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1期

显示方式:
主编致辞
主编致辞
贾继东, 牛俊奇
2015, 31(1): 1-1.
摘要:

<正>亲爱的读者朋友,挥手道别的2014年,在本刊编委和审稿专家的精心呵护下,在广大作者和您的关爱支持下,《临床肝胆病杂志》奋发努力大步前行,生机勃勃茁壮成长!回望过去,与这一年有关的创造与记忆仍历历在目——《临床肝胆病杂志》的来稿量持续增加,比2013年提高了35%,每期杂志由80页增加到平均115页,增加了刊载量,缩短了刊发周期。全年12期杂志,期期有主题、期期有权威述评、期期有名家论坛,分别就肝胆胰领域的内外科、中西医、临床和基础方面的前沿热点问题进行了深

述评
肝病的中医药治疗
王融冰
2015, 31(1): 2-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01
摘要:
中医治疗肝病主要源于对中医"肝"藏血、主疏泄等功能状态的调治,其中涉及现代消化、内分泌、肠-肝-轴等系统功能,结合现代相关生理、病理和病原学形成了中医肝病治疗学。收集了近10年来中医在肝病治疗领域的临床、科研现状,采纳临床有明确疾病诊断并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和经过重大科研课题证实疗效的成果,力求客观反映现代中医治疗肝病的特色与优势。慢性乙型肝炎配合抗病毒治疗提高疗效;HBV携带者着力预防病情进展;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阻止内毒素等对肝脏的二次打击。非特异性抗炎保肝、抗肝纤维化、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是中医特色,已被广为应用。对于无特效治疗方法的一些肝病,中医药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对有效的理法方药的传承、发扬,创建更完善的医疗体系是我国医学界共同的责任。
防治指南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2015, 31(1): 7-1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02
摘要:

<正>1前言1.1本共识意见的产生背景和程序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有重要作用,但缺乏特异性。超声检查通常是影像学检查的第一步。目前,国内消化内科尚未制订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为规范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诊断和治疗,中华消化杂志编辑部特邀请国内部分消化内外科专家和放射科专家组成《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

胆管癌诊断与治疗——外科专家共识
国际肝胆胰学会中国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
2015, 31(1): 12-1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03
摘要:

<正>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统指胆管系统衬覆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按所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两大类。ICC起源于肝内胆管及其分支至小叶间细胆管树的任何部位的衬覆上皮;ECC又以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点为界分为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于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国外早在

《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及管理》推荐意见
朱鹏, 陈战, 王宇明
2015, 31(1): 21-2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05
摘要:

2014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发布了关于肝脏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s,FLL)的诊疗指南,在此翻译全文推荐意见以供临床医生参考。推荐强度及证据质量分级参考表1。1实性FLL1.1怀疑为肝细胞癌(HCC)(1)肝硬化且超声显示肝损害>1 cm的患者应使用磁共振成像(MRI)或三相CT检查(强烈推荐,证据质量中)。(2)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合并肝硬化的实性FLL,患

《韩国肝病学会临床应用指南:丙型肝炎的管理》解读
丁洋, 窦晓光
2015, 31(1): 25-2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06
摘要:

<正>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治疗理念和策略的不断更新,特别是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的临床应用,丙型肝炎的治疗正在快速发展。因此,2014年韩国肝病学会(KASL)成立了由9名肝病专家组成的起草委员会,以循证医学和权威专家系统综述为基础,修订了韩国丙型肝炎管理的临床应用指南,并发表在Clinical and Molecular

2012年欧洲肝病学会及2010年美国肝病学会关于酒精性肝病指南的解读
常彬霞, 孙颖, 滕光菊, 张伟, 赵军, 邹正升, 李保森
2015, 31(1): 30-3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07
摘要:

<正>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据美国国立卫生院酒精滥用与成瘾研究所(NIAAA)的报告显示,在美国肝硬化已成为导致死亡的第12大原因。近年来,在我国成人群体中ALD的发病率、占同期肝病住院患者的比例及酒精性肝硬化在肝硬化中的病因构成比不断上升,由此可见酒精所致的肝损伤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2010年我国修订的ALD诊疗指南比较精炼,因此

专家论坛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
高月求
2015, 31(1): 35-3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08
摘要:

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CHB)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开展不够、客观化的疗效评价指标重视程度欠缺等。在今后的临床防治工作中,应紧密结合CHB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充分发挥中医药调整人体功能状态包括免疫功能状态的特色和优势,开展中医药调控CHB免疫应答的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在总结临床实践经验时,除了注重患者的症状,还要积极应用生化学、病毒学、病理学等替代结局指标,以提高疗效评价的客观性;在临床研究中,尽可能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公认性。充分发挥我国CHB防治的中西医结合优势,必将造福广大患者。

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王宪波, 孙乐
2015, 31(1): 38-4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09
摘要:

近年来肝纤维化的无创性诊断技术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介绍了血清标志物、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 Scan)等非创伤性诊断技术在肝纤维诊断中的应用。抗肝纤维化治疗应是包括病因治疗、抗炎保肝、抑制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过多沉积的细胞外基质为一体的系统治疗。对于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是抗肝纤维化的基础,而中医药在抑制合成及降解过多沉积的以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方面,具有作用于多个环节、多个层次和多个靶点的特性,而成为肝纤维化治疗的新希望。但是,中西医结合抗肝纤维化的优势仍需通过设计严谨、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而深入研究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也是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

乙型肝炎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
李筠
2015, 31(1): 42-4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0
摘要:
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是目前国内肝衰竭的主要临床类型,临床证候复杂多变,变证多,兼夹证多,治疗难度大。近年来,在肝衰竭病因病机、证候规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人们对肝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逐步趋于一致,基本的病因病机可以用"湿、热、毒、瘀、虚"来高度概括;临床研究更注重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中国国情开展临床研究;个体化复杂干预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降低肝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生存质量;其在调控免疫、有效控制内毒素血症方面的作用机制初步得以揭示。
肝衰竭中医证候研究概述及扶阳疗法初探
毛德文, 唐农, 王娜, 王沙, 龙富立, 易敏铭
2015, 31(1): 48-5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1
摘要:
概述了历代医家对肝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病位、辨证论治等内容的认识,研究结果显示当代学者与古代医家对肝衰竭的认识基本一致,并且当代学者在前贤的基础上,对肝衰竭的病因、病机、病位、辨证论治等内容作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另外,还从扶阳疗法角度探讨了慢性肝衰竭的治疗,为慢性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
晚期血吸虫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吴亮, 田德英
2015, 31(1): 52-5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2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一种传染病,晚期血吸虫病造成的危害尤其严重,单纯驱虫治疗不能有效防治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生与进展。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简介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是控制疾病进展的有效途径。
论著_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
补肾健脾方对ALT轻度升高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的影响
周振华, 孙学华, 李曼, 朱晓骏, 金树根, 张鑫, 高亚婷, 高月求
2015, 31(1): 58-6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3
摘要: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方对ALT轻度异常的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程序性死亡受体(PD)1/程序性死亡配体(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32例ALT轻度升高的HBe Ag阳性CHB患者。在明确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补肾健脾方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PD-1和树突状细胞(DC)上PD-L1的表达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表达PD-1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CD4+T细胞表达PD-1的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T细胞表达PD-1百分率和MF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CD8+T细胞表达PD-1百分率和MFI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值均<0.01);治疗后两组患者CD8+T细胞表达PD-1的M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DC表达P...

甘草酸类制剂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疗效的Meta分析
毛海鹰, 康涛, 姚玲, 陈琴
2015, 31(1): 63-6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4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甘草酸类制剂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CBMdisc、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1990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甘草酸类制剂联合内科综合治疗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相比较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试验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其中的异质性、敏感性、偏倚作出判断。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研究,包括试验组298例和对照组294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病死率及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RR)=0.56,95%可信区间(CI):0.420.76,P<0.01;均数差(MD)=-92.56,95%CI:-122.92-62.20,P<0.01];试验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1.14,95%CI:5.4016.87,P<0.01];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甘草...

中药汤剂/中成药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疗效的Meta分析
杜莹, 方蕾
2015, 31(1): 68-73.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5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汤剂/中成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药期刊全文及学位论文数据库,截止日期2014年7月31日。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药汤剂/中成药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与单用UDCA治疗PB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RCT文献,共计68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346例,对照组33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6个月时,总体有效率、症状改善率、肝功能(ALT、ALP、GGT、TBil)、肝纤维化四项等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于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药汤剂/中成药联合UDCA干预在治疗6个月时能明显改善PBC患者的肝...

