慧, 陈煜
2015, 31(4): 500-50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06
摘要:
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重要途径,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对乙型肝炎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简述了HBV母婴阻断于分娩前、分娩时、分娩后3个阶段的现行方案,总结了各阶段阻断方案中存在的争议,分析了隐匿性感染和乙型肝炎生殖细胞传染在HBV母婴传播中的重要性。提出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现行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乙型肝炎的隐匿性感染和生殖细胞传染仍需要得到重视。
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早期预警及预后评价
韩涛, 张玉玲
2015, 31(4): 505-50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07
摘要:
乙型肝炎肝衰竭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病死率高,其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了目前有关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生、发展的预警和预后评估指标,期望有助于提高该重症肝病的早期诊断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HBe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学变化的再关注
兰琳, 孔银, 张岭漪
2015, 31(4): 510-51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08
摘要:
ALT异常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免疫激活致肝脏炎症活动程度的反映,但约一半的ALT正常或轻度异常的CHB患者却存在肝组织学隐匿进展的显著变化。ALT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其肝组织病理学可能存在显著变化,且HBe Ag阳性和阴性的CHB患者肝组织病理变化存在差异。关注与探讨ALT正常或轻度升高CHB患者的临床管理,对于把握治疗时机及降低肝硬化风险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HBV变异研究中的应用
张欣欣, 王铭杰
2015, 31(4): 514-51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09
摘要:
HBV在体内复制过程中变异率高,构成HBV准种。研究HBV准种对于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疾病转归以及疗效预测等有重要意义。新一代测序(NGS)技术以其高通量、超深度、高灵敏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很多生物医学领域,该技术为HBV准种带来了新的研究策略。本文简述了常用的几种NGS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回顾了近几年NGS技术在HBV准种检测中的应用,并重点评述了病毒基因组各个功能区的变异和HBV准种的种群特征。就目前已有的研究而言,NGS技术在HBV变异的检测中表现出高通量、高灵敏度等优势,然而其同时存在成本高、测序出错率高、数据处理和个性化分析困难等缺点。如何克服NGS技术的不足,并将其应用于HBV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论著_病毒性肝炎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中肝功能相关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张继旺, 唐治贵, 袁永强
2015, 31(4): 520-52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0
摘要:
目的了解慢性HBV携带者血清中肝功能相关蛋白胆碱脂酶(Ch 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铁蛋白(FRT)、C反应蛋白(CRP)、铜蓝蛋白(CER)的水平,并且探讨这些蛋白对慢性HBV携带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就诊的86例慢性HBV携带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Ch E、Alb、PA、TRF、FRT、CRP、CER等生化指标,并对部分观察组人群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ER水平分别为(0.20±0.04)g/L、(0.29±0.06)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3),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中,肝脏炎症程度高或纤维化程度高的患者血清中CER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23±0.01)g/L vs(0.18±0.02)g/L,t=-2.6,P=0.01;(0.22±0.02)g/L vs(0.17±0.04)g/L,t=-3.2,P=0....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夏淑林, 何小峰
2015, 31(4): 523-52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1
摘要: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4年7月在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62例CHB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96周。所有病例分为两组,HBe Ag阳性组患者43例,HBe Ag阴性组患者19例。其中HBV DNA>106拷贝/ml患者38例,HBV DNA<106拷贝/ml患者24例。比较两组治疗24、48及96周的疗效。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治疗24、48、96周时,HBe Ag阳性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34.88%、65.12%、74.42%,明显低于HBe Ag阴性组的78.95%、89.4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3、0.047、0.038)。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02、0.779、0.638)。在38例HBV DNA载量>106拷贝/ml和24例HBV DNA载量<106拷贝/ml的两组中,治疗24、48、96周时,两组患者HBV DNA阴转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21%vs70.8...
替比夫定与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李火炎, 杨兆辉, 马丽丽, 马龙
2015, 31(4): 526-52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2
摘要: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TLD)与干扰素(IFN)α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第三医院就诊的84例CHB患者,将其分为TLD组和IFNα组,每组各42例。观察两组治疗12、24、48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HBe Ag定量情况以及药物的安全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12、24、48周时IFNα组和TLD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43%vs 33.33%、35.71%vs 50.00%、66.67%vs 76.19%,P值均>0.05);治疗12、24周时两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52%vs 7.14%、23.81%vs 14.29%,P值均>0.05);治疗48周时,两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6%vs 21.43%,χ2=4.42,P=0.04);治疗12、24、48周时TLD组HBV DNA阴转率高于IFNα组,...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王少扬, 林涛发, 刘海周, 马卫闽, 谢志红
2015, 31(4): 530-53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3
摘要:
目的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CHB治疗的新策略。方法收集2009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1日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84例CHB患者,称为CIK治疗组,采集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抗CD3单克隆抗体等细胞因子诱导成CIK,分次自体回输,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48周患者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变化及HBV DNA水平;50例接受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称为ETV治疗组。将两组HBe Ag阳性和HBe Ag阴性患者分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不良反应和肾功能进行评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随着观察时间延长,CIK治疗组无论是HBe Ag阳性患者还是HBe Ag阴性患者,其ALT水平均降低,其中HBe Ag阳性患者治疗12、24周时与ETV治疗组相比,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3、4.72,P值均<0.01);CIK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的HBe Ag阴转率和血清转换率均高于ETV治疗组,其中治疗24周和48周时两组...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eAg和抗-HBe与HBV DNA定量的关系
王菲, 许爱玲, 辛霞霞, 袁宏, 熊静静, 张琦, 王晨
2015, 31(4): 534-53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4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HBV血清标志物HBe Ag与抗-HBe同时阳性、同时阴性及单独阳性患者的病毒复制情况。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从中筛选出HBe Ag与抗-HBe同时阳性或均为阴性以及HBe Ag单独阳性或抗-HBe单独阳性的标本,检测该类标本HBV DNA定量值。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检测447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所有患者HBs Ag均为阳性。HBe Ag与抗-HBe同时阳性患者32例,阳性率为7.16%,其中HBV DNA<5×102拷贝/ml占84.38%,5×102拷贝/ml1×104拷贝/ml共9例...
ALT正常和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的年龄与肝组织病理及HBVDNA定量的相关分析
李静, 刘志权, 路毓峰, 李昱晓, 李兵顺
2015, 31(4): 537-54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5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的ALT正常和轻度升高慢性HBV感染者的肝组织病理及HBV DNA定量的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123例ALT正常和轻度升高且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年龄分为<40岁和≥40岁两组,分析两组中HBe Ag阳性与阴性及ALT正常与轻度升高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期(S)分布特点,并进行年龄与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进行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与<40岁组相比,≥40岁组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G2的比例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无论是HBe Ag阳性还是HBe Ag阴性,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患者均随着年龄增大其肝纤维化分期在≥S2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年龄与炎性分级、纤维化分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0.219、0.293,P值均<0.001);≥40岁组中HBe Ag阴性、ALT轻度升高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与HBV DNA定量的相关分析
李彩东, 陈锡莲, 田鹏飞, 李惠军, 吴斌
