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ISSN 1001-5256 (Print)
ISSN 2097-3497 (Online)
CN 22-1108/R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2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门脉高压性血管重建
程金伟, 程滨, 朱
2002, 18(4): 195-197.
摘要:
胆心综合征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秦玲, 王立波, 谷兰梨树县中医院内科
2002, 18(4): 197-198.
摘要:
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研究进展
任可, 徐灿, 金震东, 李兆申
2002, 18(4): 199-201.
摘要: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房龙, 赵洪川, 臧晓红, 王远新
2002, 18(4): 201-203.
摘要:
胆管癌诊治进展
李蓉, 蔡中起, 张静
2002, 18(4): 204-205.
摘要:
国产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多中心对照研究
仉洪田, 曹光华, 崔振宇, 田庚善, 斯崇文, 吴惟心, 翟琦
2002, 18(4): 205-206.
摘要: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PDGF水平改变临床意义的研究
邓红, 付杰, 陈刚, 任喜民
2002, 18(4): 207-208.
摘要:
通过ELISA法检测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的含量 ,并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ⅢP、LN、CI等指标相对比。结果显示 ,PDGF的含量按病情严重程度依次升高 ,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并与LN、PⅢP、CI等含量正相关。提示 ,PDGF可以作为一项新的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指标
三部肝病权威巨著已在世界名著博览会上展览交流
2002, 18(4): 208-208.
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sCD62E水平与肝功能的关系
闫明先, 毛海婷, 刘倩, 王芸
2002, 18(4): 209-210.
摘要: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5 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可溶性选择素E(sCD6 2E)浓度变化并分析其与肝功能的关系。结果显示 :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sCD6 2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慢乙肝轻度、中度、重度三组sCD6 2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轻度、中度、重度慢乙肝患者sCD6 2E逐渐升高且差异明显。sCD6 2E与ALT、AST、TBIL呈正相关 ,与ALB负相关。提示 :sCD6 2E水平越高 ,肝功能损害越明显。sCD6 2E水平对衡量肝脏炎症程度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CD6 2E在HBV感染后引起的淋巴细胞浸润及肝细胞损伤机理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慢性肝炎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关系
梁柱石, 陈祝英, 谢崇嘉, 甘楚林, 莫穆隆, 伍桂雄
2002, 18(4): 211-212.
摘要:
为了解血清总胆汁酸 (TBA)水平与肝实质病变的关系。对 10 2例慢性肝炎患者作肝活检 ,观察肝组织分级纤维化分期 ,并检测血清TBA、常规肝功白蛋白 (Alb)、总胆红素 (TBil)、谷丙转氨酶 (ALT)。肝组织炎症轻度(G1-2 ,S0 -2 )、中度 (G3 ,S1-3 )、重度 (G4S4)的TBA水平 (x±s)分别在 (16 74± 13 34) μmol/L、(72 2 5± 6 8 4 9)μmol/L和 (186 34± 96 18) μmol/L ,呈重度 >中度 >轻度状态。轻度组与中度组及中度与重度组比较均为P <0 0 1。慢性肝炎血清TBA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具有良好正比关系。对估计肝实质病变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内毒素调节蛋白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郑瑞丹, 饶日春, 林福地, 徐忠玉, 张阳根, 张闽峰
2002, 18(4): 212-214.
摘要:
探讨内毒素结合蛋白 (lipopolysaccharidebindingprotein、LBP)、杀菌性 /通透性增加蛋白 (bactericidal/permeability -increasingprotein、BPI)及可溶性sCD14 (solubleCD14、sCD14 )水平在慢重肝患者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应用基质显色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 ,检测 2 4例慢重肝患者血中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LBP、BPI和sCD14的水平 ,并以 10例献血员和 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慢重肝患者在早期、中期、晚期 ,其血中LPS、LBP、BPI和sCD14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慢乙肝患者及献血员 ;慢重肝死亡者其LPS、LBP、BPI和sCD14的水平也显著高于存活者 ;慢重肝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 ,LBP/BPI比值增大。慢重肝患者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时 ,高水平的LBP和sCD14及相对不足的BPI ,可显著提高机体对LPS的敏感性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12及IL-18水平变化的研究
杜维波, 许洁, 甘建和, 吴建成, 于咸怀
2002, 18(4): 215-216.