资生丸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不良反应的干预及疗效观察
柳侠平, 陶玉, 吴春明, 陈永平
2015, 31(1): 74-7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6
摘要:

目的观察资生丸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干预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在温州市中医院肝病科和肿瘤科住院的7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5例,均行TACE治疗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予加用资生丸1包,3次/d,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对照组不予中药治疗。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生存率(OS)比较采用Kaplan-Meier方法及Log-rank检验。结果治疗组第一次TACE术后纳呆和腹胀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二次TACE术后乏力、纳呆和腹胀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二次TACE术后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一次TACE术后CD3+、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二次TACE术后CD3+、CD4+、CD8+和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82周,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4周,两...

超微脂康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的疗效
熊焰, 章志娟, 刘鹏, 王雅
2015, 31(1): 78-8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7
摘要:

目的观察超微脂康饮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疗效。方法 SD大鼠高脂饮食饲养6周后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脏病理切片证实造模成功;造模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超微脂康饮(低、中、高剂量)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超微脂康饮灌胃,壳脂胶囊组给予壳脂胶囊混悬液,模型组及空白组灌服蒸馏水,除空白组外,其余组仍予高脂饮食。6周后分别检测各组的肝功能、血脂、肝脂及肝脏组织学改变。各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超微脂康饮各组血清ALT、AST、肝组织脂质(TC、TG)等方面均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微脂康饮中,低剂量组血清TG、TC显著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微脂康饮各组血清alt、ast、肝组织tc与壳脂胶囊组比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模型组及超微脂康饮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活动度,但与模型组比较,超微脂康饮各组、壳脂胶囊组大鼠的肝脏炎症活动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值均<0.05),而壳脂胶囊组较超微脂康饮各组改善稍明显(P值均<0.05)。结论超微脂康饮能改善N...

论著_脂肪性肝病
延安地区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探讨
乔丽娜, 戴光荣, 张锦, 申妮
2015, 31(1): 82-8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8
摘要:

目的调查并探讨延安地区成人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资料完整的健康体检者,均接受人体学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生化及免疫学检查(肝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肾功能、病毒标志物)及超声检查。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共6236例健康体检者参与调查研究,约占延安市人口的3.76‰。其中男3532例,女2704例,平均(49.27±12.93)岁。B超共检出脂肪肝1602例,占25.69%,其中酒精性、可疑酒精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分别占4.55%、7.08%及88.37%。脂肪肝组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空腹血糖过高、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等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饮酒、腰围、身体质量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尿酸(UA)、空腹血糖、糖尿病、高血压病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其中HDL-C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及糖尿病组较血糖正常组相比脂肪肝患病风险分别增加了1.584、2.638...

论著_胆道疾病
肝组织解偶联蛋白2在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实验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温暖, 朱以祥, 吕仁更, 康江晖, 韩洪军, 徐瀚斌
2015, 31(1): 88-9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19
摘要: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及胆道再通大鼠肝组织解偶联蛋白(UCP)2的表达及意义,探讨梗阻性黄疸对能量代谢障碍与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A组)、梗阻性黄疸1周组(B组)、梗阻性黄疸2周组(C组)、梗阻性黄疸1周再通1周组(D组)、梗阻性黄疸10 d再通1周组(E组)、梗阻性黄疸2周再通1周组(F组)。检测各组动物血清ALT、DBil、TBil水平;光镜下观察肝脏形态学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UCP-2mRNA的表达。结果胆道梗阻后,B、C 2组血清TBil、DBil、ALT水平较A组均升高(P值均<0.05),C组升高较B组明显(P值均<0.05)。光镜下可见B、C组肝细胞肿胀,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伴胆管增生,C组出现典型的肝细胞片状坏死。B、C 2组肝组织UCP-2 mRNA表达较A组升高(P值均<0.05),C组升高较B组明显(P<0.05)。胆道再通组后,D、E、F 3组血清TBil、DBil、ALT水平呈不同程度下降。光镜下观察肝脏形态改变也明显趋于正常。D组肝细胞UCP-2 ...