2015, 31(4): 541-54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6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CD4+/CD8+T)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水平与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7月-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175例HBV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HB组(63例)、HBV携带者(ASC组)(112例),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的CD3+T、CD4+T、CD8+T、CD4+T/CD8+T和CD4+CD25+Treg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载量。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表达水平(30.97±18.78)%显著高于对照组(27.30±1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HB组、ASC组的CD3+T、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和CD4+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不同HBeAg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CD4+、CD8+、CD20+、CD57+ T淋巴细胞的表达分析
冼永超, 程书权, 倪辉, 黄成军
2015, 31(4): 546-55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7
摘要:
目的探讨HBe 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内免疫活性细胞(CD4+、CD8+、CD20+、CD57+T淋巴细胞)与肝脏病理及临床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70例CHB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其中HBe Ag阳性患者38例,HBe Ag阴性患者32例。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肝组织内CD4+、CD8+、CD20+、CD57+T淋巴细胞的表达,比较不同HBe Ag状态患者CD4+、CD8+、CD20+、CD57+T淋巴细胞与临床相关性。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s H检验,组间比较采用Nemenyi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 HBe 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炎症程度到达G3G4,其肝组织中CD8+、CD20+T淋巴细胞的表达均比G1组明显增加(P值均<0.05);HBe Ag阳性患者炎症程度到达G4、而HBe Ag阴性患者炎症程度到达G3,其肝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比G1组明显增加(P值均<0.05);在HBe Ag阴性患者中CD4+、CD8+、CD20+、CD57+T...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Ⅰ型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黄进发, 徐涛, 潘兴南, 赖小欢, 郑联坵, 黄志杰
2015, 31(4): 551-55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8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CD4+CD25+IL-10+(Tr1)和CD4+IL-17+(Th17)的表达特点及其与CHB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第一八○医院收治的轻中度CHB患者和重度CHB患者各40例,另选取同期无肝病诊断史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分别抽取CHB患者及对照者的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Tr1和Th17表达水平,real time-PCR检测血清中Foxp3、RORγt mRNA水平,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TGFβ1、IL-10、IL-17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轻中度和重度CHB患者与对照组相比,Treg、Tr1和Th17的百分率,转录因子Foxp3、RORγt表达水平,细胞因子TGFβ1、IL-10、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Treg/Th17和Foxp3/RORγ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轻中度CHB患者相比,重度CHB患者Treg、Tr1和Th17的百分...
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及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陈婧, 刘晓燕, 杨昊臻, 黄坤, 胡瑾华, 辛绍杰
2015, 31(4): 556-55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19
摘要:
目的研究磷酸化后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在氨基半乳糖(D-Gal N)或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模型以及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肝脏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D-Gal N/LPS诱导C57BL/6小鼠构建急性肝衰竭模型,分别在给药0、0.5、1、2、4、6、8 h设立实验组,每组4只,处死小鼠取肝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分别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半定量检测及免疫组化染色定位检测肝组织中p-p38MAPK的表达;同时对照研究pp38MAPK在HBV-ACLF、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p38MAPK在肝衰竭小鼠肝组织匀浆中的表达随时间变化持续增高,给药6 h组半定量分析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7,P=0.034)。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随存活时间的延长,小鼠肝组织炎症程度逐渐加重,炎症早期主要为窦细胞表达p-p38MAPK,随着肝组织损害加重,肝细胞表达p-p38MAPK渐多,坏死肝组织附近分...
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慢应答患者复发与疗程相关性的探讨
孙建民, 胡庆军
2015, 31(4): 560-56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0
摘要:
目的探讨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慢应答患者复发与疗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3年3月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焦作市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的基因1型CHC患者157例,采用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其中51例获得慢应答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随机分为A(24例)、B(27例)两组,分别继续原方案治疗6、12个月,停药后随访1年。观察不良反应对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影响,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HCV RNA阴转率、ALT复常率,停药后6个月、1年的复发率及ALT复常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中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HCV RNA阴转率(95.65%vs 92.59%)、ALT复常率(95.65%vs 88.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2、0.13,P值均>0.05)。停药6个月、1年后,B组患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A组(20.00%vs 50.00%;36.00%vs 68.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9、4.85,P值均<...
论著_肝脏肿瘤
胸腺肽α1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高成广, 陈日霞
2015, 31(4): 564-56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1
摘要: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收治的中晚期PLC患者59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联合组采用胸腺肽α1与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对照组临床获益率(CBR)为37.9%,联合组CBR为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联合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3.3%)明显高于对照组(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1,P<0.05);在疼痛方面,联合组疼痛缓解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4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8,P<0.0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GGT均下降,联合组下降更明显(P值均<0.05);治疗后联合组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与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值均<0.05),CD8+T细胞显著降低(...
强化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扈彩霞, 郑加生, 崔石昌, 钱智玲
2015, 31(4): 569-57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2
摘要:
目的探讨短期营养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1月-10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患者60例,平行、非随机分为2组:营养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营养指导。营养组患者介入术后口服肝营养素,早晚各1次,15 g/次,持续营养治疗4周。对照组常规饮食。2组间指标变化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持续治疗4周后,2组患者体质量、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总蛋白均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13)g/L vs(72±9)g/L、(66±10)g/L vs(74±8)g/L;P值分别为0.04、0.02)],两组间总蛋白治疗前后差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4);营养组白蛋白和胆碱酯酶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7±2.9)g/L vs(39.9±3.5)g/L、(3342±415)U/L vs(4600±459)U/L;P值分别为0.03、0.01)],两组间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治疗前后差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3...
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对邻近横膈部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
李猛, 李志艳, 田江克, 董晓宇, 刘洋, 李晨, 袁明星, 赵红伟
2015, 31(4): 573-57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3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邻近横膈部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解放军三○二医院行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277例,共计362个原发性肝癌病灶,根据入组标准选择其中66例(共71个邻近横膈部病灶)作为研究组,95例(共114个位于肝实质病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治疗术后肿瘤灭活率、局部肿瘤进展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术后1个月,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显示研究组65个病灶(91.5%)及对照组107个病灶(93.9%)完全灭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55);随访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发生局部肿瘤进展的病灶分别为16.9%、1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P=0.48)。研究组术后有22例患者出现副反应,对照组有37例患者出现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P=0.11)。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膈顶部肝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论著_其他
血浆置换对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张良杰, 陈慧娟, 赵守松
2015, 31(4): 578-58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4
摘要:

目的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对肝衰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干扰素(IFN)γ的清除效果,进一步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肝衰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6例肝衰竭患者,分别在血浆置换术前及多次治疗后的次日清晨采集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IFNγ的含量,计量资料治疗前后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36例肝衰竭患者TNFα、IL-6、IFNγ治疗前分别为(381.23±190.57)ng/L、(77.9±83.09)ng/L、(534.65±471.19)ng/L,治疗后分别为(274.12±212.30)ng/L、(54.8±63.32)ng/L、(259.65±312.26)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亚急性肝衰竭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又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结果发现,IL-6、TNFα在早、中、晚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紧密连接蛋白1与肝性脑病大鼠模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关系
胡立华, 陈鹏, 王晓丽, 张继晔, 苏连明, 张沛怡
2015, 31(4): 582-58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5
摘要:

目的研究肝性脑病(HE)大鼠脑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水平与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HE 4、8和12 h共4组,每组45只。应用D-氨基半乳糖(400 mg/kg)和内毒素(100μg/kg)联合腹腔内注射建立HE大鼠模型。分别于造模后4、8和12 h检测血氨浓度、伊文思蓝(EB)含量、脑组织含水量及real-time Q-PCR法检测血脑屏障ZO-1 mRNA含量。计量资料方差齐时采用LSD检测,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 T3法检测。结果造模2 h后HE组大鼠逐渐出现HE症状;造模后4 h与正常组相比,大鼠血氨浓度[(74.27±1.77)μmol/L vs(33.85±1.50)μmol/L]、脑组织EB含量[(4.84±0.43)μg/g vs(3.96±0.48)μg/g]、脑组织含水量[(78.63±0.46)%vs(76.07±0.39)%]即开始升高(P值均<0.001),且随时间延长,血氨浓度、脑组织EB含量、含水量升高更加明显(F值分别为5983.36、111.54、737.25,P值均<0...