摘要:
为探讨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 - 12、IL - 18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 - 12及IL - 18含量。各组肝炎及肝硬化患者IL - 12及IL - 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以重型肝炎组水平最高。重型肝炎死亡病例IL - 12及IL - 18明显高于生存组 (P <0 0 1)。IL - 12和IL- 18与AST、ALT及TBil正相关 ,且IL - 12与CⅣ及HA水平正相关。IL - 12、IL - 18可能参与了病毒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炎性损伤过程 ,重型肝炎患者联合检测血清IL - 12及IL - 18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HBeAg、HBV-DNA、前S1抗原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耿春浩, 付艳丽, 唐喜玲, 任宗光
2002, 18(4): 217-218.
摘要:
了解HBeAg、HBV -DNA及前S1抗原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 ,PCR法检测HBV -DNA。 196例不同模式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及前S1抗原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38 78%和4 0 30 % ,二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其中 4 4例HBeAg阳性模式感染者HBV -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 88 6 4 %和 86 36 % ,两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15 2例不同模式HBeAg阴性感染者HBV -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 2 4 34%和 2 6 97% ,明显低于HBeAg阳性模式的检出率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BeAg、HBV -DNA及前S1抗原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前S1抗原是病毒复制的又一新标志 ,且与病程的发展及疗效的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腔静脉肝段局限性狭窄所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一例
栗鹏
2002, 18(4): 218-218.
摘要:
100例HBV血清标志物、HBV-DNA、HBVpreS1-Ag对比监测与临床分析
刘恩权, 王咏梅, 李可军
2002, 18(4): 219-221.
摘要:
探讨临床监测HBVpreS1-Ag对乙肝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对 10 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及preS1-Ag进行定量、定性跟踪监测并加以临床分析。 10 0例患者中HBsAg阳性者 91例 ,preS1-Ag阳性者 5 7例 ,HBeAg阳性者 4 3例 ,HBV -DNA阳性者 5 6例 ,preS1-Ag阳性率与HBV -DNA相似且略高于HBeAg。preS1-Ag比HBeAg更为精确地反映了HBV在人体内感染和复制的情况 ,动态监测 preS1-Ag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评估急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引起重型肝炎2例
张玲, 马韵
2002, 18(4): 221-221.
摘要:
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cAg表达的初步探讨
赵伟, 刘伟, 罗婵
2002, 18(4): 222-223.
摘要: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通过母婴传播在胎儿多脏器组织中表达情况。采集 4 0例乙型肝炎产妇产下的死胎 ,常规尸检 ,取大脑、胸腺、心脏、肺、肝、脾、肾脏、脐带、胎盘组织 ,SP法检测HBcAg ;回访婴母产前静脉血HBV的检测结果。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cAg阳性率以肺、肝、肾脏、脐带为最高 ,胸腺、心脏、脾、胎盘次之 ,大脑最低 (P<0 0 5 )。HBV呈单项阳性、小三阳、大三阳的婴母分娩的死胎同一脏器 (除胸腺外 )组织中HBcAg阳性率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HBcAg阳性颗粒在死胎的大脑、胸腺、心脏、肺、肝、脾、肾脏、脐带、胎盘组织中呈点、灶状分布 ,脏器实质细胞核不着色。HBV对胎儿组织的嗜好与胎儿脏器种类有关 ;死胎同一脏器组织 (除胸腺外 )中HBcAg阳性率与孕妇HBV静脉中HBV标志无关 ;死胎多脏器组织中可能存在HBV复制。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三重酸碱失衡及其临床意义
闵峰, 王素美, 郝飞, 顾长海, 王宇明
2002, 18(4): 224-225.
摘要: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三重酸碱失衡的发病机理及其临床意义。用阴离子间隙 (AG)概念 ,对 99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气分析和血电解质检查进行分析。有 2 1例 (2 1 2 % )呈三重酸碱失衡 (TABD) ,均为呼碱型 (呼碱+代碱 +代酸 ) ,大多数由原发呼碱或代碱转为呼碱合并代碱 ,最后发展为TABD。比较发现 ,合并TABD患者其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酸碱失衡患者 ,且常合并两种以上并发症处在重型肝炎病程的晚期。重型肝炎患者合并TABD是多脏器损害和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调查
张春芳, 徐樨巍, 骆宗琼, 冯藏蕊
2002, 18(4): 226-227.