论著_肝胆胰肿瘤
腹腔积液细胞DNA倍体及miRNA-21联合检测对肝细胞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肖作汉, 孟冈, 王立志, 孙文锦
2015, 31(1): 93-9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0
摘要: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腹腔积液细胞DNA倍体与微小RNA-21(miRNA-21)表达诊断肝细胞癌(HCC)的效能。方法将2012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鄂州市中心医院所收治临床表现伴有腹腔积液的患者纳入研究,HCC患者分入试验组,非HCC患者分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指标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取独立敏感指标,绘制相应指标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及约登指数(YI)。结果两组患者组间资料单因素比较显示:性别(男性比例)、吸烟史、HBV阳性、上腹部CT疑似阳性、卡氏功能量表(KPS量表)、ALT、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APT)、α-L-岩藻糖苷酶(AFU)、腹水细胞miRNA-21、腹水细胞DNA异倍体阳性共计11项指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AFP、APT、腹水细胞miRNA-21、腹水细胞DNA异倍体是诊断HCC的敏感指标。腹水细胞miRNA-21与DNA异倍体的AUC分别为0.742与0.801;吸烟史、AFP与APT三者联合断HCC的AUC为0.852,YI为0....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对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的临床观察
倪明立
2015, 31(1): 99-10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1
摘要: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技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5月-2010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35例肝癌患者首先行TACE治疗23周,然后行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12周后再次进行TACE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随访生存情况。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3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4例,进展3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00%,疾病控制率为91.43%;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6%、39.4%。35例患者治疗前甲胎蛋白(AFP)为(837.6±216.7)μg/L,治疗后AFP为(206.2±48.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3,P<0.05)。结论 TACE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是治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可靠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论著_其他
老年性细菌性肝脓肿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治疗
王玉林, 胡荣奎, 宗敏
2015, 31(1): 103-10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2
摘要:

目的总结老年性细菌性肝脓肿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14年2月在灌南县中医院确诊为老年性细菌性肝脓肿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S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治疗特点。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42例患者中,37例病灶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33例为单发病灶,9例病灶表现为多房或蜂窝状征象。MSCT平扫结果示,病灶均表现为较正常肝组织低的低密度灶,CT值约6~40 Hu;动脉期:39例病灶边缘环状强化,3例病灶边缘无强化。内科保守治疗15例,穿刺引流27例。1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脓腔直径(3.7±2.1)cm,发热时间为(11.7±4.1)d,平均住院(22.6±5.3)d;27例行穿刺引流治疗的患者脓腔直径(6.3±2.8)cm,发热时间为(7.1±2.2)d,平均住院(13.7±3.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1、0.026、0.006)。结论 MSCT检查能够准确显示脓肿位置、形态,结合患者病史可做出正确的诊断。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治疗是一种有效、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控制发热,加快老...

短篇论著
小剂量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
孙建民
2015, 31(1): 107-10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3
摘要:

<正>基因1型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C)难以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的重要因素之一[1]。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仍然是目前国内治疗基因1型CHC的标准方案[2]。但PEG-IFN价格昂贵,对于我国广大不发达地区患者难以承受。本研究应用小剂量干扰素(IFN)α-1b联合RBV、胸腺肽(thymosin,T)α1治疗基因1型CHC取得了与标准治疗

病例报告
服用生何首乌粉致肝损害2例报告
刘苗苗, 潘留兰, 魏玉统, 肖合军, 段立伟
2015, 31(1): 110-111.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4
摘要:

<正>1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47岁,因发现尿色加深15 d,加重伴乏力、腹胀3 d,于2013年12月2日入院。既往3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慢性胆囊炎病史10年。1年前因乳腺癌行左侧乳腺切除术,规律口服"他莫昔芬"(10 mg,2次/d)至今。查体:巩膜中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肌软,全腹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原发性肝脏平滑肌肉瘤1例报告
刘春华, 李庆彦, 管珊, 王思奎
2015, 31(1): 112-11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5
摘要:

<正>原发性肝脏平滑肌肉瘤在所有肝脏恶性肿瘤中极为罕见,其血供丰富,进展快,无特异性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诊断依赖免疫组织化学。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该病例,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1病例资料患者,女,22岁,因"乏力、腹胀、肝功能异常10 d,肝占位5d"入院。查体:消瘦、贫血貌,眼睑苍白,上腹部膨隆,肝肋下可触及约3 cm,质硬,移动性浊音阴性。强化CT示肝右叶见截面