短篇论著
HCV 5’非编码区基因突变对标准抗HCV治疗方案疗效的影响
毛维武, 杜鹏, 张文杰, 李静, 屈延, 石怀远, 王艳霞
2015, 31(4): 585-58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6
摘要:

<正>HCV属于黄病毒科成员之一,球型,有包膜,为单股正链线状RNA,基因组长约9600 bp,编码11种蛋白质,HCV基因包括5’非编码区(5’non-coding region,5’-NCR)、结构区、非结构区和3’非编码区(3’non-coding region,3’-NCR)4部分。学者们通过对HCV RNA的研究,已发现了6个基因型,80多个亚

病例报告
肠系膜上动脉置管溶栓联合全身抗凝治疗急性广泛门静脉血栓2例报告
祁凌霞, 温晓玉, 白洋, 彭姗姗, 崔园园, 李博, 华瑞, 潘煜, 金清龙, 李佳睿, 牛俊奇, 唐小斌
2015, 31(4): 588-59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7
摘要:

<正>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acute portal vein thrombosis,APVT)是一种少见且临床表现复杂的急腹症,约占肠道血管性疾病的5%~15%[1]。急性广泛门静脉血栓形成(acute extensive portal vein thrombosis,AEPVT)是指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中有2条或2条以上血管急性血栓形成[2],在临床更为罕见,治疗上也更为棘手。本文报道2例肠系膜上

脾脏多形性未分化肉瘤1例报告
付裕, 王英超, 谭璐东, 金哲, 贾宝兴, 刘亚辉
2015, 31(4): 591-59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8
摘要: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间断左上腹疼痛2个月余入院。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0年余;病程中无发热等表现。查体:腹部平坦,未触及腹部肿物,左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5次/min。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检查提示左上腹可见一大小约11.5 cm×8.5 cm团块,回声不均匀;腹部CT平扫+三期增强