摘要:
为了解近几年北京地区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状况与特点 ,我们对北京儿童医院在 1993年 3月~ 1997年 3月收治的 330 0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进行了病原血清学调查。检测结果表明 ,急性甲肝 2 890例 ,占 93 9%。急性乙肝 15 2例 ,占 4 6 %。急性丁肝 4例 ,占 0 1% ,急性戊肝 2 0例 ,占 0 6 %。无一例急性丙肝。检测 10 0例关于庚肝血清学 ,无一例阳性。病原不明者 4 6例 ,占 1 4 %。其中双重感染 187例 ,多重感染 4例 ,二者在急性肝炎中占 5 8%。甲乙双重感染 171例 ,在整个双重感染中占 91 4 %。
第五届全国罕少疾病学术会议(腹部专题)征文启事
2002, 18(4): 227-227.
摘要:
原因不明性肝炎血清中TTVDNA的检出及其临床意义
潘发愤, 陶志华, 陈晓东, 王忠永, 周祖木, 吴建波, 丁建光, 陈永平, 王震龙
2002, 18(4): 228-229.
摘要:
研究原因不明性肝炎中TTV (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感染的检出状况及其临床意义。在TTVORF1设计引物 ,建立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ed -PCR) ,检测 5 0例原因不明性肝炎、4 0例正常健康人与 3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中TTVDNA ,比较TTVDNA阳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 5 0例原因不明性肝炎中 16例TTVDNA阳性 (32 % ) ,比正常健康人群 (2 / 4 0 ,5 %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 (2 / 30 ,6 7% )血清中TTVDNA检出率为高(P <0 0 5 ) ,16例TTVDNA阳性患者中以慢性肝炎占多数 (12 / 16 ,75 5 % ) ,表现为反复、持续ALT异常。TTV在原因不明性肝炎中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可能是本地区原因不明性肝炎的致病因子
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胃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
宋红丽, 王英德, 李永新
2002, 18(4): 230-231.
摘要:
探讨 (1)慢性病毒性肝病 (Chronicviralliverdisease ,CVLD)是否存在胃动力障碍 ?(2 )CVLD如存在胃动力障碍 ,是否与胃肠激素 [胃动素 (MTL) ,胆囊收缩素 (CCK)和生长抑素 (SS) ]有关 ?用放射免疫法同批测定入选者血清MTL、CCK及SS浓度。入选患者均进行胃电图和X光下钡条测胃排空检查。空腹胃电图和胃排空检查结果显示CVL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胃排空延迟有显著性差异。CVLD的胃排空延迟组血清MTL、CCK及SS浓度明显高于非延迟组 ,(P <0 0 0 1)。说明胃肠激素紊乱是引起CVLD患者胃动力紊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前白蛋白cDNA的克隆及稳定转染细胞株的建立
李曼妮, 章芳, 苏先狮
2002, 18(4): 232-234.
摘要:
建立真核表达重组体 pCDNA3 1(+) -PA的稳定转染细胞株。以人胚肝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取全长PAcDNA。先将该序列克隆到 pGEM -TEasy载体 ,再亚克隆转入pCDNA3 1(+)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体构建正确后 ,用脂质体转染技术把它导入Hela细胞 ,经G4 18筛选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 ,真核表达重组体 pCDNA3 1(+) -PA构建成功 ,稳定转染细胞株中有PAcDNA表达。稳定转染细胞株的成功建立为进一步生产PA的基因工程产品奠定基础
慢性戊型肝炎13例临床分析
毛敬珍
2002, 18(4): 234-234.
摘要:
钙粘素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检测与肝癌预后关系研究
朱争艳, 杜智, 王毅军, 张文, 孙保存
2002, 18(4): 235-236.
摘要:
探讨钙粘素E(E -cadherin)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s)MMP - 2、MMP - 9在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利用免疫组化学染色对 6 8例肝癌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进行E -cadherin、MMP - 2、MMP - 9的检测 ,并结合临床病理指标 (Edmondson分级、侵袭转移倾向 )进行分析。E -cadherin、MMP - 9在侵袭转移倾向高危组和低危组中有显著性差异 ;E -cadherin在不同恶性程度肝癌组织中有显著性差异。E -cadherin、MMP - 9的异常表达与肝癌分期和侵袭转移有关。检测E -cadherin、MMP - 2、MMP - 9等可为临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肝硬化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变化与肝功能关系探讨
王欣, 王延龄, 闫虹
2002, 18(4): 237-238.