综述
HCV细胞培养系统及其在中草药提取物抗HCV研究中的应用
李京涛, 常占杰, 席奇, 刘亚珠, 宋春荣, 南然, 李日向, 魏海梁, 闫曙光
2015, 31(1): 115-117.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6
摘要:
应用中草药治疗丙型肝炎报道较多,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采用中药复方制剂进行临床治疗,疗效局限。由于一种中药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某些物质之间在体内甚至有相互拮抗的作用,因此,对于治疗结果的作用机理很难阐述清楚。简述了HCV假病毒、复制子和全长细胞培养系统的研究现状,并对应用HCV RNA细胞模型研究中药单体或有效成分进行抗HCV实验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中药治疗丙型肝炎研究提供新思路。
中药结合介入手段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
刘洋, 李桂英, 赵相轩, 卢再鸣, 郭启勇
2015, 31(1): 118-12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7
摘要:
介入方式治疗肝癌以创伤小、局部作用明显等优势成为非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因药物疗效、肝癌的生物学特性等原因,其疗效不尽如人意。中药与介入手段结合治疗肝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治疗方式的角度,回顾了近十年来中药结合介入手段治疗肝癌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指出中药结合介入手段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独特优势。
HCV感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朱婷, 聂青和
2015, 31(1): 123-126.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8
摘要:
理想的HCV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不仅有利于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的致病机制(包括病毒-宿主相互作用、病毒变异性、宿主免疫应答规律),还为抗病毒药物的筛选和预防性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途径。介绍了目前大家熟知的动物模型,包括黑猩猩模型、树鼩模型、小鼠模型等,并对各种模型的优势与缺陷进行了分析。近年来HCV感染小动物模型,尤其是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为HCV感染动物模型开创了新领域,是动物模型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麻瑞娟, 吴静, 周永宁
2015, 31(1): 127-129.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29
摘要:
肠道微生态系统由定植于肠道的固有菌群、肠上皮细胞、肠黏膜免疫系统组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近年来关于肠道微生态与NAFLD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的肠道菌群过度生长、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炎症因子产生等在NAFL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深入研究肠道微生态失衡与NAFLD的关系将有助于为NAFLD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方向。
肝细胞癌相关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沈艺南, 卢军华
2015, 31(1): 130-134.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30
摘要:
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肝细胞癌(HCC)最主要的手段,但外科手术的低切除率和高复发率,迫使人们深入研究HCC的发病、转移和侵袭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来开发更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手段。通过复习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部分HCC相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及对应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新进展,包括PI3K/AKT/m TOR信号通路、RAS/RAF/MEK/ERK信号通路、VEGF/VEGFR、PDGFR、FGFR信号通路等,并对HCC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肝衰竭患者临床预后判断研究进展
汤善宏, 曾维政, 蒋明德, 范泉水
2015, 31(1): 135-138.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31
摘要:
肝衰竭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肝细胞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严重障碍,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由于肝衰竭疾病凶险,因此预后判断对于其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于肝衰竭预后判定报道屡见不鲜,回顾了有关血清学及综合模型的研究及应用,为临床肝衰竭患者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陈娟, 尹化斌
2015, 31(1): 139-142. 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15.01.032
摘要: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是一种可反映活体内水分子扩散特征的功能成像方法,能间接反映细胞的密度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及毛细血管灌注情况。介绍了该技术在肝脏病变中的主要应用,并重点介绍其在肝细胞癌、肝纤维化的分期及肿瘤疗效监测中的应用。指出这种无需注射对比剂的技术虽仍有不足,但随着软、硬件的发展,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国外期刊精品文章简介
一项关于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Brouwer WP, 王欢, 赵旭
2015, 31(1): 37-37.
摘要:

<正>恩替卡韦可以强有力地抑制HBV的复制,但是需要长期治疗。荷兰鹿特丹Erasmus MC大学医学中心的Brouwer WP等人通过一项全球、开放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是否可以提高病毒学应答效率。他们初始采用恩替卡韦(0.5 mg/d)单药治疗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代偿性肝病患者,在治疗24周后,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2组,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周)治疗组和恩替卡韦单药

高水平的血清WFA+-M2BP可预测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
Yamasaki K, 朱秀洁
2015, 31(1): 47-47.
摘要:

<正>最近证明WFA+-M2BP是一种独特的纤维化相关的早期活性标志物,来自日本长崎医疗中心的Yamasaki K等通过评估WFA+-M2BP的活性来预测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共有707名无其他潜在干扰因素且被确诊为慢性HCV感染的患者参与评估,以确定WFA+-M2BP对HCC发生的预测能力;评估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毒载量、基因分型、纤维化阶段、ALT、AST、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甲胎蛋白、WFA+-M2BP及