综述
聚乙二醇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应答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高爱华, 张玉果, 南月敏
2015, 31(4): 594-59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29
摘要: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应答受宿主遗传背景、免疫状态、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概述了宿主白细胞介素(IL)28B基因多态性、基线干扰素诱导蛋白10、IL-17A、IL-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病毒载量及基因型、治疗12和24周HBs Ag、HBe Ag血清水平变化为实现HBs Ag、HBe Ag消失及血清学转换、持久病毒学应答的重要预测因素。对近年来关于CHB患者PEG-IFNα治疗应答相关因素研究作一综述。
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新进展
张悦, 吕洋, 李旭, 高普均
2015, 31(4): 599-60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0
摘要:
在众多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中,替诺福韦(TDF)以其强效、低耐药性及对多种NAs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有效的特点脱颖而出,使其在临床HBV感染治疗中被广泛应用。介绍了TDF对CHB初治患者和经治患者的疗效,并分析了其对肝硬化患者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对TDF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认为TDF耐药率低、安全性好,为目前CHB治疗的一线药物。
HBV感染相关性肝病中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失衡的研究进展
程萍, 薛博瑜
2015, 31(4): 603-60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1
摘要:
HBV持续感染与宿主的免疫应答相关,CD4+T淋巴细胞在HBV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后,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应答的恢复与CD4+T淋巴细胞亦相关。近年来新发现CD4+T淋巴细胞的2个亚群,即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它们与HBV持续感染相关疾病的病情进展以及肝损伤相关。初步总结了Treg和Th17的分化及功能,综述了HBV持续感染相关疾病中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抗病毒治疗后二者的变化,旨在为临床进行免疫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帮助。
HBV受体及进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李强, 卓其斌, 黄玉仙, 陈良
2015, 31(4): 607-610.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2
摘要:
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TCP)是HBV感染的受体。HBV受体的发现为抗HBV新药研发提供了新靶标。阐述了HBV感染研究中遇到的瓶颈、NCTP的发现意义及其表达调节,通过近2年来的研究,发现许多药物可以阻断NTCP的受体功能,进而高效阻断HBV感染,认为HBV进入抑制剂已成为抗HBV新药研发的主流,并且有可能成为未来根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策略之一。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产生耐药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樊秀, 林晓东, 岑晓红, 侯玉香
2015, 31(4): 611-61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3
摘要: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关键是抗病毒,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长时间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易导致病毒基因变异而产生耐药,致使病毒对药物敏感性下降。介绍了4种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的耐药位点及耐药率,其中拉米夫定耐药率最高,恩替卡韦最低。新近研究表明,HBV基因分型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耐药有一定的相关性。为预防耐药,应严格掌握抗病毒适应证,选用高效低耐药药物。耐药后,可加用或换用没有交叉耐药的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耐药突变株动态演变特征的研究进展
王扬, 刘霜, 周莉, 郑素军, 段钟平
2015, 31(4): 614-61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4
摘要: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长期单药抗HBV治疗过程中易导致病毒发生耐药突变,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症化和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相关,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深入理解耐药变异株在长期抗病毒治疗中的演变特征,在基因型耐药发生至病毒学突破发生的时间间隔内,选择适用于临床耐药的监测方法,动态监测耐药株在准种池中的比例变化,及时更改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化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有助于研发高效的抗病毒药物。
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HBV感染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吴长会, 韦嘉
2015, 31(4): 618-62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5
摘要:
HBV感染过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调控。白细胞介素(IL)10是免疫调节的必需因子,IL-10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影响IL-10 mRNA的转录,从而影响血清IL-10水平。IL-10与HBV感染转归、预后有关联。简述了IL-10基因多态性与血清IL-10的关系和IL-10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转归的联系,对IL-10作为炎症反应抑制因子,在机体免疫功能、HBV感染转归、HBV发展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认为IL-10基因多态性及血清IL-10与HBV感染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影响机体清除HBV,并与HBV感染肝损害程度、HBV感染肝硬化、HBV相关肝细胞癌有关。检测IL-10基因及血清水平对预测HBV感染转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在慢性HBV感染及其治疗中的作用
张璨, 万卉, 陈红, 张凯
2015, 31(4): 622-62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6
摘要:
影响HBV感染/清除及抗病毒疗效的因素极为复杂,如宿主、病毒、环境等。近年来研究证明白细胞介素(IL)28B基因多态性与HCV清除及抗病毒治疗高度相关,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关注IL-28B基因变异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的作用,其中rs12979860、rs12980275、rs8099917 3个位点成为研究热点。总结了IL-28B基因多态性在HBV感染/清除及CHB患者干扰素治疗中的作用,虽然尚无定论,但目前认为IL-28B基因多态性可能在CHB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临床价值。
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于国英, 黄群, 马玉秀
2015, 31(4): 626-62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7
摘要:
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最重要的手段。叙述了近年来抗病毒治疗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特异性靶点治疗、基因治疗等的进展情况。认为未来抗HCV治疗还需要更有效的药物联用治疗方式、更短的用药疗程、更低的毒副作用以及更高的耐药阈值等。
Toll样受体4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沈敏, 范怀艳, 韦嘉
2015, 31(4): 630-63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8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发生于具有代谢综合征特点的患者,主要临床病理表现为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可进展为肝硬化,最终发生肝衰竭。Toll样受体(TLR)4信号途径参与NAFLD的发生发展。目前,TLR4在NAFLD发病中所起到的作用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简述了TLR4的结构、TLR4信号途径的构成、表达调节方式、功能及其与NAFLD的关系,认为未来TLR4信号途径必然成为治疗NAFLD的重要研究领域。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作用
张敏娜, 杨永平, 貌盼勇
2015, 31(4): 635-63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39
摘要: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 CAM)为一种跨膜糖蛋白,表达于上皮组织和多数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中,与细胞的黏附、迁移、增殖、分化以及肿瘤的发生、进展等有关。近年来,Ep CAM被认为是肝细胞癌(HCC)干细胞标志物,阐述了其在HCC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中的作用,认为其可能为未来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线索。
难治性肝泡型包虫病的多学科个体化治疗
阿卜杜艾尼·啊卜力孜, 温浩
2015, 31(4): 639-64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40
摘要:

肝泡型包虫病(HAE)是一种严重危害中国西部人群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根治性手术切除率的不断提高,以往认为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晚期HAE患者也有根治的可能,但部分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仍然存在并发症多、生存质量差等问题,因此HAE被认为是难治性、复杂性疾病。单纯传统专业组讨论的经验性诊治模式不能准确地应用多个学科临床技能全方位专业化、规范化的诊治策略,无法满足晚期难治性HAE的治疗;多个学科协作诊治模式能够有机地结合目前各项治疗方式的优点,制订合理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对当前HAE多学科个体化治疗作一综述,认为多学科协作综合个体化治疗是晚期难治性HAE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手段。

肠道微生态与肝病的关系
王晓彤, 韩涛
2015, 31(4): 642-645.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4.041
摘要:
近年来,肠道微生态由于与各种肝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肝功能受损时,肠道微生态被破坏;肠道稳态的失衡,反过来又使肝病重症化。阐述了肠道微生态与多种肝病的关系及调整肠道微生态对肝病治疗的作用,目的在于通过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为肝病防治提供一种新思路。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跨膜蛋白6超家族成员2基因变异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摆脱心血管疾病
杨坤, 王中峰, Dongiovanni P
2015, 31(4): 494-494.
摘要:

<正>肝脏过量储存甘油三酯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状态,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可能加速为肝纤维化进展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TM6SF2 E167K变异的携带者由于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分泌减少而易患脂肪肝。因此,他们有较低的循环脂质和心肌梗死风险。为了评估在NASH风险受试者中TM6SF2 E167K是否影响肝损伤及心血管事件,米兰大学的Dongiovanni P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中对怀疑为NASH的1201例患者行肝活组织检查来评估肝损伤程度;427例患者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来自瑞典肥胖

戊型肝炎疫苗的长期有效性
温晓玉, 王中峰, Zhang J
2015, 31(4): 519-519.
摘要:

<正>HEV是引起急性肝炎的主要原因,而戊型肝炎疫苗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确定。来自厦门大学的Zhang J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在初始疗效研究中,纳入16~65岁的健康成人,随机分为疫苗组56 302例(接受戊型肝炎疫苗注射)和对照组56 302例(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分别在0、1、6个月对两组人员接种疫苗,注射后随访了19个月。在后续扩展研究中,所有参与者依然遵照双盲原则,进行了4.5年的疗效评估,以及对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观察。结果显示,在4.5年的观察期间,共发现了60例戊型肝炎病例,其中7例来自疫苗组(每10 000人中出现0.3例戊型肝炎感染),53例来自对照组(每人中出现例戊型肝炎感染),该意向性治疗分析中,疫苗的有效性达到了[可信区间

HIV与HCV合并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
高修竹, 王崇, Konerman MA
2015, 31(4): 529-529.
摘要:

<正>HIV和HCV共感染与肝病的进展相关。然而,肝病进展的程度是多变的,并且在区分患者HCV疾病处于稳定或进展状态上的能力十分有限。为了探究在共感染患者组成的前瞻性群体中纤维化进展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的Konerman MA等选取了282名无肝硬化患者的435个肝活组织检查对。根据METAVI评分系统,由1个病理医生对活组织检查进行单盲打分。纤维化进展被定义为配对的活组织检查间至少有1个METAVIR纤维化阶段的增加。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为非裔美国人(84.8%),男性占67.7%,基因1型HCV感染占93.4%。243名患者在初次活组织检查时为无或轻微纤维化。活组织检查的平均间隔为2.

抗-HBc阳性患者中的隐匿性HBV感染的调查研究
金晶兰, 王中峰, Martinez MC
2015, 31(4): 540-540.
摘要:

<正>隐匿性乙型肝炎是指血清HBsA g为阴性,而血清和肝脏HBV DNA仍有低水平(<200 IU/ml)复制。来自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tinez MC等描述了澳大利亚高危人群中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了研究对象和对照组HBV S基因序列。在SEALS血清实验室应用雅培试剂检测HBV DNA阳性、HBsA g阴性、抗-HBc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共回顾分析228 108个样本,1451例患者标本测试了隐匿性HBV感染的3个血清学指标,其中仅有10例患者(0.69%)符合隐匿性HBV感染的标准。对5个可疑隐匿性HBV感染者HBV S基因测序,与对照序列相比,发现主要亲水区域"a"表位变异。另外,共8个连续核苷酸转换(替换)导致7个氨基酸序列

阻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和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包含蛋白3可恢复急性酒精性肝炎患者的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吴瑞红, 李婉玉, Markwick LJ
2015, 31(4): 555-555.
摘要:

<正>酒精性肝病(ALD)容易并发细菌感染。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PD)1及其配体CD274(也称PDL1)、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包含蛋白(TIM)3及其配体半乳凝集素(galectin)9均为抑制性受体,能调节保护性免疫和宿主免疫介导损伤之间的平衡。然而,这些分子的持续性高表达可以使免疫功能耗竭和失效。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Markwick LJ等对这些免疫抑制性受体在ALD患者免疫损伤中的作用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研究共纳入20位急性酒精性肝炎(AAH)患者、16位稳定的晚期酒精性相关肝硬化患者和12位健康人为对照。

双调蛋白激活人体肝星状细胞并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表达上调
杨文轩, 王中峰, McKee C
2015, 31(4): 577-577.
摘要:

<正>双调蛋白(AR)参与肝纤维化及其对肝星状细胞(HSC)的调节是当前研究热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可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来自伦敦大学的Mc Kee C等调查了体外AR对人体原代HSC(h HSC)的影响,以期证实体内AR与NAFLD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分离自健康肝段的h HSC用来分析AR的表达及其催化剂、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AR诱导h HSC增殖和基质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存在拮抗剂。在NASH小鼠模型和NASH患者中评估AR参与纤维化形成的过程,发现h HSC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抗凝治疗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卢旺, 李婉玉, Cerini F
2015, 31(4): 590-590.
摘要:

<正>近期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可增加血栓风险,不常应用抗凝治疗。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目前尚不清楚抗凝是否会诱发这些患者出血。来自巴塞罗那大学的Cerini F等对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抗凝治疗进行了评估。研究中分别有14名和38名患者符合门静脉血栓和各种心血管疾病抗凝治疗的指征,104名未经抗凝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纳入研究患者的肝硬化严重程度、年龄、性别、出血原因、SOFA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显示,99名(63%)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门静脉高压,57名(37%)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溃疡/血管病变,26名(17%)患者5天后出现衰

血清鞘脂类的变化与肝纤维化进展及治疗效果的关系
孔文丽, 李婉玉, Grammatikos G
2015, 31(4): 610-610.
摘要:

<正>在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中,长链磷脂(Cer)切除导致鞘氨醇水平持续升高,可引起严重肝病。最近研究者发现,在慢性肝病患者中血清鞘脂水平下调。然而,到目前为止,其在预测肝纤维化生化指标方面的作用还没有被研究。来自法兰克福歌德大学附属医院的Grammatikos G等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406例(203例为HCV基因1型感染者,203为HBV感染者)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各种鞘脂代谢物的水平。结果发现,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中,血清鞘脂(鞘氨醇、二羟鞘氨醇)的变化与HCV患者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有关[比值比(OR)=1.111,95%可信区间(95%CI):1.028~1.202,P=0.0007;OR=0.634,95%CI:0.435~0.925,P=0.018]。在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体内平衡模式指数评估发现,血清鞘脂与甘油三酯、胆固醇及胰岛素抵抗有关。丙型肝炎患者