摘要:
为了解肝硬化 (LC)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 1)、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肝功能损伤的关系 ,用ELISA法和比浊法检测了 5 0例LC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的血清IGF - 1和RBP水平。LC患者血清IGF - 1和R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均 <0 0 1) ,且在肝功能分级中 ,随childA、B、C级的升高而递减 ,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5 )。表明 :IGF - 1和RBP是反映肝实质损害的灵敏指标 ,可较好反映肝硬化病情的严重程度
肝炎病毒对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王晶晶, 闫碧如, 荀健, 陈爱英, 张丽春, 刘宝芳
2002, 18(4): 239-240.
摘要:
探讨肝炎病毒对宿主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致畸变以及染色体畸变与肝脏病变、病原复制指标之间的关系。抽取各临床期病毒性肝炎患者 6 4例外周血 ,肝素抗凝 ,培养 ,分离淋巴细胞 ,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片 ,做肝功能及病原学指标检验。观察染色体畸变率及畸变类型分析。 5 0例标本有染色体畸变 ,15例染色体畸变率≥ 3% ,16例染色体畸变率高达 4 %— 6 5 %。肝炎病毒感染可致较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肝脏损伤程度及病毒复制指标与染色体畸变似有一定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马应杰, 方立峰, 冯素萍, 贾克丽, 付真烈
2002, 18(4): 241-242.
摘要: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 (NASH)的体脂含量和分布特征 ,血脂情况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对 87例观察对象分为NASH组 (30例 )和对照组 (5 7例 ) ,检测身高、体重、血脂、血糖、血胰岛素 ,计算胰鸟素敏感指数和体重指数 ;做腹部CT扫描以其配备软件计算腹内脂肪面积 (VA)和腹皮下脂肪面积 (SA)。 6 8例肥胖者发生NASH2 8人(41 18% ) ,19例体重正常者发生HASH2人 (10 5 3% )。 (x2 =6 175 ,P <0 0 2 5 )差异有显著性。不伴NASH的肥胖者VA(x±s,cm2 ) (男 :10 5 8± 2 9 6 女 :117 3± 33 1)与伴有NASH的肥胖者VA(男 :138 2± 5 3 7 女 :14 2 6± 31 2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 =2 72 ,2 31 P <0 0 1,0 0 5 )。无NASH肥胖者与伴有NASH肥胖者比较IAI差异有显著性 (t =1 98 P <0 0 5 )。肥胖尤其是腹内型肥胖与NASH有密切的关系 ;肥胖者发生NASH ,胰岛素抵抗在其中...
梗阻性黄疸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严文伟, 詹乐恒, 寇治民
2002, 18(4): 243-244.
摘要:
以梗阻性黄疸 (OJ)和胆囊结石患者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探讨梗阻性黄疸是否影响消化道粘膜屏障功能造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分光光度法监测外周血中二胺氧化酶 (DAO)和内毒素 (ET)的活性。与正常组比较 ,术前梗阻性黄疸组的DAO活性明显升高 (t=3.176 ,P <0 0 0 1) ;而术前胆囊结石组与正常人DAO活性差异无显著性(t=0 .0 0 77,P >0 0 5 )。梗黄组术前DAO活性明显高于术后 (t=3.86 2 3,P =0 .0 114 )。梗黄组和胆囊结石组术前、术后的DAO、ET活性分别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但梗黄组的ET含量术后较术前升高 (P <0 0 5 )。相关分析表明梗黄组术前的DAO与ET相关 ,相关系数为r=0 .74 7,P <0 0 1。梗阻性黄疸所致的消化道粘膜屏障功能异常可能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
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张秀珍, 张景遥, 赵秀华, 许百全
2002, 18(4): 245-246.
摘要:
研究拉米夫定 (lamivudine)对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4 9例患者均用拉米夫定10 0mg/d ,疗程 1~ 2年。疗效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HBV复制的指标。治疗 3~ 6个月时 ,HBV -DNA阴转率为 87 8%~ 75 5 % ,2年时降至 4 0 9%。疗程结束时HBeAg的血清转换率为 11 8%。 6个月时ALT复常率为 79 6 %。疗程结束时ALT复常率为 5 9 1%。拉米夫定治疗 6~ 9个月后可出现YMDD变异 ,随着疗程的延长YMDD变异率升高 ,YMDD变异后病情急性发作者 ,多出现HBeAg的血清转换。拉米夫定能有效抑制HBV复制 ,迅速降低血清中HBV -DNA水平 ,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 ,长期服用耐受性好 ,但疗程越长YMDD变异率越高。
拉米夫定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于红卫, 张世斌, 陶明玲, 谭永康
2002, 18(4): 247-248.