白蛋白水平对除自发性腹膜炎外的肝硬化合并感染者的影响
Thévenot T, 孙颖, 赵旭
2015, 31(1): 57-57.
摘要:

<正>输注白蛋白可以改善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和生存率,但对其他类型感染的肝硬化患者效果尚不明确。来自法国的Thévenot T等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研究共纳入193例Child-Pugh评分>8分,合并感染(除外SBP)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白蛋白组96例(接受抗生素+白蛋白,白蛋白1.5 g·kg-1·d-1,1 g·kg-1·3d-1)和对

索拉非尼治疗80岁及以上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Jo M, 郭佩, 赵旭
2015, 31(1): 73-73.
摘要:

<正>索拉非尼是晚期肝癌患者的常用治疗药,来自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的Jo M等近期做了一项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价索拉非尼治疗80岁及以上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选取了185位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71岁,82%为男性,95%患者Child-Pugh分级为A级。对24位(13%)80岁及以上的患者和161位(87%)80岁以下的患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McPherson S, 孙颖, 赵旭
2015, 31(1): 106-106.
摘要:

<正>世界1/3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通常高于正常水平,但是对于NAFLD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却知之甚少。为了评估NAFLD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水平并明确免疫球蛋白水平与其临床和组织学特性的关系,英国弗里曼医院Mc Pherson S等对大量已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实为NAFLD的患者进行了研究。他们搜集了1999-2009年就诊于三级肝病诊所的患者资料,采用Kleiner评分来评估肝活组织检查的组织纤维

针对2010-2012年中国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项目中HIV、HBV、HCV重叠感染患者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Zhang F, 王承芯, 赵旭
2015, 31(1): 109-109.
摘要:

<正>肝炎相关性肝脏疾病是引起应用抗逆转录联合治疗HIV感染者发病与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为了评估HBV和(或)HCV联合感染中国HIV感染者预后的影响。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Zhang F等根据2010-2012年来自中国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项目的数据进行了一项全国范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对项目中超过18周岁并开始进行标准化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HBV和HCV阳性的患者随访至2012年12月31日。研究使用Kaplan-Meier分析和Cox比例

血小板减少的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脾切除术后接受以特拉普韦为基础三联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Ogawa E, 张珂欣
2015, 31(1): 111-111.
摘要:

<正>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血小板减少对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治疗有着负面影响。来自日本九州大学医院的Ogawa E等做了一项研究,以评估脾切除术后患者以特拉普韦为基础三联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其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包括80例患者,其中有32例脾切除的和48例非脾切除/血小板减少(TCP)的基因1b型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全部接受12周特拉普韦联合24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b及利巴韦林治疗。结果发现,脾切除组的持

初治急慢性HBV感染者HBV cccDNA与血清病毒标志物之间的关联分析
Li W, 高娜, 赵旭
2015, 31(1): 114-114.
摘要:

<正>北京大学医学部Li W等人近期做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在初治的急性和慢性HBV感染者肝内cccDNA与血清HBsAg及HBV DNA之间的关系。他们共纳入120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肝活组织检查,其中19例急性乙型肝炎,101例慢性HBV感染(其中10例处于免疫耐受期,59例处于免疫清除期,8例处于低复制期,24例为HBe Ag阴性)。分别对入组患者的肝内cccDNA、血清表面抗原和血

慢性乙型肝炎中代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特征
Tkachenko LI, 赵旭
2015, 31(1): 122-122.
摘要:

<正>来自俄罗斯的Tkachenko LI等通过评估代谢综合征(MS)、病毒载量、HBe Ag状态,做了一项关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硬化风险的研究。他们对53例CHB患者进行常规标准检查。对患者肝纤维化程度(LF),有无代谢综合征,有无腹型肥胖,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进行分析。研究中22.6%的CHB患者存在代谢综合征,他们的病程相对较长,年龄较大。这类患者常表现为2

HC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与肝外疾病表现之间的关系
Hsu YC, 赵旭
2015, 31(1): 134-134.
摘要:

<正>为了阐述HCV感染患者中,抗病毒治疗及其治疗后肝外表现间的关系,来自台湾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的Hsu YC等进行了一项大样本队列研究。选取29 3480位HCV感染的台湾居民,排除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最终纳入2003年10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12 384位患者为研究组,确诊后未接受治疗的24 768位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人数

siRNA通过前S1蛋白运载体对HBV发挥靶向投射作用
Huang W, 潘萌, 赵旭
2015, 31(1): 138-138.
摘要:

<正>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当前治疗方法的疗效是有限的。对病毒特异基因的RNA干预已经成为一种颇具潜力的抗病毒机制,但前提是需要找到一种合适的转运载体。为了找到一种新的治疗HBV相关性肝病的方法,来自中国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Huang W等研究了一种新的可以在体内或体外将siRNA导入目标肝细胞的运载体。前S1蛋白第9位上的精氨酸可以将siRNA导入到Hep G2和Hep G2 2.2.15细

消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影响因子攀升至消化病学类期刊第2位
2015, 31(1): 11-11.
摘要:

<正>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最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刊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影响因子为0.992,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展版)》中的影响因子为1.243,在消化病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2位。这是自2009年以来,在第十四届编委会的带领下,《临床肝胆病杂志》取得的又一项骄人成绩。在此,感谢多年来给予《临床肝胆病杂志》关心和支持的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以及各位热心同道。我们会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努力为繁荣我国肝胆胰疾病诊疗事业,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做出更大贡献!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年1~10期“重点号”选题
2015, 31(1): 20-20.
摘要:

<正>为使作者了解我刊的编辑出版计划,及时地为我刊惠赐稿件,我刊编委会确定了2015年1~10期"重点号"选题:1.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2.自身免疫性肝病;3.肝纤维化及肝硬化;4.乙型肝炎;5.胰腺疾病;6.原发性肝癌;7.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8.小儿肝胆胰疾病;9.肝衰竭;10.胆汁淤积和胆道疾病。为本刊重点号的投稿请注明"***重点号投稿"字样。对于围绕重点号选题的文章,本刊将择优优先发表。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临床肝胆病杂志》关于优先数字出版的启事
2015, 31(1): 24-24.
摘要:

<正>"优先数字出版"是指以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出版方式提前出版印刷版期刊的内容。"优先数字出版"是一种新的出版模式,是国际出版大趋势。国际上没有印刷版的纯网络期刊已经越来越多,这些期刊的学术地位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它对提升学术期刊出版能力和质量、促进数字出版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知网"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的互联网出版网站,拥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互联网出版许可(新闻网证(京)字008号)。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支持下,"中国知网"于2010年10月正式启动了中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开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编委、审稿专家稿件免收审稿费
2015, 31(1): 34-34.
摘要:

<正>自2010年以来,经过4年的努力,《临床肝胆病杂志》先后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A)、英国《公共健康研究数据库》(GH)、美国《史蒂芬斯全文数据库》(EBSCOhost)、瑞典《期刊开放获取指南》(DOAJ)、瑞士《世界卫生组织HINARI数据库》、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

《临床肝胆病杂志》对基金项目论文开通“绿色通道”
2015, 31(1): 67-67.
摘要: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临床肝胆病杂志》的学术水平,提高优秀论文刊发的时效性,《临床肝胆病杂志》已对国家、省、部、市(地)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的论文开通"绿色通道",即免收审稿费,一经审查合格,优先发表。来稿请将"基金项目"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完整表述如:"××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热忱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撰文,通过《临床肝胆病杂志》官方网站(lcgdbzz.org)的投稿系统踊跃投稿。

《临床肝胆病杂志》被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的报告
朱晶
2015, 31(1): 143-144.
摘要:

<正>近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检索系统咨询部发来《临床肝胆病杂志》被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的报告:临床肝胆病杂志,Linchuang Gandanbing Zazhi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刊名缩写J Clin*Hepat*)CN(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22-1108/R ISSN(国际连续出版物号)1001-5256CODEN(国际期刊名称代码)LGZAEM

《临床肝胆病杂志》稿约
2015, 31(1): 147-152.
摘要:

<正>《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影响因子为0.992,在中国消化病学类期刊中名列第2位。杂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

《临床肝胆病杂志》简介
2015, 31(1): 2-2.
摘要:

<正>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9家国内数据库收录。被俄罗斯、美国、波兰、英国、瑞典、瑞士等国家的10家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刊载内容实行肝胆胰并重,内外科并重,中西医并重,临床与基础并重。在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