读者·作者·编者
《临床肝胆病杂志》论著类文章摘要的撰写要求
2015, 31(4): 525-525.
摘要:

<正>目的应避免与文题和引言重复,一两句话即可。方法应包括以下因素: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和数量)→分组情况→处理因素→检测/调查方法→检测/观察指标(含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含以下部分:(1)定性指标的阳性(阴性)率;(2)定量指标应写明检测指标具体值、变化情况(与哪组比较指标的升高或降低)及显著性检验结果(给出t值、F值、χ2值,P值等);(3)形态学观察结果应叙述主要的特征性改变。结论应针对结果扣住目的,每一项结论都应有结果中的证据支持。一两句话即可,不必另分段落或设小标题。

离心机转速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2015, 31(4): 563-563.
摘要:

<正>离心机转速用rpm表示已是非法定单位的写法。正确的写法是:当低速离心时(1万转以下)用r/min表示;当高速或超速离心时(1万转以上)用相对离心力"×g"表示,g是斜体,前面是乘号。

《临床肝胆病杂志》综述类文章摘要的撰写要求
2015, 31(4): 625-625.
摘要:

<正>综述类文章的摘要应包括以下3个层次:(1)研究背景:一两句话即可,忌与文题重复。(2)文章内容概括:主要以"介绍(了)……","叙述(了),评述(了),简述(了)……","回顾(了)……","归纳(了)……","总结(了)……","分析(了)……"等句式指示论文主题所涉及的各分论题及其内容范围。(3)作者的见解:主要以"指出……","得出……","提出……","认为……","分析表明……"等句式来表述。一两句话即可。摘要中不要出现主语,如"本文"、"作者"等,切忌把引言中的内容写入摘要。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编委、审稿专家稿件免收审稿费
2015, 31(4): 485-485.
摘要:

<正>自2010年以来,《临床肝胆病杂志》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A)、英国《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GH)、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瑞典《期刊开放获取指南》(DOAJ)、瑞士《世界卫生组织HINARI数据库》、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CEPS)》等11个海外数据库收录。本刊来稿量、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稳步递增,在肝胆胰学术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各位编委和审稿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年1-12期“重点号”选题
2015, 31(4): 536-536.
摘要:

<正>为使作者了解我刊的编辑出版计划,及时地为我刊惠赐稿件,我刊编委会确定了2015年1-12期"重点号"选题:1.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2.自身免疫性肝病;3.肝纤维化及肝硬化;4.乙型肝炎;5.胰腺疾病;6.原发性肝癌;7.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8.小儿肝胆胰疾病;9.肝衰竭与人工肝;10.胆汁淤积和胆道疾病;11.丙型肝炎;12.肝移植。为本刊重点号的投稿请注明"***重点号投稿"字样。对于围绕重点号选题的文章,本刊将择优优先发表。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临床肝胆病杂志》诚聘审稿专家
2015, 31(4): 593-593.
摘要:

<正>《临床肝胆病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是我国首个肝胆胰疾病专业杂志。刊载内容为肝胆胰领域的临床与基础、中西医、内外科学术论文。目前已有国内外编委295名和审稿专家637名。随着杂志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做好期刊的审稿工作,提高审稿质量,缩短审稿周期,本刊公开诚聘优秀的审稿专家。具体要求如下:1.从事肝胆胰疾病研究领域基础临床、中西医、内外科等相关专业;

《临床肝胆病杂志》开通“支付宝”在线支付审稿费、版面费和杂志订阅费
2015, 31(4): 593-593.
摘要:

<正>为方便广大作者支付审稿费、版面费和杂志订阅费,本刊在原有邮局汇款方式基础上,开通"支付宝"在线支付功能,支付宝账号为:lcgdb@vip.163.com,户名为:*晶。即日起,您可以足不出户通过支付宝的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支付相关费用。支付宝使用说明:1.手续费说明:手机客户端免费;电脑端按照0.10%收取,最高10.00元/笔,最低0.5元/笔(手续费为支付宝收取)。2.转账留言说明(留言最多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