摘要:
为观察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所致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对 9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应用拉米夫定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 9例患者 ,HBsAg、HBV -DNA均阳性 ,其中 6例Child -Pugh分级为B级 ,3例为C级。口服用拉米夫定每日 10 0mg ,疗程半年。 8例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后血清HBV -DNA均转为阴性 ,肝功能保持持续稳定 ,Child -Pugh分级下降≥ 2。 1例患者死亡。拉米夫定通过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 ,而改善失代偿肝硬化的肝功能。
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MMP2m RNA的表达及复方861抑制作用的研究
阴赪宏, 马红, 马雪梅, 刘天会, 贾继东, 王宝恩
2002, 18(4): 248-250.
摘要:
观察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MMP2mRNA表达以及复方 86 1的抑制作用。给雌性Wis tar大鼠进行胆管内逆行性注入粘合剂加胆管结扎导致胆管阻塞 ,制备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于术后 7天开始给予不同剂量的复方 86 1灌胃 ,共 4 9天。以RT -PCR法观察肝组织MMP2mRNA表达水平。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组 (造模 5 6天 )MMP2mRNA为 0 6 33± 0 35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 0 2 5± 0 0 18,P <0 0 1) ;复方86 13g/kg、6g/kg、9g/kg组的MMP2mRNA分别为 0 10 7± 0 0 70、0 2 4 8± 0 0 192、0 2 2 2± 0 10 6 ,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5 )。复方 86 1能够抑制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MMP2mRNA表达增高 ,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理之一。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疗效与CD28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关系
朱传武, 罗端德, 曾令兰, 高勇, 李淑莉
2002, 18(4): 251-252.
摘要:
探讨干扰素疗效与慢性乙肝患者CD2 8阳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的关系。分离 32例慢性乙肝患者及 8例正常对照PBMCs,以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2 8+ PBMCs,结果显示慢性乙肝患者在干扰素治疗前和结束时CD2 8+ PBMCs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分别为P <0 0 1及P <0 0 5 ) ;干扰素治疗结束时患者CD2 8+ PBMCs水平显著升高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抗病毒治疗 3个月后有 2 1例患者达到完全或部分应答标准 ,11例无应答 ;产生完全或部分应答组 ,在治疗前、后CD2 8+ PBMCs均相应高于无应答组 ;进一步分析表明 ,治疗前完全应答组显著高于无应答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而部分应答组虽高于无应答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研究结果提示慢性乙肝患者CD2 8+ PBMCs水平可能与患者对干扰素的应答有关 ,似可作为干扰素疗效预测的指标。
鳖甲为主的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
王英凯, 王丹, 唐彤宇
2002, 18(4): 253-254.
摘要:
观察以鳖甲为主的软坚消症中药复方制剂与秋水仙碱比较其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生化、肝脏形态方面优于对照组秋水仙碱。临床观察患者的腹胀、恶心、肝区疼痛症状改善 ,血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有所下降 ,尿中羟脯氨酸有一定提高 ,结果优于丹参对照组
大鼠原位肝移植后血清、肝组织NO含量和TNF变化的意义
张文梁, 孟伟, 杜晓宏, 王广义, 赵军
2002, 18(4): 255-256.
摘要: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BN至LEW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诊断作用。我们应用BN至LEW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同基因肝移植动物模型 ,检测肝移植术后血清NO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浆中NO明显升高 ,其变化早于TNF ,FK5 0 6可显著抑制NO的合成 ,氨基胍可减轻排斥反应的程度。同基因组NO不升高。NO可作为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指标。抑制大鼠肝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NO的升高 ,可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小剂量HB疫苗注射次数对产生HBsAb的研究
罗志胜, 古朝昆, 苏春兰
2002, 18(4): 256-257.
摘要:
本文进行小剂量HB疫苗注射次数对诱导机体产生HBsAb的研究结果发现 ,注射第 5针后 ,HBsAb阳转率为 83 5 6 % ,与大剂量 (10 μg) 3针免疫法的HBsAb阳转率 86 6 7%相接近。男性HBsAb阳转率为 82 0 5 % ,女性阳转率为 85 2 9%。注射 3针后 ,再继续注射第 4针及第 5针时 ,HBsAb阳转率均有所提高 ,但注射第 6针后 ,HBsAb阳转率仍与第 5针相似 ,由此可见 ,小剂量HB疫苗免疫预防注射 ,以注射到第 5针为宜。